搬出老炮楼,住进海景房 孙从孝一家5代住在炮楼57年,如今住进海景高楼后仍每天去“打卡”

半岛都市报 2019-09-27 02:18 大字

孙从孝老两口在宽敞明亮的新房内看电视。

炮楼最顶层,现在是孙子住的房间,曾经有8个窗户。

40多年前孙从孝一家人住进炮楼的合影。

孙从孝老两口在炮楼前合影留念。文/半岛记者徐杰

图/半岛记者张伟

小时候,一家10口人挤在30平方米的房子里,每晚睡前任务是抓老鼠;长大一些后,全家人搬进了一座日军侵华留下的炮楼居住,为了供暖得借用弹孔凿通72厘米厚的石墙:退休后,尽管搬离居住了57年的炮楼住进海景高楼,71岁的孙从孝和老伴仍每天到炮楼“打卡”,因为它见证了这个美好的时代……9月20日,土生土长的老沧口人孙从孝向记者讲述了几十年来他们一家人居住条件的变迁,回顾过去,孙从孝感慨万千,“日子由苦变甜,现在越过越好,最感恩的就是能有共产党的领导,有幸生活在了这个好时代。”孙从孝说,自退休后,他和老伴每年都结伴外出游玩,要把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飞速发展成果都去看看。

10口人挤在30平米小屋

抓老鼠是每晚睡前任务

今年71岁的孙从孝是土生土长的老沧口人,是一名党龄几十年的老党员,从原国棉八厂保卫处退休后,老人一直热心社区服务,如今是李沧区永宁路社区的一名党支部书记。“日子由苦变甜,现在越过越好,最感恩的就是能有共产党的领导,有幸生活在了这个好时代。”9月20日临近中午,孙从孝向记者讲述他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生活变化故事。

带着记者来到位于永宁路39号院的一处老房子里落座后,孙从孝的故事也从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说起。“我是1948年生人,俺父亲当年在电业局上班,分配的宿舍在四流中路上,面积只有30平方米大。”孙从孝说,对于当年居住条件困难,他至今仍记忆犹新。“我有兄弟姊妹8个,我是老大,加上父母就是一家10口人,都挤在这30平方米的小屋里。”孙从孝回忆,屋里摆上床和一张吃饭的小木桌后,几乎没有可站立的地方,一张小桌围着10个人吃饭,从来没有找到过舒服的姿势。由于家里人口太多,每天晚上睡觉都要临时搭两个木板床,等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再拆掉床板腾地方。

由于房子太小,上厕所得去公共厕所,做饭也只能在走廊里。“屋里阴暗潮湿,冬天屋里跟外面差不多冷,水缸里的冰厚厚一层,窗户冻一晚上后都能敲掉一层冰。”孙从孝说,夏天同样难熬,屋里闷热潮湿,10口人挤在小屋里,热得根本睡不着觉。而且由于卫生条件有限,苍蝇蚊虫猖獗,一家人为了驱赶蚊虫用手拍在身上的“啪啪”声,一整夜都响个不停。

更让孙从孝记忆深刻的是屋里的老鼠泛滥成灾。“都是那种个头不大的小老鼠,什么都叫它们啃坏了,晚上‘吱吱’叫得人睡不着,甚至从身上爬来爬去。”孙从孝苦笑着说,当时为了减少老鼠的烦扰,每天晚上全家10口人都要出动,抓老鼠成了睡前的一大任务。“用筷子支起碗碟,里面放点食物,没几分钟就能听到碗碟被触碰扣在地上的声音,一晚上抓个三四只都算是少的。”回想当年艰苦的居住条件,孙从孝自己边摇头边苦笑,“可以说,我的童年是伴着鼠叫声长大的。”

五代人都曾住过炮楼

前后历经三代人改造

在如此拥挤、条件简陋的小屋里住了14年后,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小屋愈发显得拥挤不堪。“当时俺父亲单位为了照顾子女多的家庭,又给分了一套‘房子’,我们家的居住条件有了第一次改善。”孙从孝告诉记者,他们家的第二个房子说起来十分特别,因为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日军侵华炮楼,建成于1938年。

“你摸摸这个墙,足足有72厘米那么厚;这些大小不同的窗户,以前也多半是枪眼、炮眼。”孙从孝介绍,这座四层高的炮楼总面积约200平方米,但分配给了5家人居住,由于室内空间设置多为半圆形或露天的射击台,当时能用于居住的面积并不大。

1962年,孙从孝一家正式搬进了这座炮楼,虽然拥挤的状况比之前有所改善,但家里的生活条件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孙从孝回忆,炮楼里除了条件脏乱以外,建筑体的窗户也破烂不堪,铁门铁窗都锈掉了,漏风漏雨、冬冷夏热,而且炮楼内没有供水和下水,一家人做饭、上厕所还要到室外。“后来俺父亲把俺爷爷奶奶也接过来养老,一家12口人就在炮楼里扎下根了。”孙从孝说。

此后的多年里,一家人不断地对炮楼进行改造,使其逐渐适合居住。“这个改造前前后后持续了好多年,俺父亲、我自己、俺孩子三代人都改造过。”孙从孝说,最初他们把窗户进行了重新安装,把露台加盖了顶棚,还把大大小小的射击孔、瞭望孔进行封堵,这才显得比较像密封的房子;后来又把炮楼三楼圆形的面积隔离出了一室一厅,改造了楼下的公厕,炮楼内终于通了上下水。“当时改下水的时候,我光打洞就花了两天时间,这个炮楼看起来结实,但是改起来相当困难。”孙从孝说。

孙从孝68岁的老伴魏爱琴回想当年,仍感到有些啼笑皆非,“谁能想到,1975年我们的结婚的时候,婚房竟然是炮楼。”魏爱琴告诉记者,随着炮楼一点点的改造,室内也越来越有家的样子,“后来我们有了两个孩子,弟弟妹妹们也先后长大参加工作了,就搬出了炮楼,剩下我们一家4口住在这里。”魏爱琴告诉记者,如今,她的儿子一家仍住在这个炮楼里,到现在为止,他们家五代人都曾这个炮楼里居住过。

如今搬进海景新楼房

仍每天去炮楼“打卡”

2015年,孙从孝单位分给他不到14平方米大的房子拆迁,他用拆迁补偿款在李沧区环湾路附近买了一套宽敞的电梯楼房,如今早已完成装修住进了新家。魏爱琴告诉记者,他们对新小区新住房非常满意,站在阳台上看景一览无余,大海近在眼前;小区环境很美,出了小区就是学校……“电梯一摁就到家门口了,再不用爬窄楼梯,家里水电气暖都齐全,不用像以前窝在炮楼里那么不方便。”孙从孝补充说。

记者了解到,孙从孝老两口如今每月退休金有8000多元,衣食住行无忧后,老两口用攒下的退休金报旅游团,每年都出门游玩几趟,“全国各地我们几乎都玩遍了,还去过东南亚,丝绸之路沿线省份我们去过了三分之二……”对于现在的生活,孙从孝感慨万千,“感恩遇到了一个好时代!很幸福地过上了好生活,我们要趁还有时间,把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飞速发展成果都去看看。”

如今,虽然有了新房,但孙从孝、魏爱琴老两口仍每天到炮楼“打卡”,每天早上吃过早饭,老两口就步行到炮楼,烧水、泡茶接待老邻居们,吃过晚饭后再回到新楼房睡觉。每当被问及此事,他们都称割舍不掉与炮楼的感情,“这个炮楼见证了我们一家的生活变迁,也见证了这个时代的发展。”孙从孝说。

新闻推荐

闲置渣土堆,即将变“废”为宝 苏家社区把渣土堆综合利用,改造“花园式”停车场和运动场

苏家社区领导班子实地查看项目进程。文/图半岛记者王鹏通讯员苏超苏家社区东侧的一片渣土堆有几千平米,已经闲置了...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