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设计 打造治愈系建筑 一批批重大项目建设提升医疗资源承载力 构筑起岛城医疗大格局
医疗卫生项目建设与百姓民生息息相关。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一批批重大医疗项目的新建、改扩建,医疗资源的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这些在设计、建造上具有“温度”的医疗类建筑改善了城乡居民就医条件,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构筑起岛城医疗大格局,同时也为医疗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让市民就医更有获得感。
变迁
建筑风格具有时代特征
“就医是除了衣食住行之外,人的基本需求。因此,医疗类建筑是城市非常重要的配套,伴随着城市的扩张而布局。基本上,居住人口分布到哪里,医院就要开到哪里。”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教师成帅对于青岛近现代建筑史颇有研究。据他介绍,现代化医疗设施是“舶来品”,医疗类建筑物也自然而然流露出外国的设计元素,“医疗类建筑风格有其时代性,如,青大附院老院区就是典型的德式风格;而市立医院的老院区则是典型的日式样式,建筑物强调中轴对称。”
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伴随着中国学习前苏联的热潮,那个时代的建筑物也拥有了前苏联建筑的“影子”。“前苏联的建筑设计有些古典主义元素但同时又比较推崇现代主义,强调对称、规模、秩序感很强,建筑物整体看来庄重、严肃、简约,更加注重内在功能。”成帅介绍说,青岛市在那个时期新建了不少医疗设施,如,始建于1953年的青岛纺织医院、如今的青岛市中心医院就是典型的前苏联式建筑。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中国传统样式开始复兴,这一时期建设的很多医疗类建筑具有“中国风”的气息。“青岛气候宜人,是个疗养避暑的好地方,所以当时在八大关、太平角地区建设了不少疗养院。有些建筑物的立面、屋顶采用了中式纹样,掩映在树林、蓝天、白云和大海之间,别有一番韵味。”成帅分析道。
特征
弱化外表突出内在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青岛的医疗类建筑真正走上了现代化之路,大量医疗设施涌现,医院的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分科也越来越细,出现了很多专科医院。一方面,医疗设备、医疗条件以及医疗投入不断扩大,原有的医院面积、空间越来越不够用;另一方面,服务人群激增,医院急需升级、扩建。所以,新建、改扩建的医院规模越来越大,出现了很多大型中心型医院。
与此同时,设计现代手法日益崛起,外墙材料更多,如幕墙等现代材料呈现,风潮也更加多元、杂糅。“作为医院来说,其功能性是第一位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建医疗类建筑的建筑风格越来越弱化外表装饰,而日益突出其内在功能性。”成帅表示。2006年,市立医院东院区门诊病房综合楼竣工启用。这座医院就是典型的这一时期医疗类建筑的代表作。“这是当时市政府东迁后筹备的第一座大型医疗设施,我们设计团队在市立医院老院区摸底调查三个月,以此来满足后期使用需要,提高医疗效率。”青岛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孟磊松介绍,新的院区特别采用了集中式布局,以人性化原则,方便就医流程。建筑外观采用现代设计手法,简洁清晰,平面的布置手法削弱建筑物的体量感,铝合金幕墙、玻璃幕墙与崂山本地干挂石材相结合,彰显青岛海滨特色。
总结
建筑发展呈现三大趋势
近十年来,青岛医疗类建筑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2011年,市妇女儿童医院从武定路搬迁至辽阳西路,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成立,市中心医院新门诊病房综合大楼拔地而起。2014年,市第三人民医院迁建完成并投入使用;2015年,市妇女儿童医院二期建成使用;海慈医院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2017年投入使用;去年年初,市立医院、青大附院东院二期工程相继建成,其中后者还在当年夺得了建筑业最高奖——“鲁班奖”。
“在各类建筑中,医疗类建筑因其卫生防疫要求高,内部设施多,环境要求高,因此功能最复杂。”孟磊松认为,回顾70年来医疗类建筑的发展,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扩大化、人性化与智能化。医疗类建筑一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建设,为适应人口逐渐增多,医疗类建筑的体量越来越大,出现了“医疗综合体”的概念,功能复合性越来越强;随着人们对医疗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设施日益人性化,候诊区、取药区、公共区域设计更加宽敞,适用看病流量集中的状况;医疗科技日益发展,更多更先进的医疗设备出现,设计时需要对管线进行综合排布、智能化设计。
据悉,“十三五”期间,青岛市实施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完善“一刻钟”就医圈,健全“1小时”三级医院就医网络。目前,市公共卫生中心、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院区、市民健康中心、眼科医院红岛院区、青岛平度中心医院等一批大型公立医院正在加快新建和改扩建步伐。未来几年,在岛城各个地区,都将有大型三甲医院分布,充足均衡的医疗资源布局,将让百姓看病享受更加便利的服务。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傅春晓摄影徐常青
专家观点
需求推动医疗建筑设计飞跃
讲述人:青岛北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综合三分院院长崔伟
“岛城医疗类建筑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崔伟所在的北洋建筑设计公司综合三分院,主要负责医疗类建筑设计,他们曾经参与过众多岛城医疗类建筑设计工作。在他看来,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医疗类建筑采用分散式布局,门诊楼、病房楼、手术部相互独立,市立医院、青大附院的老院区都是这种设计。然而,这种设计的缺陷在人流量上升时日益凸显,“导向不明显,人流在地面来回穿梭,对于日益综合化的大医院来说明显不够用。”正因如此,医疗类建筑的发展过渡到了第二个阶段,从改革开放后到本世纪初,综合性门诊楼出现,如市立医院东院一期、青大附院东院一期都是这种设计。“这种门诊楼一般下面四层是门诊,上面是病房,以竖向的电梯作为交通联系方式,导向明确,效率高。”崔伟介绍说,这种设计的缺陷也很明显,占地大、暗房多,候诊区不足,门诊和病房争夺电梯,使得市民看病的体验感较差。
从本世纪初至今,一种“医疗街”的概念应运而生。“医疗街类似商业街,中厅空间一般用作绿化空间,候诊区、门诊都分布在两旁,各自采用独立电梯,互不影响。每个科室都有独立的候诊区,分区候诊,人们的空间感受更加舒适。”崔伟说,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就是这种设计,不同的功能分区用“街”串联起来,就医流程更顺畅、便捷;门诊医技楼采用厅廊结合的建筑结构,病房楼与门诊楼直接相通,防止病患运转过程中的不适与风险。崔伟认为,三个阶段的发展不仅按照时间顺序不断演进,更重要的是,和人们的需求紧密结合,归根结底都是由需求推动,实现了医疗类建筑的一次次飞跃。
医疗类建筑未来将何去何从,崔伟有独到的见解。“首先是分中心的趋势,大型医院的优势科室将日益独立。这种趋势将影响医院的整体流线布局,造成平面模式改动,带来空间上的改变。”在他看来,医疗类建筑内部对于高效的物流体系的需求将日益强烈。
新闻推荐
早报9月23日讯9月21日,第五届青岛国际医学论坛主论坛成功举办。论坛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信息导报》主办,青岛市卫生健康...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