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企业搬迁:搬出蓝天迁出新生
始建于1919年的双桃化工,有着72年发展历程的海晶化工,1949年成立的国棉六厂,1958年建厂的青钢……这些与新中国共成长的青岛老制造企业,受空间、设备老旧等因素制约,一度遭遇发展困境。2008年,对老企业而言,是历史转折点。这一年,青岛启动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企业环保搬迁。此后11年里,上百家老企业相继告别老城区,在空间更广阔的区域扎根新生。
时间证明,这是一场胜利的战役。搬迁后的老企业凤凰涅槃:青钢依托临海临港的区域优势、雄厚的技术实力、先进的环保设施等,变身具有突出竞争优势的现代化临海钢铁企业——青岛特钢。今天,让我们重新回顾青钢艰苦创业的过往,为美好的当下和无限宽广的未来写下期许。
【告别】
与奋斗57年的老厂说再见
2015年的最后一天,青钢在李沧区娄山后遵义路5号举行了老厂区关停仪式,向57年来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老青钢告别。以生产主体设备为标志的6#连铸机最后一支钢坯顺利下线,标志着青钢老厂区彻底实现了平稳安全关停,为青钢老区的生产历史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
“作为青钢的创建者、1958年建厂的第一批工人,我们亲历了青钢的风雨,目睹了青钢的变化。我们对老青钢不舍,但更期待新青钢的未来。”前来“送行”的退休工人代表董立初回忆说,刚建厂时,青钢人在艰苦的环境下埋头苦干,奋力创业,1959年10月13日终于产出第一炉钢水。从1.5吨直筒转炉到6吨侧吹转炉,再到15吨、35吨纯氧顶吹转炉,80吨、100吨纯氧顶底复吹转炉,直至“一键炼钢”,青钢从最初的年产钢12000吨,到如今的年产钢400万吨,青钢老工人见证了青钢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巨大变化。
事实上,57年来,青钢坚持创新发展,逐步从普钢生产企业发展为优特钢生产企业,成为推动青岛市工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和支柱企业,成为老工业片区象征性的“坐标”,在青岛产业布局和区域性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多年来,青钢上缴税金位居青岛市前列,最多时促进就业1万余人,培养造就了一批国家劳动模范和高级冶金人才。但是面对新常态和钢铁产能的严重过剩,同质化竞争加剧,老青钢以老旧设备为主的生产线已无法适应日趋严峻的竞争要求,即使改造,也因场地、环境容量的影响,无法得以实现,即使不关停搬迁也要被迫关门,搬迁发展势在必行。
【重生】
和高起点的新厂共成长
告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遇。搬迁至董家口的青钢,配备大型机械化封闭原料场,7m顶装焦炉等,并引进美国摩根、意大利达涅利和德国西马克等公司所产当前国际先进的工艺设备,采用先进技术,确保产品质量。2013年,青钢更名为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简称“青岛特钢”),正式掀开了企业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从一家发展空间受限、装备技术逐渐落伍的老企业,变身新型智能钢厂、绿色钢厂,作为见证者和参与者,我感到十分幸运。 ”在过去的短短7年时间里,朱华川亲眼见证了企业利用环保搬迁的契机实现转型升级,从“青钢”蝶变为“青岛特钢”的全过程。今年35岁的朱华川,是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高线作业部二三高线生产作业区作业长。从2012年底青钢环保搬迁项目获国家批复,到企业搬迁、新上项目全面投产,这其中的巨大变化,让朱华川感慨良多。
“2006年我刚进厂,当时我们一个班组12个人,一天下来产量最多1400吨。而今我们在新厂区,一个班组14个人,一天的产量可以达到2800吨。生产能力提升了近一倍。”企业搬迁后在装备、技术方面的变化,让朱华川也没想到。朱华川说,不仅生产能力大幅提升,搬迁后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进步。以线材为例,线材规格越小、口径越细,生产难度越大,在老厂,生产的线材最小规格达到5.5毫米就是极限,现在却能轻松实现5.0毫米线材的批量生产。而这一点,国内只有少数企业能够做到。
“以前生产,主要靠手拉肩扛,钢水生产出来以后,需要工作人员在现场用长度仅为五六米的测温棒靠近1700℃左右的炉体测量钢水温度。 ”朱华川说,现在,信息化、自动化成了新厂最显著的特点:智能化生产、“一键式炼钢”,工人主要做一些辅助性的巡视、检查工作,大部分生产工作在控制室内完成,通过电子屏幕就能掌控钢材冶炼的全过程。
2015年搬迁后的青岛特钢。
新闻推荐
早报9月19日讯青岛市各区市和各医疗机构自9月20日起至26日,在各医疗卫生机构或广场、社区等场所组织开展健康讲堂、对口支...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