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APP戴上紧箍咒

青岛早报 2019-09-18 06:37 大字

如今,伴随着网络的发展,线上学习已经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各类教育类APP应运而生。不可否认,教育类APP确实给学习,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方便,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广告泛滥,推送垃圾信息等等。记者调查发现,约九成家长目前都在使用教育类APP,方便快捷是他们选择的主要原因,而APP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困扰着他们。为此,日前教育部等八部门也出台文件,规范教育类APP发展,这也是国家层面发布的首个全面规范教育APP的政策文件。

问题

使用教育类APP前先看广告

三年级学生家长赵女士为了给孩子学习英语,就曾下载过两款教育类APP。 “安装这些软件的目的,就是给孩子学习英语,练习发音。 ”赵女士介绍,不过她发现,孩子正式学习英语前,必须要看10秒左右的游戏广告或者是课程推广广告。无独有偶,市民吴先生在给孩子使用这些APP时也发现了问题,“若想上课必须用手机号、实名等注册,注册之后经常会收到一些课程广告的内容推送,有时候还会接到一些推销的电话,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都被打扰了。 ”吴先生说。

如今,随着“互联网+教育”的蓬勃发展,在线教育APP以其便捷、高效等特点迅速在中小学教学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作业扫一扫秒出对错,跟读课文两三秒就能给出评语,如此便捷性为师生节省了不少时间。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问题接踵而至,有害信息、广告、非法绑定等,令不少学生家长不胜其扰。 2017年,央视也曝光过部分教育类APP上有涉黄内容,此后的一年多时间,教育APP一度成为众矢之的,重庆、广东、北京等多地的家长反映,多款教育类APP上隐藏游戏设置,甚至有的APP还是学校老师推荐使用的。目前,教育类APP的使用和监管乱象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数据

九成家长在使用教育类APP

教育类APP的使用情况怎么样呢?你的手机装了几个教育APP呢?日前,记者专门通过青岛早报教育微信公众号“教育范”做了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九成的家长或学生正在使用教育类APP,这一比例还是相当之高的,其中四到六年级的学生家长使用教育类APP人数最多,占到了50%,初中位列其次,占到了25%。教育类APP因其功能、定位等不同,需要家长下载多个,而实际调查中也发现,绝大部分家长的下载数量没有超过5个,其中下载数量3个到5个的占比接近六成,而两个及两个以下的占比约为四成。不过从数据中也可以看出,家长们对教育类APP的下载数量也保持着相对理性的“按需下载”。

记者注意到,有相当一部分的家长或者孩子使用教育类APP不是学习,而是为了“做完作业,核对答案”,这一群体占比超过了三成,上网课、学习英语两项占比则均为25%。 “随时随地学习,快捷不受时空限制”等成为家长们选择教育类APP的主要原因,有约四成的家长认可方便快捷,学习资源丰富也是家长选择的重要因素。值得一提的是,有约10%的家长认为使用教育类APP线上辅导效果更好。

对于教育类APP存在的问题,受调查者的看法则显得不是那么 “统一”,选择“广告内容太多,分散注意力”“掺杂游戏内容,分散注意力”“掺杂不健康信息推动”等选项的受访者各占到了15%,而“个人信息泄露,经常接到推销电话”占比最高,达到了22%。除此之外,还有19%的受访者认为,“缺少监督途径,出现问题不方便解决”,说明有部分受访者在使用教育类APP的过程中,遇到了消费纠纷等问题。

举措

八部门联手规范教育移动应用

日前,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中也提到,一些学校出现了应用泛滥、平台垄断、强制使用等现象,一些教育移动应用存在有害信息传播、广告丛生等问题,给广大师生、家长带来了困扰,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对此,意见规定,教育类APP不得以默认、捆绑、停止安装使用等手段变相强迫用户授权,不得收集与其提供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与用户约定,不得泄露、非法出售或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集体决策选用的教育移动应用,不得要求学生使用。中小学学习类教育移动应用应当落实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 “双审核”制度。作为教学、管理工具要求统一使用的教育移动应用,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植入商业广告和游戏。推荐使用的教育移动应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不得与教学管理行为绑定,不得与学分、成绩和评优挂钩。

同时,意见还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建立教育移动应用的选用退出机制、负面清单和黑名单制度,推动将黑名单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按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予以约谈、通报。据了解,目前仅有广东省建立了教育类APP黑白名单制度。

看法

老师:及时布置批改作业掌握学情

记者采访了解到,教育类APP的数量可谓是相当之多,涉及外语类、考试培训类、综合平台类、词典工具类等等。岛城老师、家长使用比较多的则是一款名为“一起作业”的教育类APP。“各个学科的老师都可以在这上面布置作业,也方便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 ”岛城一所学校老师介绍,更为值得一提的是,老师可以看到班上每名学生的情况,软件会通过大数据的形式,呈现出学生的整体情况,而老师就可以根据大数据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

除此之外,也有老师表示外语类使用比较多的是“趣配音”,让孩子在配音中提升英语学习的乐趣。不过,家长集中使用的则是一款名为 “小盒学生”的APP,此前这款应用的名称是 “作业盒子”。“平时孩子做完作业,也不一定有时间给检查,通过这款软件,基本上可以判断出孩子作业题目的对错,还是比较方便的,省去了不少麻烦。 ”有家长表示。

家长:搭建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

“刚开始用这些APP的时候,确实存在不少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广告和小游戏推广,很影响使用的效果,关键是孩子在用的过程中,会忍不住去点那些小游戏。 ”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不过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规范,这些APP的使用体验好了很多,广告等内容确实是少了很多。教育资源比较丰富,可以延伸课堂内容也是不少家长选择教育APP的原因,“说实在的,上面可供选择的内容确实很丰富,也都比较适合孩子的情况。 ”

“有些平台要求上网课,必须要下载这些APP,不过确实有相当一部分网课的价格要比线下的培训班便宜,关键还省时省力。 ”有部分家长使用这些APP的原因是给孩子报了网课,“现在是网络时代,APP肯定也是时代的产物,刚开始出现一些问题也是正常的,只是希望能够尽快整改,给孩子搭建一个比较好的网络学习环境。 ”

本版撰稿 记者 王世锋

新闻推荐

保护海洋让贝壳回家

早报9月17日讯9月17日,由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自然资源部北海局、青岛市文明办、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青岛市广播电视...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