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邮票,承载国家记忆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集邮展岛城开展,免费参观

半岛都市报 2019-09-07 01:42 大字

方寸之间,展现国家力量

“集邮各有爱好的方向,我的主要是庆祝建党、新中国成立等记录国家发展的专题。”此次集邮展中,青岛集邮家郝勇兴的藏品是绝对的“重头戏”。

“1984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了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大阅兵……24个机械化方队,由陆海空428辆战车组成,分四路进入天安门广场。方队中有导弹189枚、坦克车205辆、火炮126门……”

“199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国庆50周年大阅兵……地面有11000余名陆海空三军将士、武警部队官兵、民兵和预备役部队,有440余辆(台)装甲车、坦克车、大炮、导弹等全装备组成的钢铁阵容……”

郝勇兴的大阅兵系列邮集片,内容包括14次国庆阅兵以及2015年的“抗战胜利日阅兵”纪念邮票。“通过这些邮集片,能够非常直观地看到我们国家的日益强大。”郝勇兴激动地说道,在这方寸之间,就能感受国家的进步。

在另一侧墙上,展示的是郝勇兴新中国成立系列邮票,有开国大典、庆祝新中国成立一周年、两周年、十周年、十五周年……一直到六十周年的纪念邮票,这些都按照时间顺序展示出来,场面非常壮观,内容更是鼓舞人心,“展示出我们新中国壮丽的70年”。

郝勇兴告诉记者,此次邮展自己总共带来了14框224片邮集片,这些都是他50多年来集邮的成果,除了国庆系列和阅兵系列,还有关于改革开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系列的纪念邮票。

网络时代,集邮更加方便

今年71岁的郝勇兴告诉记者,在上世纪60年代,自己还在上初中时就爱上了集邮,但“那时候没钱买,所以集邮就是从别人邮寄的信封上把邮票剪下来,收集起来”。直到1968年参加工作能赚工资后,郝勇兴就开始花钱购买邮票了,“收集邮票的方式比较单一,一般是邮友们互相介绍,或者在集邮小报上看看有没有人出手自己感兴趣的邮票,如果有喜欢的,就写信交流。”

而现在,郝勇兴集邮的“路子”可多了,淘宝、微信,都留下了他集邮的足迹,“在网上看到感兴趣的邮票,直接下单就买到手了。”与此同时,他的手机里还有几十个集邮微信群,邮友遍布全国,“邮票的种类实在太多了,像解放70周年题材吧,各地发行的纪念邮票、纪念封也都不一样,我们全国各地都有人,正好互相帮忙收集。”他告诉记者,青岛解放70周年纪念封他买了四五十个,多出来的都分享给邮友了,当然,如果看到某地发行特别的邮票,就可以委托当地邮友帮忙收集,“直接微信发红包,特别方便”。

多管齐下,准备国庆“抢票”

“每个人的爱好不同,所以集邮的方向也不同。”郝勇兴收集的主要是国庆专题邮票。“我是1948年生人,和新中国基本上同龄,也想通过集邮的方式,展现国家一步步的变化。”所以,他收集的都是建党、新中国成立纪念邮票,以及展现改革开放以来变化等题材的邮票。这其中,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上世纪90年代购入的一套“全国科学大会”纪念邮票。

1978年3月18日,为了庆祝全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中国邮政部门发行《全国科学大会》纪念邮票1套3枚,分别为“科学的春天”“向四个现代化进军”和“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科学的春天”中,图案以花朵纹样为底衬,展示了由红旗、原子模型、飞机组成的全国科学大会会徽;“向四个现代化进军”图案为粉色底衬,是四面不同颜色的旗帜在迎风飘扬;“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图案以紫色作底衬,描绘了原子模型、地球、外层空间和红旗等形象。为这套邮票,郝勇兴花了400多块钱,这在当时相当于他半年多的工资。

如今,生活条件更好了,集邮的方式也越来越多,郝勇兴花起钱来更是毫不“手软”,“我现在每年花在集邮上的钱有两三万元。”他坦言,这多亏了老伴的支持,才能让自己将这一爱好一直保持下去。现在,他把目光瞄准了今年的国庆及阅兵纪念票,“我已经在网上预订了,也和邮友们约好了互相帮忙购买,等到国庆的时候我也会去邮局排队买,多做几手准备!”

文/图半岛记者肖玲玲

9月6日,一场集邮展在黄县路12号青岛源艺术风貌馆开展,以邮票特有的方式庆祝国庆70周年。

据悉,该展由江苏路街道办事处联合青岛邮政集邮与文化传媒部、青岛市集邮协会举办,展出了由岛城集邮名家提供的10余组专题邮集,共计15框240片,以邮票及纪念封、明信片等为载体,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光辉历程。主题邮展开幕当日,青岛邮政还发行了主题纪念封1套1枚,并启用纪念邮戳1枚。据悉,此次集邮展供市民免费参观,将持续至9月12日。

青岛集邮家郝勇兴介绍他集藏的国庆专题邮票。

郝勇兴集藏的部分国庆系列邮票和首日封。

新闻推荐

潍百集团907金秋家电节启动

8月27日,潍百集团燃爆907金秋家电节活动启动大会在澳思汀酒店举行,会议邀请海尔集团青岛分公司、山东鸿基电子有限公...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