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红利:“自贸”如何影响青岛 承担106项改革试点任务,推动青岛对外开放、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

半岛都市报 2019-08-31 01:53 大字

青岛片区将全力打造全球最大的海洋药物生产基地。西海岸新区商务局供图半岛记者李晓哲

自贸试验区的批复建设,能给青岛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伴随山东自贸试验区的获批,一系列改革创新试点将陆续推出,对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历史性影响,青岛的对外开放水平、深化改革水平和高质量发展水平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青岛是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而实施自贸试验区战略,是国家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性举措,带给青岛的将是更全方位、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开放利好。

山东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建设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表明这已经大大超越了之前以商品和要素流动型为主的开放,向着更加注重规则等制度型开放的深层次推进。

青岛片区承担了106项改革试点任务,在扩大外资外贸外经开放的同时,进一步向文化、科技、人才、环境、安全等方面的开放拓展,增加了更多开放领域,也涵盖更多开放方式。

加快实施自贸试验区战略,重在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市场化方面,自贸试验区实施方案中,无论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还是深化投资领域改革,所包含的试点任务,很多都以市场化改革为基本取向,这必将让市场要素流动的障碍变得更少、效率更高,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法治化方面,青岛片区承担的106项改革试点,将在市场准入、事中事后监管、风险防范等方面,确立更加透明的市场规则,这将带给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更加稳定的预期。国际化方面,坚持世界贸易体制规则,是开展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前提。国家赋予山东自贸试验区的改革试点任务,重点也在对标国际通行惯例,同时复制之前自贸试验区经验。

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还将促进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得到更优配置,进一步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国家赋予青岛片区的改革试点中,涉及创新的有24项,是7大领域中最多的一个。青岛片区还将结合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更好释放“双自联动”改革红利,充分释放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为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其次是产业支撑。青岛片区确定海洋经济、医疗医药等重点产业,也是青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优先方向。围绕这些产业,国家进一步放宽了投资限制、实行了更加包容的监管措施,必将促进这些产业蓬勃发展,加快青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进程。要素支撑,主要还是用好自贸试验区在吸引人才、技术、设备、资金等方面营造的更加自由和便利的环境,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跨境配置,增强协同效应、提高配置效率,提高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

总之,自贸试验区建设带给青岛的机遇是历史性的、影响是战略性的,必将让我们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步伐大大加快。

全市至少新增3家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五大产业迎来新机遇

一、高水平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对带动青岛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快片区海洋经济发展。自贸试验区运行后,政策效应将增强对涉海市场主体和各类要素的引聚力,加速涉海高端制造、现代涉海服务业等产业项目引进与建设,为区域海洋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推动海洋重大项目建设。针对各项试点任务的落地落实,开展精准发力,有效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如加快推进中船重工海洋装备研究院、中国北方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青岛国际航运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

优化提升海洋产业结构,促进完善口岸功能。自贸试验区建设有利于加快口岸空间优化,促进青岛港集团集装箱自动化码头二期工程建设,打造世界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建设运营的“青岛模式”。

巩固搭建特色平台。自贸试验区建设有利于保税港区巩固具有传统优势的橡胶、棉花等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做大做强芝麻等小宗农产品贸易,建设青岛口岸汽车公共物流服务平台和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

二、自贸试验区将使青岛国际贸易迈上新台阶。

山东自贸试验区运行后,青岛的贸易集聚辐射能力将进一步增长。预计2019年全市对外贸易达到6460亿元、增长5%左右;全市有外贸业绩的企业新增1000家。到2022年,全市对外贸易总额在五个计划单列市中,由第四进位到第三。全市有外贸业绩企业由1.9万家达到2.4万家,其中流通型国际贸易主体数量由4300家达到9000家以上。西海岸新区2019年预计实现进出口1027亿元,2020年预计实现进出口1100亿元。预计到2020年,保税港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1000亿元,占全市的比重超过20%,占全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比重超过50%,成为青岛市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山东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领头雁,区域综合实力跃居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第一方阵。

贸易功能得到新提升。建成一批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贸易平台,到2022年,争取建成橡胶、家电、机车等3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供应链,建设进出口商品专业市场体系,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

三、自贸试验区给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来新机遇。

吸引更多贸易从青岛出口货物,提高国际中转业务比例。山东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明确鼓励中转集拼业务的发展,这将有力地吸引出口到亚洲的货物在青岛中转,拉动国际中转业务回流。

带动产业投资与集聚。自贸试验区作为吸引外资的“强磁场”,将促进腹地经济活力和持久力。因此,自贸试验区对所在城市和周边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远不只自己的经济绩效,更深层次的作用则体现在产业投资与聚集的互动效应。

有利于航运企业投资发展。自贸试验区推出了一系列促进航运企业投资的政策,一是放宽投资领域,有利于增强外资投资意愿。二是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即国外投资者在投资之前享受与本国一样的待遇,扩大了外资国民待遇的范畴。三是由“正面清单管理”转变为“负面清单管理”,拓宽了企业的经营范围。

当前,青岛正在发起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自贸试验区获批后,青岛将加强探索、先行先试,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积极搭建各类平台,用开放的视野、在更大的空间整合资源,推动金融与产业、技术、人才等要素在青岛互动耦合,创造新的组合,实现价值倍增,助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为国家战略担当、为山东乃至中国北方发展赋能。

四、青岛现代金融创新发展将形成一系列重要战果。

自贸试验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和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方面将形成一系列重要成果。

自贸试验区是最有基础也最有条件将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重大举措率先落地的载体,要依托自贸试验区全面落实金融开放新举措,建立健全金融机构体系、要素市场体系,加大外资法人金融机构、区域型金融总部和功能性金融机构引进力度,加快吸引资产管理机构、基金公司、理财公司、养老金管理公司等新兴金融机构落户,率先形成金融开放新优势,打造金融开放新高地,要依托自贸试验区形成改革创新合力,以开放倒逼改革,进一步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接轨的金融营商环境。

五、青岛先进制造业规模将快速扩张。

通过推行商事制度改革、“极简审批”等改善营商环境的措施,会使自贸试验区内注册成立公司极为简便;同时,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外商投资保护机制等制度的落实,也会对外资企业产生强大吸引力,吸引包括先进制造业企业在内的大量国内外实体来自贸试验区注册经营,省内其他地市的企业也将积极来自贸试验区设立子公司抢占政策先行的高地,可以有效地补全、拉长青岛片区乃至全市的产业链条,扩大制造业规模。初步预测,未来三年可带动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等7个重点产业新增工业产值2500亿元。

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和效益将不断提高,尤其是先进制造业企业的创新热情将更加高涨,片区创新能力和水平势必日益提升,助推先进制造业更好更快发展。预计未来三年,本市可新增3~4家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

新闻推荐

青岛交行逐梦自贸金融服务新蓝海

本报8月29日讯依托国际化、综合化优势,交通银行青岛分行聚焦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内相关企业,为青岛片区提供多...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