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两年让学校焕然一新“三原色”调出生命幸福底色 专访青岛香港路小学校长于庆丽
解读齐鲁名校长
“今天一早来了学校,先是忙薪酬改革方案最后的审阅,再进行安全巡查,中午、下午要做好新生培训、教师到校工作的安排,还要统筹计划开学典礼。这些事都要一一落实,争取新学期开门红。”这是香港路小学校长于庆丽暑期工作中寻常的一天,如果打开她的工作笔记本,可能会发现每天的日程安排密集度往往是以小时来计算的。对她而言,放假跟平时上班没什么太多不同,甚至周末也可能需要随时赶到学校处理工作,这一点记者在与她约采访时间时也有所感受——上周六上午给她打电话时,她正在学校带领老师们开工作会议,“对待工作,我习惯了未雨绸缪。”
四所学校
她一步步丈量走过
初见于庆丽,她眼角细微的皱纹,两鬓的几丝白发,都暗示着她坚守工作岗位的时间不会低于二十年。细谈之后,记者了解到于庆丽确实已经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了。这些年来,她先后走过了底蕴深厚的太平路小学、以科研兴校著称的嘉峪关学校、以民族教育为特色的小区配套新校天山小学以及正处于蓬勃发展中的香港路小学。
在太平路小学,于庆丽先后担任语文老师、数学老师,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和积极的工作作风逐步成长为副教导主任、教导主任,“在太平路小学这所优质学校的多年积淀,给我打下了教学业务研究的坚实基础。”调任至嘉峪关学校,于庆丽成为学校副校长,这所科研氛围浓厚的学校,对她的个人专业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有了质的飞跃。
2008年,于庆丽被调至天山小学任校长。这所学校建校时间短,人数少,但她继续执着挖掘民族特色教育,将学校又带上了一个新台阶。三年后,兜兜转转,于庆丽回到了自己最初工作过的太平路小学任校长,一干又是六年多。“其实回到太平路小学,我是感觉有压力的,因为这里培养了我,成就了我,而这所学校本身起点也高,我回去之后就带有一种不辱使命的决心。”
2017年暑假,于庆丽又调至香港路小学任校长。这所学校成立于1903年,名字几经更迭,从最初的蒙养学堂,到浮山所小学,再到2001年旧城改造后更名为香港路小学,并沿用至今。尽管校史久远,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这所学校仍是一所默默无闻、发展中的学校。怎样让学校尽量在短时间内逐步有新起色、大进步、稳发展,是于庆丽在接到调任通知后着手思考的问题。
三原色
调出教育发展无限可能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独特印记和专有属性,来到香港路小学,了解学校现状之后,于庆丽清楚地认识到,将原来的教育理念直接“嫁接”过来显然是行不通的,她必须结合实际重新规划。
红黄蓝三原色,是美术专业术语,在画家的笔下,这三者相互调和几乎可以衍生出所有颜色,这也给了于庆丽新的教育灵感。针对学校具体情况,她提出了“让每一个生命幸福绽放,打造有责任、有活力、有品位的幸福校园”的新理念。责任是打造幸福校园的一种底色,责任是基础,它赋予老师更多的爱心,帮助他们固守教育底线,学生有责任才能更好地求学发展。活力是打造幸福校园的主色,激发老师、学生的活力,就能产生积极向上、主动发展的内驱力,从而使学校发展迸发出新势头。而品位则是幸福校园的一抹亮色,是学校发展的未来方向,在办学中锲而不舍地追求高品位,意味着奋力争先。这三种“颜色”相互碰撞融合,可以给学校发展带来无限可能,将孩子引向无限美好的未来。
“对以教书育人为根本的学校而言,无论多美好的理念、愿景,都要最终落实到课程上,课程是实现立德树人的载体。”一入校,于庆丽便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打磨课程上。不到一学期,她听遍了学校所有老师的课程,有时是跟老师提前打招呼预约,更多的时候则是随机选择,课前直接推门而入,为的是提升老师的教学水准,近距离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作为校长,她不仅从宏观层面把握学校的教学工作,也在微观处见真章。以语文教学为例,她认为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养,也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她便亲自带着老师走进青岛出版社,为孩子们选择适合的阅读篇目,规划大阅读计划,经过一年的实践,阅读手册《银杏树下来阅读》已正式出炉。
除此之外,将科学课和steam课有机整合,打造创客中心;引进棒垒球训练,丰富体育课程;依托孩子的成长规律,自主研发以培养生活习惯、博爱精神等为主要内容的责任课程……随着一项项课程的推进,老师们的课程领导力得到明显加强,孩子们的综合素养也有了明显提升。
两年
一所学校焕然一新
两年,七百多天,可以做多少事?于庆丽已经提笔在香港路小学校长的岗位答卷上书写了部分抢眼的新答案。
两年间,香港路小学的艺术考评追到区内第16名,体育考评提到二十几名,科技考评冲进前10名,卫生考评拼到第5名,取得了大幅跨越式进步。今年区里给五所学校颁发了奋进奖,香港路小学位列其中。原来学校社会满意度考评达不到区平均值,现在已达到全区上游水准。学校还申请了省重点课题和青岛市重点课题,实现了课题零突破。在此期间,师生们也在各种比赛中崭露头角,陆续有200多人次获得了全国、省、市级奖项。其中棒垒球勇夺山东省比赛第一名、青岛市比赛第一名,还将全国联赛亚军收入囊中;成立不到一年的女足队,已经拿到了市南区区长杯的亚军……成绩的取得从来不能依靠纸上谈兵,于庆丽在学校推行以骨干教师带徒弟为主要形式的“青蓝工程”,每个月评选最美教师服务明星、最美党员服务明星……种种举措为的是树标杆立表率,带动教学氛围,形成良好循环,带领学校不断向前迈进。
于庆丽在工作上“大刀阔斧”,但她并没有忘记把最温柔的一面留给学校的孩子们。每个上学日的早晨,只要她没有其他安排,一定在七点半左右赶到学校,站在校门口,迎接孩子们入校,热情地和每一个孩子打招呼,这个习惯她已经保持了近十年,“我最愿意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希望每天都能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开始。”
一分惭愧
是名校长也是有亏欠的妈妈
与男性相比,在一个家庭当中,女性往往承担着相对更重要的角色。于庆丽是一位女校长,同时也是一个家庭的女主人,一个孩子的母亲。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当记者把这个问题摆在于庆丽面前时,前一刻干练稳重、气场全开的女校长,忽然脸庞上微微笼了一层羞涩,“说来惭愧,我觉得自己平衡得不是太好。”
市南区教育圈子里,有几位校长是出了名的“工作狂”,而于庆丽正是“传说”之一。“孩子从小是老人帮忙带着,我的精力主要都投入到了工作上。”于庆丽坦言,这些年来,是家里老人在生活上给了她莫大的支持,特别是公公婆婆。“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有时真的难以做到忠孝两全,好在家庭是我强大的后盾。”
于庆丽的女儿今年上大学。这位妈妈至今还记得自己姑娘小时候写过的一篇作文,“孩子在作文里写道‘我的妈妈是个拼命三郎’。”有一次母女俩单独交心,孩子将妈妈对自己的养育方式直接定性为“散养式”。“我对自己的孩子关注不够,更多的关注都给了学校的孩子们。”虽是“散养”,可妈妈做人做事的风格无形当中一直在影响着孩子,与照顾一日三餐、上学接送相比,这种家风传承的影响对于孩子的人生发展、价值观建立可能更为深远。而孩子身上那股执着追求的韧劲,也是妈妈的缩影。
于庆丽说自己从来不要求孩子成为金字塔塔尖上的一员,毕竟那里空间有限,她认为孩子能有健康的体格、优秀的品格,并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是最重要的。“虽然孩子嘴上不说,可是作为妈妈我知道,孩子在内心对我还是有一点佩服的。”于庆丽说出这句话时,脸上是暖暖的笑和欣慰。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张琰
新闻推荐
早报8月28日讯近日,全市场首批商品期货类ETF获批,大成、建信、华夏三家基金公司拔得头筹,获批产品分别为能源化工ETF、有色...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