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调研听民意 通宵达旦编规划 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工于连莉带领“尖刀班”编制作战方案 改善提升城市品质
实现城市品质的提升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日前,《青岛市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作战方案》发布,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于连莉带领的“尖刀班”在作战方案编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这些规划设计师怀着职业敬畏感和社会责任感,坚持“双评价”“双评估”,确保编制的规划既科学专业又贴近民生。
走访调查了解市民意愿
28日,记者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见到于连莉的时候,她正在和几位同事就手头的规划设计工作进行探讨和交流,办公桌上堆满了书籍和材料。于连莉现任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研中心主任,《青岛市2050远景发展战略》、《青岛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开发适宜性评价》、《新旧动能转换空间支撑研究》等重大项目和课题均由他们参与编制而成。日前青岛市发布的《青岛市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作战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个充满干劲的团队以“尖刀班”的身份加入,负责协助统筹方案的制定与答辩材料的准备。
“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涉及规划、建设、管理的方方面面,需要协调安排18个市直部门和12个区市政府(功能区管委)通力合作,可以用“目标碉堡顽固,作战兵种众多”来概括,从接到任务,到作战方案定稿,整整64天,几十个通宵达旦,于连莉和她的团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拟定作战思路、确定作战框架。“城市品质改善提升,归根结底还是要和老百姓的生活结合起来,既需要一定的专业性,又要以人民为中心,回应民生关切。”这是于连莉对“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的见解。
为了达到贴近民生目标,“尖刀班”在广泛查阅资料,深入仔细论证的基础上,深入社区和街头调研、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市民意愿。“在走访过程中,收集到很多很有建设性的意见,市民们围绕幼儿园配套、老旧小区整治、交通完善、建筑保温层等提出意见,这些我们都在编制方案的过程中进行了丰富,对老百姓关心的话题有所回答。”于连莉说,通过查找品质提升的痛点、难点、堵点,给出具有针对性解决方案,为立体、综合、全方位搞活一座城,提供城市规划的高端智力支持和完善提升思路。
保护利用讲述老城故事
方案中提到,“建设多元融合的魅力之城攻坚战,通过复兴历史城区、活化利用工业遗存、打造特色街区、提升滨海特色空间,彰显城市人文精神和时代特征,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市民认同感、自豪感、幸福感。”这一点于连莉十分赞同,在她看来,历史城区是青岛城市风貌的精髓所在,独特的空间格局、城市肌理和历史风貌,是青岛最宝贵的“财富”。“从之前划定13个历史文化街区到今年提出打造4条美丽示范街区,其实青岛市一直十分注重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于连莉说,传统的保护方式可能更加注重对单个建筑物的保护,缺少保护之后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在此次方案的编制中,更加突出一个“活”字。
“应该在保护的同时,把历史、文化糅合进去,讲述老城故事,唤醒城市记忆。”于连莉认为,老城缺少活力,应该通过发展多元复合业态、注入时尚业态,塑造“网红街”“打卡地”,提升老城区吸引力。她表示,改善提升城市品质不仅应该精心装扮城市的靓丽外表,也应该赋予其美丽的内涵,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不忘初心科学编制规划
从1998年开始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于连莉已经在城市规划设计一线工作了21年,但她仍怀着一颗“初心”。“规划设计师和别的设计师不同,因为他们掌管着公共资源分配,需要兼顾各方的合理诉求,这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职业敬畏感和社会责任感。”于连莉说,这些是规划设计师的基本素养。“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用这句话来比喻规划设计师再恰当不过,图纸上差出个几厘米,落实到现实中可能就会牵扯上千万元的投资,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为了保证规划科学,于连莉和同事们在编制规划前,需要先分析、评价、评估。“我们现在坚持‘双评价’、‘双评估’。”于连莉告诉记者,“双评价”就是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开发适宜性;“双评估”是评估城市发展的未来风险和现状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先完成战略层面规划,制定城市发展顶层设计,确定城市的发展愿景和奋斗目标,再按照总规制定详规、专项规划,对城市发展方方面面作指导,形成一个闭环,确保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科学缜密。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傅春晓
新闻推荐
从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获悉,8月29日上午,该院将在山东省青岛监狱依法不公开审理应莹诉徐翔离婚纠纷一案。而27日晚间,徐翔...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