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写 /

青岛早报 2019-08-23 05:12 大字

夫妻俩早市卖蟹十几年

凌晨5点左右,老陈夫妇正在车上分拣刚从市场上批发来的螃蟹。老陈有着一辆“卖海鲜标配”的面包车,他戴着头灯坐在后备厢里熟练地将一根根氧气管放入到不同的水桶中,“这是我们从家里捎来的海水,通上氧气,这样螃蟹就不容易死了。 ”老陈说,他们夫妻二人已经在辛家庄早市上卖了十几年的海鲜了。

“这个又死了,这个还挺结实……”老陈一边和妻子说着话,一边有条不紊地将螃蟹分类放入不同的桶内。 “批发螃蟹是不让挑的,所以一筐中能有几个死掉的螃蟹,全看运气。我们在早市上每天卖百十来斤没有问题。”老陈说,自己和妻子住在郊区,凌晨两点就得出门进货,天亮就要到早市摆好摊位,不然早市卖不完就要折本了。

“这一筐有6只死掉的螃蟹,不太理想。”老陈说,“这筐螃蟹是来自浙江舟山的,批发价每斤22元,这一筐花了1350元,所以零售价格大约要每斤30元到40元之间才行。 ”

“现在螃蟹进货就贵,零售价格自然也贵了。”老陈说,由于他们是成筐购买螃蟹,难以控制死蟹的数量,一旦碰到死蟹多的情况,在售价上就要提高一点弥补损失。

4小时完成“南蟹北送”

“来来来,看好了后面称重……”批发市场里充斥着此起彼伏的叫喊声,从连云港来卖螃蟹的小张站在车厢里一个个半人高的水桶上,踩着桶边把一筐筐螃蟹从桶中拎出放到车边,小贩们再接过来拎到地上竖起来放,俗称“滚筒”,将多余的海水控出来,以防压秤。几分钟后,拿到秤上过磅,完成交易。

1个多小时后,小张已经卖完了所有螃蟹。“我今天带了3000斤螃蟹,原本以为还能有剩余,得降价处理掉,没想到卖得很理想。”小张说,他和搭档做海鲜运输已经3年多了,多数是跑青岛这条线,每天晚上11点许在连云港码头上装完货,一路开到青岛大约凌晨两三点。“我们连云港的螃蟹,除了往青岛运,有时还要去唐山、天津、葫芦岛等地。相比之下,我发现还是青岛人更喜欢吃螃蟹。”小张说,“这些成筐的螃蟹装在塑料桶里,水温要保持在10℃左右,水里还要加氧,这样存活率才能高一些。”小张说,运输时间一定得掌握好,螃蟹死了就不好卖了,一般从连云港过来要控制在4小时左右。

新闻推荐

无证驾驶撞死人叫弟弟顶包 事后哥哥主动投案自首,称没想到会致人死亡

曹某明因交通肇事罪被刑事拘留。本报8月22日讯(记者潘旭业通讯员冯希军杨慧)哥哥无证驾车撞了人逃逸,...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