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生活磨难,常存感恩之心 北宅科社区姜秀兰把两个女儿培养成才,对现在的生活很知足

半岛都市报 2019-08-09 00:51 大字

姜秀兰向记者展示她种植的果蔬。文/图半岛记者王鹏

姜秀兰是北宅科社区的一位普通居民,以种地为生,在生活中却经历了比一般人要多不少的坎坷,如今,62岁的姜秀兰回顾以往的经历,谈起更多的是曾帮助过她的人;对比以往的生活,她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8月7日,半岛记者走进北宅科社区,在社区里的道路旁,采访了这位正在售卖果蔬的农家妇女姜秀兰,她跟记者讲述了她的家庭经历及对生活的感悟。

生活多磨难,夫妻皆患病

“2001年2月份,孩子的爸爸去世了,那时候,我大女儿上高中,小女儿在崂山区聋哑学校上小学二年级,真不知道这日子怎么过。”姜秀兰跟记者说起那段难过的岁月。在小女儿出生前,孩子的爸爸就检查出病情,病情虽然比较严重,但考虑到家庭条件不好,还欠着外债,孩子的爸爸没舍得在治病方面多花钱,只是住了两次院,没有进行持续治疗,病情一直拖着。“她爸爸特别犟,不舍得去花钱治病,要把钱留着给两个女儿上学用!当时的苦日子现在都不敢寻思!”姜秀兰说起那时的难处。

“从2011年起,我的身体做了两次手术,目前肺部还有个‘小结节’,还需要去医院复查!”姜秀兰跟记者说起她的身体情况。多年来,她也在不断跟疾病“战斗”。

孩子很懂事,女儿是骄傲

“大女儿考上大学时,当时家里没钱交学费,我准备卖了房子供大女儿上学,大女儿坚决不同意卖房子。”姜秀兰说道。后来,在多方的帮助下,好不容易凑够学费,大女儿上学后,通过奖学金和勤工俭学等方式,减轻家庭负担。她的两个女儿,在学校里特别懂事,从来不乱花钱,也从来不攀比。“小女儿小学和初中在崂山区聋哑学校上学,高中在青岛市中心聋哑学校上学,小女儿在考进青岛市中心聋哑学校时,成绩是全校第一名。小女儿后来在北京联合大学上学,连续两年拿一等奖学金。”姜秀兰说起她的小女儿,也格外为她自豪。“小女儿上大学的时候,大女儿和我凑钱给她买了一万多元的助听器;小女儿上大学期间,大女儿在生活费等方面,给了很多帮助。”姜秀兰谈起她的女儿,感到很欣慰。

姜秀兰告诉记者,她的大女儿毕业后,进入青岛一知名大公司工作,目前有两个孩子,生活比较美满,大女儿还经常给她和小女儿买东西。她的小女儿刚上班的时候,听力方面有些障碍,小女儿克服障碍,坚持下来,做平面设计,后来很受公司认可。“小女儿在那个公司工作好几年,从毕业后一直工作到现在,她自己比较满意,也比较知足,我也很替她高兴!”姜秀兰提起小女儿的工作感到很欣慰。

常怀感恩心,日子很幸福

“我就是尽个做母亲的责任,不是政府帮我,好心人帮我,我自己哪有那么大的能力,把两个女儿抚养成人。”姜秀兰说道,“孩子上学的时候,我们家享受民政低保保障;残联对小女儿也不断进行帮扶,孩子考上大学政府也有不少支持;我生病的时候,街道、社区等部门都给予帮助。”姜秀兰还提起资助她小女儿上学的好心人等,交谈中,能感受到她的那份感恩之心。

“现在社区每月还有800元左右的养老金,我感觉很知足,现在的日子很幸福。”姜秀兰说道,“我挺愿意去地里干活,在家闲不住,各种菜都是自己种,种地时看着绿油油的菜苗,心情格外好。大女儿也经常过来拿菜,有余的我就拿出来卖!”姜秀兰还种了七八十棵樱桃,还有崂山杏、崂山梨等果树,她不觉得累,还挺享受现在的生活。“一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比什么都好。”姜秀兰跟记者说起她朴素的幸福感。

新闻推荐

超赞!青岛昌德医院一天连收三面锦旗!

半岛记者高晓飞报道本报讯7月31日,仅仅一天里,青岛昌德妇女儿童医院就收到了来自两位产妇的三面锦旗,分别送给妇产...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