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韩村里的通讯演变

半岛都市报 2019-08-08 00:55 大字

半岛记者李晨整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东韩村村民很少外出,一般就近居住,有事多托人捎口信。20世纪50年代,位于李村的邮电局建立,开始有专门的邮递员到村里送信,挂号信送到村民家中,一般信件则交由集体办公室,然后由专门的负责人将信件送到村民手中或村民直接到办公室来取。当时大队会计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个邮局发的墙挂式帆布邮袋,专门用来存放信件。同时,村民也可以把信写好并贴上邮票直接送到村办公室,邮递员来送信的时候可以直接将信取走,有村民没有邮票就直接把邮费放在信件上,然后邮递员帮忙买邮票并贴上。这个阶段,邮递员也开始兼送集体订阅的报纸刊物,如《青岛日报》、《大众日报》、《大众日报农村版》等。为方便村民寄信,集体在大队办公室外的墙上专门安装了一个邮箱,村民可以将信件投入信箱中。

上世纪70年代初期,崂山邮电局在中韩村设中韩邮电所(后改称崂山邮电分局),极大地方便了村民邮寄信件。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民到外地上学、当兵、工作、居住的情况逐渐增多,因此与外界的联系也逐渐扩大,使用书信进行联系的村民逐渐增多。

相较于写信来说,遇到比较紧急的事情时,村民通常选择发电报。20世纪50年代,村民发电报要去位于李村的邮电局。发电报之前工作人员先发给村民一张表格,填写电报的发送地、接收人以及电报内容,然后根据表格的内容发送电报。上世纪70年代初期,中韩邮电所(后改称崂山邮电局分局)建立,为村民发送电报提供了方便。电报按照字数收费,费用较高,只有特殊情况下才用。

1963年,东韩生产大队在大队办公室安业了一部专线手摇磁石电话,俗称“摇把子”,总机设在中韩公社。电话的安装主要是为了办公使用,村民偶尔也借用。打电话时先要摇动由活柄接到交换台,然后话务员根据要求接通相关线路,但主要集中在公社范围内,俗称“内线”。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圆盘式拨号电话开始出现,拨号电话不需要使用交换台,可以直接拨打。为方便联系,大队安装了一部拨号电话。

上世纪90年代初,村集体出资在村里安装电话总机,并为村两委及企业领导家中安装了电话,还专门培养了村中几名妇女做接线员。后来由于直拨电话的普及,东韩村于2002年将电话总机撤掉。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逐渐有村民开始安装直拨电话,当时一部电话的安装费为3000元。从2001年开始,东韩村开始大规模安装直拨电话,为鼓励村民安装,安装费降至每部500元。当时东韩村采用的电话号段为“870”号段,村民之间互拨电话只需要拨打后四位号码即可,且不花钱,只有拨打东韩村之外的电话需要交费。

上世纪90年代未,BP机(传呼机)开始出现。BP机可随身携带,方便随时联系,有BP机的村民都喜欢将BP机别在腰上。BP机使用了三四年之后,手机开始出现,BP机逐渐被淘汰。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村里一些进行个体经营的村民开始使用移动电话,当时的移动电话使用模拟信号,且由于个头巨大被称为“大哥大”,村民戏称其为“半头砖”。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竞争的激烈,手机的款式愈加小巧纤薄、美观大方,功能更加全面,价格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体会到移动通话的便捷,手机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讯娱乐工具之。至21世纪初,手机在村民中间普及。

进入21世纪,有孩子的家庭为帮助孩子学习开始购买个人电脑,初时多是单机使用,2006年前后,很多居民开始安装网络设备联网使用,多通过家中电话线联网。进入21世纪,网络逐渐进入东韩村部分家庭,村民通过网络,足不出户就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及国际的动态和发展态势,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信息,扩展了人们的视野,同时网络也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给人们的异地通讯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新闻推荐

海尔生物科创板过会了,但估值还有这些因素制约

记者|梁昌均编辑|陈菲遐随着放弃港股转投科创板而历经六轮问询的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尔生物)成功过会,海尔...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