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让我爱上传统文化 □城阳区第七中学 八年级1班 张芝瑜
如今,电子行业发展迅速,网络成了人们所迷恋的东西,那么,在没有网络的时代,人们是如何娱乐呢?我想,篆刻可能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吧。
篆刻起源于殷商时期,早在那时的篆刻,就是在龟甲上刻字,就是现在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甲骨文”,但它的兴起却是在秦朝,那时就以篆刻印章为主,称为“玺”,“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这便形成了“帝王用‘玺’,将军用‘章’,私人用‘印’”的习俗。直到明清两代,印人辈出,篆刻以篆书为基础,用雕刻的手法,在印面上篆刻。
起初,接触篆刻是美术老师带我们一点一点地了解,并带领我们一点一点地学习,教我们如何握刀,怎样查字……这使我慢慢地对篆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就买来了篆刻刀、石材及辅助设备等一些有关篆刻的材料,自己在家按照老师及书本上的教学步骤学着刻,握刀的指头都磨出了厚厚老茧,不小心滑破手指头也是常事,稍稍一使劲就刻坏了石头,字体不是大了就是小了,不是歪了就是斜了,总不能让人满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功夫终于不负有心人,经过我长期的“艰苦斗争”,第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印章出炉了,刻出最后一笔变成成品时,我捧在手中高兴极了,好几天都不肯让它离开我的视线,跟块宝贝似的。后来,自己篆刻的章多了,那刻的第一块章自然也就被我遗忘在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静静地躺着。但是,我每每看到它,就想到了我们的人生,虽然不尽完美,但是只要今后不断努力雕琢打磨自己,定能雕刻出自己精美的人生。
我对篆刻这一传统文化的喜爱,也随着时间的积累而越发不可收拾。
在篆刻背后,是有着上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同时它也接受了时间的洗礼,如今它仍能以高贵典雅的气质出现在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实在叫人爱不释手,这也注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承载了一批又一批的追捧者。
新闻推荐
本报7月31日讯7月31日,青岛市在市南区召开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专题会议,现场观摩了市南区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运行情...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