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海洋是他的青春底色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年科学家段永亮劈波前行

青岛晚报 2019-07-24 06:51 大字

结缘海洋,是少时便有的情结,在蔚蓝的海洋里,他用奋斗书写青春的底色。每一个走近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与气候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段永亮身边的人,都能感受到他身上的那种真诚、炽热与执著。开启科研生涯不久,他便加入南极科考队伍;参与中澳联合科考,他已是航次首席科学家;坚持海洋一线调查,不幸遭遇恐怖爆炸袭击全身取出20多个弹片……丰硕的科研成果,唯实求真的科研精神,让他的青春格外地明亮。

为研究季风爆发提供理论支持

2004年,段永亮本科考入中国海洋大学,从河北的内陆城市来到海滨城市青岛,满怀憧憬投身海洋科学,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海洋科研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上层海洋环流动力学与海气相互作用。通俗地来讲,正是段永亮等物理海洋领域科研人员的努力,我们才得以探明厄尔尼诺、全球变暖等现象对气候系统产生的影响。段永亮的科研方向主要集中在热带印度洋海域,这里是全球典型的季风控制区,通过深入研究季风转换的机制过程,能够给农业、渔业、船舶货运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84年出生的段永亮,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他发现了热带东南印度洋海气相互作用过程对澳大利亚夏季风爆发具有重要的影响,揭示了东南印度洋海表面增温总是领先于澳大利亚夏季风爆发,并在季风爆发之前达到全年最大值。伴随海表增温的海气相互作用过程,通过局地边界层水汽辐合建立起了热带印度洋—太平洋海域最强的对流不稳定性,诱导热带第一支东传季节内振荡的发展传播,从而触发夏季风爆发。该成果为深入研究亚—澳季风爆发统一理论框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已经被国际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ofClimate接收并将刊发。

躺在病床上仍挂念着研究项目

2019年4月,段永亮参加了国家基金委东印度洋共享航次第二航段科学考察,此次科考任务是推进国际海洋科技合作和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举措,对大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生物生存背景环境的认知至关重要,是我国深度参与国际海洋治理的科技支撑。但就在4月21日,他不幸遭遇了“斯里兰卡4·21恐怖爆炸袭击”,并在袭击事件中受到近距离冲击,严重受伤,裸露在外的皮肤也大面积受损。经医院紧急抢救,从头部、胸部、腿部、肩部、肘部等多个部位取出圆形,片状等不同种类弹片20余个。在斯里兰卡国家医院治疗期间,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段永亮依靠顽强的毅力,在手术过程中遇到麻药失效的情况下,坚持做完了手术。

如今,仍躺在医院治疗中的段永亮依然心系科研,坚持在病床上处理调查数据,他最大的挂念就是能够早日回到工作岗位,推进手头的科研项目。自2013年工作以来,他已经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重点科研项目8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5篇,被Nature集团出版刊物收录1篇。先后参加了“国家基金委东印度洋共享航次”、“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东印度洋南部水体调查综合航次”、“中国第31次南极科考”、“中-澳大利亚联合调查”等调查航次十余次。海上作业时间累计超过300天,平均每年有五分之一的时间坚守在海洋调查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海洋科学研究所需要的“知行合一”。

“我不仅是一名海洋科技工作者,还是一名党员,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海洋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海洋一所精神一直激励着我。我将不断提高自身科研水平与海上观测能力,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段永亮说。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马晓婷通讯员齐敏

新闻推荐

再等等百余品牌千款新车9月来

早报7月23日讯记者23日从2019第十八届青岛秋季国际车展发布会获悉,本次车展将于9月4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开幕。车展将再...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