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 回国追梦

青岛早报 2019-07-20 06:34 大字

“国外的经济情况并不如国内景气”“国外获得工作签证受到很大限制”“国外企业往往会把晋升机会留给本国人”“国内创业环境比国外开放得多”……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如今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在国外学习进修后都会选择回国就业或创业。据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51.94万人,创改革开放以来最高,我国已迎来新一次“海归潮”。针对这一现象,近日记者采访了岛城的多名归国留学生代表、留学机构老师以及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留学生归国热”背后的原因。

数据

超八成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

“以前曾打算留在美国,但现在觉得中国的发展很快,所以回国也没有什么不好。 ”“我身边的中国留学生朋友毕业后会在美国工作几年,但大部分人最后都会回到中国,因为发展空间比较大。 ”“美国的很多大公司,高层多半都是白人,作为亚裔很难做到高层。在这个方面,可能回国发展比较好一些。 ”……日前,来自青岛,现就职于美国网络媒体SupChina的记者郭嘉曾在常青藤名校哥伦比亚大学校园,对中国留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 “毕业后打算在哪里实现自己梦想”的街访,中国留学生给出的答案却是惊人的一致,那就是“回到中国”。她的采访也被广为转发,甚至被参政消息、文学城、美国中文电视网等多家国内外媒体转发,该报道在中国留学生群体当中造成深远影响,很多人看了报道后声称,自己与视频中的留学生颇为感同身受,很多人表示自己毕业后也会选择回国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新时代下的“第三次”归国热潮。

“自己在美国留学、工作多年,接触到很多中国留学生,发现他们回国的意向越来越明显,两分钟的采访视频中,几乎每一名采访对象都表现出了回国发展的愿望。 ”郭嘉告诉记者。实际上,最新数据也显示越来越多的出国留学人员倾向于回国。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度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66.21万人,2018年度与2017年度的统计数据相比较,出国留学人数增加5.37万人,增长8.83%;留学回国人数增加3.85万人,增长了8%。

从1978年到2018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已达585.71万人,153.39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432.32万人已完成学业,其中365.14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4.46%。同时,2018年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51.94万人,相较2017年增加3.85万人,增长率为8%,创改革开放以来最高,我国已迎来了第三次“海归潮”。

超九成海归有硕士以上学历

据了解,从改革开放以来,留学回青人员共约3万人,据统计,2015年青岛市引进留学回国人员就达到2674人。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因为有部分留学回青人员在外企工作,或者选择自主创业,并未前来办理学历认证手续,每年留学回青人员的实际人数应大于统计数字。根据调查显示,2018年选择在北上广深求职的海归较2017年同期下降了1.3%,而新一线城市对海归的吸引力全面增强,其中青岛达到了1.4%,入围全国十强。

据教育部2017年1月发布的《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2016》数据显示,回国与出国人数“逆差”逐渐缩小,逾八成留学人员学成后回国发展。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中,81.45%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11.09%为博士研究生学历,7.46%具有本科和专科学历。而这些留学回国就业者选择的主要机构类型为国有企业(25.85%)和民办企业(17.42%)。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留学回国人员,则主要选择大专院校和国家级事业单位。

人物1

国外就业环境不如国内景气

今年24岁的李文超,毕业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商业管理和西方经济学专业。他告诉记者,其实自己出国之前是有移民打算的,但是出国后发现国外的环境和自己想象的有些差距,生活、工作等方面都不如国内方便。 “出去这几年,我发现国外的经济情况并不如国内景气,除了世界500强企业外,去其他公司机会都不是特别大。 ”

据了解,李文超在回国后选择与朋友同学一起选择创业。“青岛是我的家乡,我对这里的一切十分了解,首先生活方面比别的城市更加方便,同时我觉得青岛这几年发展得也越来越好,为回国创业的留学生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和补贴。 ”

对于近几年的“海归潮”,李文超有着自己的见解。 “首先我认为这与国外的生活环境有关,大家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接触朋友的范围有限,大部分人都是和来自国内的学生一起生活、打交道,文化上的差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李文超说,目前国外的就业压力很大,就业环境没有想象得那么景气,尤其对于留学生来说,很多大企业的门槛都很高,如果只是为了留在国外而选择一个薪资并不理想的工作的话,生活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我觉得留学生选择回国工作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应聘国内企业‘海外留学\’的经历是一个加分项,而且国外的大学可能会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个人能力、社会实践等,大家在国外经过生活、学习各方面历练后,自身的综合能力会得到提升,这也是自身的优势。 ”李文超说。

人物2

国外企业往往优先考虑本国人

蒋项目前就职于青岛威斯汀酒店,采访时他告诉记者,自己2017年毕业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旅游接待和活动管理专业,2018年回到青岛工作。 “毕业后我曾在美国工作过一段时间,但是发现各方面都不太理想,而国内的就业机会和晋升空间可能更好一些,于是和家人商量后还是决定回国发展。 ”蒋项告诉记者,自己也曾考虑过去北上广深等国内一线城市工作,但是在找工作过程中发现青岛就有自己心仪的岗位,而且本身就是青岛人,便决定留在青岛了。

对于“留学生回国热”,蒋项坦言,周围一同在国外学习的同学朋友如今大多回到国内工作。 “就我目前从事的这一行业来说,不适应文化背景以及工作环境、没有足够或者合适的机会能够向高层发展是大家纷纷选择回国的主要原因。 ”在他看来,国外大部分企业还是选择把就业机会让给自己国家的毕业生,而不会选择国外的学生,这会让国内的学生产生挫败感。除此之外,留学生自身语言能力、国际视野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往往会成为自己回国应聘时的“加分项”。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