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看崂山

城市信报 2019-07-10 09:07 大字

自2016年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以来,崂山以“崂山全域皆景区”的理念,基于“旅游+”多元业态的融合创新,推动旅游业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变、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党政统筹,创新旅游综合治理体制机制

创新全域旅游综合管理体制。对青岛市崂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 、崂山区旅游局、青岛市啤酒节办公室的景区管理、旅游发展和节庆会展等职能、人员编制及平台全部整合,率先组建区县级旅游发展委员会。

创建“1+5+N”旅游市场监管机制。成立全区旅游秩序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和旅游市场监管所、旅游巡回法庭、景区食药所、景区行政执法大队和景区交通运输管理所5个专业旅游执法机构,及多个联合执法、假日投诉、重点景区整治办公室。构建以公安交警“天网”为依托的270余处旅游秩序视频监控系统。

创新旅游投诉处置机制。开通国内首个5位数的全区统一旅游服务热线——96616,统一受理旅游咨询服务、投诉受理,进行旅游产品推介。建立旅游投诉先行赔付制度和旅游纠纷快速处置联动机制,迅速、高效处理各类旅游投诉。

全区统筹,整合各级资源和财政资金

加大资金支持和统筹力度 ,2018年实际投入财政资金3.8亿元,设立直接股权投资资金、产业引导基金等新兴财政金融扶持工具。出台《崂山区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实施细则》《崂山区促进特色酒吧街区发展实施细则》等专项政策,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全域旅游规划与国民经济、城乡建设、土地利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相关规划融合。配套编制了8年行动计划,健全规划领导、评估和实施机制,确保规划落地实施。

全域融合,促进景城乡多业态一体化融合发展

以“旅游+”和“+旅游”为途径,构建全面、立体的全域旅游产品供给体系。一是推动城乡融合。在全域旅游产业布局、项目引进、环境提升等方面进行全区统筹谋划。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3.13亿元,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二是推动景城融合。完成10.5公里的前海景观提升工程,打通滨海步行道,建设14处“口袋公园”和44处人文街景小品,打造钓鱼台酒店、美高梅酒店、米其林餐厅、星光里酒吧街等一批时尚消费新地标。

三是推动乡旅融合。3年累计投入20亿元,以3A级景区标准对30个重点社区进行环境品质提升。东麦窑仙居崂山、凉泉理想村 、解家河国际艺术村等一批高品质乡村旅游项目快速崛起。2017年当选为北方唯一的“青年国际乡村双创优秀实践地”。四是推动产业融合。推进旅游与文化、金融、工业、体育 、交通、教育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打造了如是书店、崂山书院等一批精品文旅融合业态。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崂山100”国际山地越野赛分别入选国家级示范基地、示范项目。五是推动景社融合。建立景区、街道 、社区“双联动”和三级帮联工作机制,每年设立2000万元景区生态补偿金,对景区内35个社区、34800名居民进行补偿和奖励,实施旅游富民惠民工程。

全域覆盖,全面优化提升旅游公共服务

秉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情怀,构建功能齐全、分布合理、特色鲜明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在国内山岳型景区中首次实现地铁与景区交通零换乘无缝衔接,开通旅游观光巴士。将沿海一线建设成为集休闲步道 、骑行绿道 、口袋公园于一体的滨海慢游步道。二是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河东、汽车东站和北九水三个旅游集散中心,配套八处旅游信息咨询中心,20余处旅游咨询服务点,安装各类旅游标识牌3600余块,建立以旅游数据中心为依托的综合智慧旅游系统。三是深入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完成38处标准化生态厕所,新改建39处新型环保厕所和90余处新型市政公厕,先后获得全国厕所革命“最佳景区”“十大典型景区”“管理模式创新奖”等荣誉称号。城市信报记者 李敏

新闻推荐

面对大海 陈安辉

出生在浍河岸边的我,自幼对水有着天然的依恋,可以说浍河的水养育了我,陪伴着我的成长,正因对水的依恋自然对大海有着...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