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捐遗:从难舍入土为安到唱响爱的奉献 新农民风尚,崂山遗体捐献志愿者从几人发展到百人,有的一家六口都签了捐献书
文/图半岛记者钟迎雪
中国传统观念中,人们去世后都要“入土为安”,特别是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村民来说,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更大。但青岛市崂山区的社区居民,却摒弃了这种观念,用自己的躯体架起通往医学殿堂、拯救他人人生的桥梁。在他们眼中,遗体捐献是对社会做出的最后贡献,有些人不仅自己签了遗体捐献书,还发动妻子、父母、弟弟、表嫂甚至相邻社区的居民都加入到这一队伍,还有夫妇联系志愿者主动要建公益宣传点。据了解,岛城遗体捐献志愿者累计已达4600余人,而崂山区的居民遗体捐献志愿者从起初的几人到现在已累计百人,不到半年的时间增加了14人。他们的观念为什么有了这么大的转变?他们又是怎样加入遗体捐献志愿者队伍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跟随遗体捐献志愿者进行了探访。
在咱中国,自古以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有人不理解,但我跟我妻子就想开了,能给别人,这是命的延续。
——宋春蕾
人死了就是一把灰,啥用处没有,不管生前是农民还是专家,都是一把灰,要是自己的器官还能有用,换到那些需要的人身上,岂不是挽救了一个家庭。
——张修生
“入土为安”,安的应该是心,当自己的身体有所用之后,心这才是安的。
——段孝勇
精诚所至
当了10年志愿者
全家都签捐献书
“我的妻子、父母,都加入遗体捐献志愿者队伍了,这是我的荣幸,也让我作为志愿者,能够说服捐献者家属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来自崂山区沙子口街道西九水社区的刘伟浩告诉记者,他保管了一家六口人的遗体捐献证书,其中两本是他和妻子苟春霞的,另外两本是弟弟和弟媳妇的,还有两本是父母的。从2009年开始,刘伟浩向父母提出捐献遗体的想法时,父母是有所犹豫的,作为农民,思想还是很传统。为了尊重父母,刘伟浩没有一直说服父母捐献遗体,但一直在从事公益宣传活动,为说服身边的居民奔波。看到儿子的坚持与执着,刘伟浩的父母动情了,也想开了,“等我们百年后,与其让儿孙为我们抱着骨灰埋山上,还不如留下做点事,也算是给后代积福报了”。
当记者跟随刘伟浩一同前往居民家中送材料时,看到刘伟浩的后备厢里,有一个专用纸箱,里面分类整理了各种宣传材料和遗体捐献书,刘伟浩说:“很多人只知道遗体捐献,但他们并不知道到底捐献以后做什么,或者说自己做这件事情的意义有多大,很多人连遗体捐献的三方面内容都不懂,比如说:一是遗体本身,指将遗体用于医学机构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二是肝脏、肾脏、心脏等人体器官的捐献;三是角膜等身体组织的捐献,我就需要一点点地讲给他们,让他们明白。”记者观察到,刘伟浩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留下宣传材料,他的车辆副驾驶座椅上挂着一件献血志愿者衣服,方便做公益活动时直接穿上。
“我们的老支书刘宗理,论辈分我叫舅舅,他也办理了捐献遗体的手续。”刘伟浩说,原本老支书不知道有遗体捐献这些事情,后来听说了,就找到刘伟浩,在2010年的时候就办理了遗体捐献手续。刘宗理说:“伟浩经常给我们聊这些公益活动啊,2001年就开始献血,别看他个子瘦小,到目前为止献血已26800毫升了,真是让我们这些大老爷们佩服。现在土地越来越少,我作为个老支书,给国家省点土地多好,一个坟头得占半分耕地,当时还想着自己百年后把骨灰撒到大海里,但捐献遗体这事更好啊,自己也做通了老伴和家人的工作。”任何事情全靠人带,靠人影响,刘宗理也是希望自己能够给居民开个好头,让越来越多的居民响应到遗体捐献这个好事中来。
2009年,刘伟浩和其他14位志愿者在崂山区庄严宣誓将捐献自己的遗体,同时尽自己的能力联络影响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这支15人的队伍是岛城成立的首支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队伍。而队长刘伟浩,刘伟浩的妻子、弟弟、弟媳、表嫂和同事,全都是受到他的影响来加入志愿者团队的,到后来,这支队伍越来越大。
潜移默化
打破“入土为安”
他们有朴素想法
“张大哥,这是你的荣誉证书,我给你送来啦!”汉河社区居民张修生从志愿者刘伟浩手中接过证书,一旁的老伴也凑上来看,没想到活到55岁,还能有个证书,张修生看着证书告诉记者:“农村人的思想相对比较保守,但自己经常看到媒体报道,因此对于遗体捐献这件事情,自己心里早就有想法了,病的是一个人,痛的是一家人啊。在我看来,人死了就是一把灰,啥用处没有,不管生前是农民还是专家,都是一把灰,要是自己的器官还能有用,换到那些需要的人身上,岂不是挽救了一个家庭,换句说法,这也是延续了自己的命。”说到这里,张修生不停地点头,“就得捐,捐了多少有点用。”
热情的张修生老伴直招呼记者喝水,她告诉记者,虽然家里的两个女儿都已成家,张修生起初做出决定后,女儿们是不同意的,毕竟受到传统观念影响,将遗体解剖视为不礼、不孝、不仁的行为。但父亲张修生是一家之主,他的决定,家人是改变不了的。“作为老伴我是很尊重他的,后来我也说服女儿,慢慢地,她们不仅同意了,还支持我去捐献,所以我也要去签捐献书。”
66岁的沙子口社区居民段孝勇,指着家里墙上挂的全家福笑着告诉记者,说自己文化水平低,就指望孩子们学习有出息。当时小女儿学的是护理专业,每年开学的时候段孝勇都会送小女儿去学校,去的时候常听到他们老师感慨,孩子们没有太多的实践机会,一堂解剖课下来,有时候很难学到实际东西,因为没有人体教学标本可以用。从那开始段孝勇就开始思考“入土为安”的含义,在他眼里,“安的应该是心,当自己的身体有所用之后,心这才是安的。”
段孝勇还通过学医的女儿了解到,青岛市的遗体捐献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解剖学专家、原青岛市医学院沈福彭教授在生前就已经写好了自己的全部病历,明确了每一处病理解剖重点,甚至连委托解剖人都指定好了。“人家那么有名望的教授去世了也要再做些贡献,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国家给予我们老年人这么多照顾,我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人,做这点更不算什么了”段孝勇说,于是找到了刘伟浩,志愿捐献遗体。
当记者问到段孝勇的大女儿,怎么看待父亲捐遗体这件事情,她说:“父亲在的时候就好好赡养,不在了就顺着他的心愿,我认为这才叫孝顺,更何况父亲做的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一位了解这一情况的专家指出,“这些居民捐献者能打破中国传统的‘入土为安’的观念,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还能想办法联系,说服其他人,这也充分说明了社会观念的更新,新农民的新风尚”。
星星之火
夫妻两人一起捐
还自发建宣传点
记者跟随刘伟浩前往于哥庄社区的宋春蕾夫妇家中,40岁的宋春蕾跟爱人在临街马路上开了小商铺,有两个儿子,大儿子11岁,小儿子才2岁。店铺不大,来来往往的人却不少,很多都是从外地来崂山旅游经过的游客。
“人离世后,身体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我觉得现在不是医疗技术问题,就是大家的观念问题,在咱中国,自古以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有人不理解,但我跟我妻子就想开了,能给别人,这是命的延续。”宋春蕾说。
宋春蕾告诉记者,其实在去年看到小九月感人报道之前,夫妇两人就已经有过捐赠遗体的想法,后来两人一合计,都相互支持,于是两人就找到刘伟浩办理捐赠手续。“我们没有学历,没有文化,但是遗体捐献这个事情就是自己说了算的,身体是自己的,我们想捐就能给自己做主。”宋春蕾的妻子李发伟笑着说,眼神中还流露出一股坚定。
说起要建宣传点这个事情,宋春蕾告诉记者,由于自己开的小商铺处于于哥庄人流量较大的地方,他跟爱人与居民们也都熟悉,就想尝试跟刘伟浩多要些材料,让刘伟浩定期来店里给居民们普及一些关于遗体捐献的知识,很多人只是听说捐献,但到底捐什么,怎么捐,他们根本不清楚。于是就想找个定点的时间,把有意向的居民喊在一起,让刘队长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这样也能提高居民们对于遗体捐献的认识。
正当宋春蕾夫妇与刘伟浩在商讨宣传点时候,邻村的戴家埠社区的李菘闻讯赶来。他告诉记者,自己今年33岁,早就听闻了宋哥和嫂子签订了遗体捐献书,以前他了解过遗体捐献,但是一直没找到合适途径去办理。在刘伟浩给李菘详细讲解完遗体捐献相关注意事项之后,李菘当场签下了捐献志愿书,这也成为了宋春蕾夫妇建立宣传点后,影响到的第一位捐献者。李发伟说:“看着他在我们影响下,也愿意捐献遗体,这是一种正能量,跟做小买卖相比,这更让人有成就感呢。”
李菘说:“能延续别人的生命,为他们的健康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一个好事,尽自己的力量。”几人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农家小商铺中,他们在努力地尝试让几个人影响到更多人,事实证明,这个小宣传点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在店里买东西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宋春蕾夫妇为人很热情,社区里人公认的热心肠,夫妻俩还经常给贫困家庭捐款,大大小小的捐款也是不少。
正当记者离开时,宋春蕾的大儿子回来了,记者问他是否知道自己的父母捐赠遗体,孩子说:“我知道啊,我觉得我爸爸妈妈很勇敢,我将来也要当医生,可以让生病的人不再疼就好了。”夫妇两人不仅影响了居民,还影响了他们的孩子,既善良又有理想的种子,已经种在了这个11岁少年的心里。
“随着崂山区丧葬改革,文明祭奠等新风尚,这些年我越来越感受到,周边居民对于捐献遗体和器官带来的社会益处了解得越来越多,思想上也提高了很多认识,我们能做的,就是要让捐献者全面了解这些,并让他们得到充分尊敬,也让他们的家人知道我们会去缅怀遗体捐赠者。”刘伟浩说。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如果希望成为遗体器官角膜捐献志愿者,可到各区市红十字会登记,或拨打青岛市红十字会电话80790667咨询。另外,市红十字会还开通了网上自助登记方式,市民在征得直系亲属同意后,可以直接登录“市红十字会网站”,下载申请表自行填写。
新闻推荐
7月4日上午,青岛地铁1号线发生塌陷事故,让青岛地铁又引发关注。据青岛地铁官方通报,事发两天多后,7月7凌晨4时30分,1号线胜利...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