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工地飘扬党员在工地安家 青岛市逐步打造“红色驿家”以党建促进城建
“‘红色驿家’让我这个流动党员找到了组织,给了我们家的温暖。”今年“七一”前夕,在青岛一建集团承建的山东外贸职业学院人才公寓项目施工现场,混凝土工吴海龙感慨地说。正是得益于青岛市在建筑工地推广的“红色驿家”党建品牌,越来越多奋斗在施工一线的农民工流动党员在工地上找到了“家”。
活动双向“亮身份”工友找到“家”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在山东外贸职业学院人才公寓项目部“红色驿家”党组织活动室,几名一线党员在党支部书记王晓琨的带领下,郑重宣誓,重温了入党誓词。“农民工流动党员远离家乡,常年在外,不仅长期无法参加组织生活,他们的党员身份连身边的工友都无人知晓。”王晓琨说,项目党支部成立、完成阵地建设后,首先开展的就是“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的双向“亮身份”活动,让身边的农民工工友党员亮身份,让奋斗在一线的党员、工友同志找到组织的“家”。
通过劳务登记、宣传吸引、班组谈话、活动发现、同乡介绍等方式,混凝土工班组长吴海龙等两名农民工党员相继“浮出水面”。吴海龙是一名退伍军人,早在2000年便在部队入党,退伍后他的党组织关系落到了老家齐齐哈尔的农村,但因为常年外出打工,他一直漂泊在外,组织生活无从谈起。到“红色驿家”报到后,吴海龙在一次次党组织活动中,变被动为主动,成了工人和项目部之间的“传声筒”,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龙哥”。王晓琨说,“工人们都比较不善于表达,自己有困难可能也不会主动跟项目部说,但是他们和‘龙哥’关系比较亲密,不经意间就会吐露一些自己的想法。”去年的一天,吴海龙来到项目部说,班组的小李总是面色凝重,干活没精神,原来是家里的孩子生病了,急需钱治病。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项目部马上组织了“爱心一日捐”,为小李凑齐了医药费,解了燃眉之急。类似的事情还有不少,通过吴海龙的穿针引线,项目部及时为有困难的工人解决了难题,工人与项目部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紧密。
创新微信群打开党建新窗口
双向“亮身份”后,该项目党支部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形式来教育和管理流动党员。微信是新时代方便快捷的社交软件,合理地使用微信也为党建工作的开展建设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该项目党支部充分发挥微信覆盖面广,及时性、互动性和便捷性强的特点,建立线上微信群,方便流动党员随时随地参与学习,促进来自不同地方的流动党员之间的交流,提升流动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依赖感。引导党员订阅党刊党讯、及时传递党建信息、分享党员学习资料、传播先进典型事迹、研讨党建教育热点、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让组织的声音、党员的交流学习和管理工作融入到党员的日常生活当中。
“我们每天都会在微信群通过发送文字、图片、课件等方式,解读党的政策,宣传鲜活典型。”王晓琨在手机上打开了党支部的微信群,向记者展示了他们每天的学习内容。记者看到,在不少文章后面,党员们响应热烈,在群中踊跃发言,交流心得、畅谈体会,党建工作氛围浓厚。“党建微信群是扎根在群众心中另一双眼睛,它让党建工作的目光延伸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也让工作的开展更透明、更公开、更公正。”在王晓琨看来,微信群的建立使广大党员随时随地就可以通过手机参与学习、接受教育,增强了学习的灵活性和实效性,畅通了联系党员干部的信息渠道,推进了党建工作信息化,进一步扩大了党建工作影响力。
意义党建+城建打造战斗堡垒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从2016年起,青岛市逐步在工地建设“红色驿家”党建品牌,打造支部党建综合平台,切实保证党员“离乡不离党”。青岛市以“支部建设到项目,红旗飘扬在工地”为主线,以党建促进城建,以城建推动党建,积极探索建设工地党建工作的新模式、新路径,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红色驿家”党建品牌建设初见成效。2018年,中铁建工山东公司有5个党支部荣获“青岛市建设工地党建工作优秀党支部”。
如今,在青岛,通过加强阵地建设,建立制度规范,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管理服务,流动党员成了流动的先锋队,发展的生力军,建筑工地也实现了“党建促进城建,城建推动党建”双向提升。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傅春晓摄影徐常青
新闻推荐
顶级金融论坛成功举办6月29日,由太平人寿青岛分公司携手著名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举办的“对话罗杰斯”——顶级金融论坛,...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