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手造船模,献礼海军70华诞 沙子口居民段广智纯手工制作船模,表达对祖国的深情

半岛都市报 2019-06-19 01:37 大字

文/图半岛记者王永红

提到沙子口街道段家埠社区居民段广智,很多人都不会陌生,2015年段广智因爬上3楼窗台,只手托起4楼悬挂在防盗窗上的3岁娃娃而被称为“托举爷”,并在同年被省市区三级评为道德模范。不过今天,我们说的可不是段广智见义勇为的故事,而是他的手工活。

近日,记者在段广智家看到两艘渔船模型,从船头、船尾,到甲板、船桨都是有模有样,船屋的门是可开式的、船舱更是可以直接打开,露出渔船的内部结构,这两个物件是实实在在的纯手工打造,而且全都是出自段广智之手。“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海军建军70周年并且在青岛进行了大阅兵,我心里非常激动,我的心愿就是我们国家强大起来、海军强大起来,为了表达我的心情就做了个船模。”段广智激动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今年57岁的段广智,从未下过海捕过鱼,但他却对海上的渔船、海军的军舰有着特殊的感情。“以前我对大的战舰比较钟情,经常在网上购买了战舰模型半成品回来和儿子一起拼装,后来看别人做手工的渔船船模,我就经常去请教学习,慢慢地就喜欢做手工渔船了。”段广智告诉记者。据了解,当初段广智和孩子购买了各国军舰模型,凭借着年轻那会儿学过的美术功底,照着图纸一点点拼凑了起来,每一艘军舰都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可就在段广智打算制作渔船模型的时候,却遇到了不少困难。

在段广智的“工作室”里,各种木头、各式工具零散地分布在地上,这些都是他制造模型的“兵器”,为了完成船模,掌握造船的秘籍,段广智利用业余时间,几乎跑遍了沙子口大大小小的渔港码头,询问经验丰富的渔民和造船师。“自己做的渔船模型就是出海打渔渔船的缩小版,从选材料、画图纸、裁零件等都需要自己完成,很多小的零件有时候都想不到,其实步骤还是挺繁琐的。”段广智告诉记者,最麻烦的就是渔船最前面的弧形板,老渔民说这个是分水用的,“这个地方比例要对、角度要对,要将板子加热后打个弧形,这个是很有难度的。”段广智一边演示给记者看一边说道,做好一个完整的船模一般要两三个月的时间,都是业余时间来做,有时候晚上能干到凌晨两三点钟。

就这样,段广智凭着对渔船和木艺的热爱,自己琢磨,几年间先后制作完成了三艘渔船模型,船模虽小,却代表着段广智对海洋的迷恋,对祖国的深情。

段广智展示手造船模。

新闻推荐

2019蓝贝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在青岛高新区正式启动 最高奖8万美元,快来报名吧

创新活动周现场。文/图半岛记者娄花报道本报6月18日讯18日,由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办,青岛高新区众创服务事...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