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李沧区崛起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地 产业化平台催生“黑科技”
□本报记者张晓帆
本报通讯员刘孟春
“这款AR眼镜的核心技术集中在这个1cm×3cm的芯片中。”6月11日,威安智能眼镜推广人员告诉记者,这款能够实时读取信息的智能眼镜,是由2位人工智能院士领衔的团队带队历时6年研发出来的,包含40项专利技术,它是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及大数据分析技术设计,无缝集成了人脸识别、远程交互、非结构化数据处理、计算机仿真及建模等多个应用。
记者试戴后发现,所有人的身份信息能够读取,内容精细到家庭住址、家庭情况。与普通眼镜不同的是,这款眼镜重量仅69克,几乎感觉不到重量。据悉,这款眼镜能在智能安防、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青岛国际特别创新区内,像威安眼镜这样的“黑科技”不胜枚举。作为青岛市李沧区打造的数字经济平台,这里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已注册企业30余家、进驻企业10余家,涉及海洋科技、军民融合、物联网等数字经济行业领域,俨然成为企业加速的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地和青岛国际院士港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基地。
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勇立潮头的李沧区数字建设正加速转化为经济发展新动能,成为推动该区经济平稳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数字经济旨在以数字化的数据和信息作为核心生产要素,利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手段,提高产业生产效率,推动区域内新旧动能转换。
目前,青岛国际特别创新区构建起了“产业市场化+交易平台化”的平台体系,通过展示交易体系、线上线下渠道、供应链,为海量产品、技术和股权提供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服务,同时以产业资本和金融服务为重要辅助手段,助力高成长性企业实现规模化销售和可持续高速发展。
记者了解到,青岛国际特别创新区内设置的新动能要素交易中心和工业互联网中心板块是吸引进驻企业的强力动力之一,该板块致力于打造以创新型科技产品为核心的展示交易平台。进驻企业华箭科工创始人关琦告诉记者,企业不但看中5A级办公环境的优惠政策,更看中园区提供的i-OPTIMA加速服务,通过技术展示、使用场景体验等方式,帮助企业迅速对接市场资源,加速产品市场化运作进程。
为了打造这种产业加速体系,记者了解到,该创新区还同步建设了国内外多个创新基地,目前已在温哥华、西雅图、特拉维夫设立离岸创新基地,并将在瑞士、芬兰、北京、杭州、上海、深圳等开设基地,高效联动和对接项目与企业,引入海外人才,打造国际化“新兴产业容器”。
据悉,作为院士产品市场化配套的重要承接平台,这里还成为了青岛国际院士港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基地,为院士的产品、技术提供市场化服务。创新区在创新区展示与交易区域,设有院士产品的展示体验,通过院士成果、产品向园区企业的推介,形成“1+1>2”的整体解决方案,提升园区内企业技术能力;另外,园区内企业有科研攻关的诉求,会与院士团队进行对接,通过院士港最顶尖的院士科研团队研发能力,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研发。
新闻推荐
早报6月14日讯日前,2020世界奥林匹克烹饪大赛中国国家烹饪代表队青年厨师队在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并在该校建立...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