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暨青岛市第32个世界无烟日系列活动启动,省、青岛市爱卫会呼吁 带动更多群众积极参与控烟禁烟
□肖芳报道◤市民在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上签字。◆5月31日是第32个世界无烟日。当天上午,2019年山东省暨青岛市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在五四广场启动。本次活动由山东省爱卫会和青岛市爱卫会共同主办,市南区政府承办。记者现场采访获悉,烟草烟雾含有7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至少有69种已知致癌物质;吸烟是肺癌发生的首要危险因素;使用任何形式的烟草,包括电子烟,都是不安全的。
□本报记者肖芳
吸烟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提高公众对烟草和二手烟雾危害的认识、劝阻使用任何形式的烟草,一直是世界无烟日开展主题宣传的最终目的。今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烟草和肺部健康”。那么,烟草到底会对肺部健康产生哪些危害?
根据青岛市爱卫会提供的数据,烟草烟雾含有7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至少有69种已知致癌物质。烟草烟雾中的有害成分不仅存在于吸烟者主动吸入的烟草烟雾中,还存在于二手烟中。烟草烟雾还吸附在衣服、窗帘、椅垫、地毯甚至头发和皮肤上,这些残留物可存在几天、几周甚至数月,持续危害身体。
已有科学证据证明,吸烟和二手烟与呼吸系统疾病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吸烟是肺癌发生的首要危险因素,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2—3倍;吸烟者患慢阻肺的风险是不吸者的两倍,且烟草烟雾会永久性损害青少年肺部,增加成年后患慢阻肺的风险;吸烟增加肺结核的患病和死亡风险,可使结核病的发病风险增加2.5倍以上;二手烟可导致儿童哮喘,父母吸烟的儿童发生哮喘的风险是父母不吸烟儿童的1.23倍。
电子烟也不安全
吸烟有害健康已是定论。但戒烟,从来都不晚。数据表明,戒烟10年后,戒烟者患肺癌的发病风险降为持续吸烟者的30%—50%;与持续吸烟者相比,戒烟者的慢阻肺死亡风险可下降32%至84%;戒烟可以降低肺结核发病的风险。
为了戒烟,“老烟枪们”用尽各种手段,其中又以抽“电子烟”代替香烟的方法最受青睐。但记者采访获悉,使用任何形式的烟草,包括电子烟,都是不安全的。
研究表明,电子烟会诱发青少年哮喘或呼吸道刺激反应等肺部伤害。有国内研究发现,34.7%的电子烟使用者经历过咽喉刺激或咳嗽、口干、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
电子烟所产生的“二手烟”同样有害健康。电子烟会向室内释放可吸入的液体细颗粒物、超细颗粒物、尼古丁和致癌物质,进一步损害人体健康。由于电子烟不会产生烟雾,所以就更容易误导消费者,使其产生安全的错误认知。
目前香港、杭州已通过立法将电子烟纳入公共场所禁烟范围。青岛市爱卫会表示,应在所有禁止吸烟的地方禁止电子烟使用。
推进立法控烟
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高玉莲表示,青岛市是19个发布控烟条例或控烟办法的城市之一。《青岛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5年来,成人吸烟率在同类城市最低,同时也是中小学校和室内工作场所中二手烟暴露率最低的城市,为同类城市控烟作出了榜样。
尽管如此,吸烟所致的疾病负担重,仍是影响市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青岛市疾控中心研究显示,2005年青岛市归因于吸烟的肺癌死亡数为1741人,2010年增长至2210人,2015年达到3122人,10年间死亡人数增长近一倍。除肺癌外,2014年青岛市有1004人因为吸烟死于慢阻肺(COPD),占COPD总死亡人数的一半。
控烟任重道远。此次活动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奥运冠军、青岛体育训练中心副主任张娟娟和山东广播电视台首席节目主持人谭汗青三人被聘为控烟形象大使。
于金明院士代表控烟形象大使发出倡议:倡议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医院带头落实室内公共场所禁烟管理规定,争创无烟单位;窗口服务单位率先禁烟,营造无烟服务环境;广大公务员、教师、医务工作者带头控烟禁烟,争做创建无烟环境的模范;广大民众要从自身做起,强化禁烟意识,做到不在室内公共场所吸烟;广大志愿者要积极开展“控烟劝导”志愿行动,带动更多群众积极参与到控烟禁烟行动中来,培育“不吸烟、不递烟、拒吸烟”的文明风尚。
当日起至12月底,青岛市爱卫会将在全市开展控烟集中宣传工作。各区市将通过组织巡展、巡讲、志愿者活动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烟草危害,针对性开展“无烟家庭”等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当然,要想真正实现无烟,仅靠道德约束、社会宣传力度显然不够,只有出台法律法规,用制度去约束人,如同禁止酒驾那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马立新强调,要进一步加快推进省级、市级控烟立法进程,加强执法监督,将控烟工作尽快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新闻推荐
□记者薄克国报道“有孔虫为什么被称为‘大海里的小巨人’?”“这些(有孔虫)模型,为什么颜色不一样?”……5月2...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