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儿科里的“糖果阿姨” 城阳区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冷振香坚守儿科30年
半岛记者张彤
从1988年毕业,冷振香便踏入了城阳区人民医院的大门,不知不觉间就走过了31年。在这期间,她见证了城阳区人民医院的发展,也见证了医院儿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变化。她常说,“既然病人挂了我的号,我就得对病人负责。”也就是这样的一种心态,让她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临床一线,服务患儿,也收获了成就。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回忆起刚工作那会,冷振香说,她一毕业就被分配到城阳区人民医院内科,后来因为医院成立儿科,缺少儿科大夫,她在院领导的动员下,成为一名儿科医生。“那时候我们只有儿科门诊,仅有我们两个医生,忙的时候一上午或者一下午喝不上一口水毫不夸张。慢慢地我们又成立了一日病房,直到现在近80张床位的儿科病房。”
用冷振香的话来说,儿科跟成人科室有着天壤之别。因为许多孩子不会说话表达,只会哭闹,想从他们嘴里问出病情是很难的,即便是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儿童,生病时也很难描述清自己的症状,因此儿科被业界称为“哑科”。既然如此,就需要家长尽可能准确地描述孩子的病情,自己也要学会察言观色。为了尽快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她白天在科里诊治病人,耐心细致观察病情,晚上便查资料,找文献,碰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就请教上级医师或同行专家教授,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复杂疑难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也逐渐掌握了不同年龄阶段小孩的心理状态,更加能读懂这些孩子们不同的表情所要表达的信息和要求,逐渐地她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获得家长和孩子们的认可,找她看病的人络绎不绝。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很荣幸能成为一名儿科医生,只要一见到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一切烦恼也就没了。”冷振香说道。
半夜四次出诊,孩子好了她却晕了
儿科医生是辛苦的,这份辛苦,冷振香感同身受。曾经她的耳边总是会有儿科累、赚钱少的声音,而她却说,不管了,只要每天能跟孩子在一起,累点,穷点,值了!
“小朋友,来,阿姨给你糖吃!”温柔的话语,加上糖果的诱惑,前来看病的小患者便不那么恐惧,在冷振香的诱导下配合看病。久而久之,冷振香便受到家长和孩子一致认可,她的办公桌抽屉里从来没断过糖果和小玩具,因此她也有了“糖果阿姨”的美称。直到现在,她曾经看过的一些小病号也长大成家,他们自己的孩子生病,依然还是来找冷振香,这便是信任。
为了在病人需要的时候尽快赶到医院,冷振香尽量选择离医院较近的地方居住。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只要病人有需要,一个电话打过去,她会第一时间赶到病房。一次,一通电话将睡梦中的冷振香叫醒,医院有个小患者病情严重,冷振香二话没说,赶紧起来往医院赶去,给患儿看完病,她便返回了家,刚躺下睡着,电话又响起,同样的情况,一晚上发生了四次,等看完了最后一个患儿,冷振香却晕了过去,而此时已经是凌晨。事后她还自嘲自己的体力下降,急需加强锻炼。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医者父母心,是每一位医生毕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更要如此。”冷振香说。
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冷振香发现许多前来看病的孩子并不是器质上的问题,而是心理上存在着问题,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她经过家长同意后,单独跟孩子沟通一番,往往可以取得孩子信任,同时她将孩子的情况反馈给家长,从心理上治愈孩子。她跟患儿地耐心沟通,便是她开出的“特殊药”。
“在儿科这条路上,我从没想过放弃,尽管很辛苦,但当看到一个个患儿转危为安,看到患儿露出天真的微笑,甚至甜甜地叫你一声阿姨时,所有的疲劳顷刻间化为乌有,职业神圣与自豪感油然而生。”冷振香坦言,她对儿科有着很深的感情,更多的是感恩,儿科带给她荣誉和自豪感,她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儿科医生这支队伍中来。
冷振香给孩子听诊。
新闻推荐
消除燃气隐患,创建安全社区 云南路街道多个社区举办燃气安全知识宣讲
半岛见习记者葛昭然实习生侯祥家报道本报讯为进一步消除燃气安全隐患,创建安全社区和安心的用气环境,加深辖区居...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