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背后都有这样的好“后勤”
高考在即,每到这个时候,孩子们难免都会有点紧张,而家长们肩上的担子也不轻——学习上也许帮不了啥忙,“后勤”工作可得做好,以便让孩子有一个最佳状态奔赴考场。记者特意采访了三名“学霸”的父母,他们的孩子有的目前就读于国内211工程大学,有的到美国排名前十的高校攻读博士,请他们分享临近考试照顾孩子的经验,绝对值得借鉴哦。
夫妻分工明确隐藏焦虑情绪
“孩子高三的状态有起伏,特别是三模,成绩并不理想。”从青岛二中到山东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再到美国排名前十的高校,李爱笃的儿子李扬走的是名副其实的学霸之路,即使这么优秀的小伙子,临近高考也会紧张。李爱笃说,看到孩子这样,作为父母难免焦虑,“但最后一两个周,家长情绪很重要。孩子回到家,家长说话的语气、语速,甚至看孩子的眼神,都要特别注意。”
为帮孩子减轻压力,李爱笃和妻子沟通后做了明确分工,他负责和孩子交流学习问题,妻子则照顾生活起居,还常私下相互提醒不要把焦虑的情绪传递给儿子,并避免意见分歧,“父母少一分争论,孩子多一分温馨。”
李爱笃说,父母要隐藏焦虑,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让孩子看出有什么异样,平时啥样还是啥样就可以。家长的焦虑到哪找发泄口?“可以跟亲友同事聊一聊,反正别带回家。”他还建议家长翻翻《中国考试》《现代教育》等杂志,上面有不少有价值的备考信息,能帮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出现什么情况可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做到心中有数。
多倾听不指责鼓励孩子运动
“临近考试,我和他妈妈约定了三个‘淡化’——淡化高考话题,淡化成绩,淡化报考目标定位。”李爱笃说,基于三个“淡化”,他和妻子从不主动跟孩子唠叨学习的事,主要是倾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如果孩子主动提学习的事,李爱笃再帮忙疏导,分析孩子的优势在哪,劣势在哪,如何扬长避短。
倒计时阶段,李爱笃和妻子还很注意“察言观色”,不仅观察孩子的饮食、作息状态,还特别留心孩子的心情。如果孩子回家很高兴,学习状态好,他们只是适当鼓励,不会过分表扬,那样反而不自然;如果孩子满脸惆怅,李爱笃绝对不会指责,会找机会跟孩子交流,方式也比较委婉,比如孩子一直喜欢看杂志,他就在杂志中找出“自信是成功的前提”等话语,用笔划出来,孩子一看就明白老爸的心思了。
李扬是个运动达人,游泳、网球、篮球等都玩得转。即使快考试了,李爱笃也一直鼓励李扬继续保持每天运动的习惯,打打篮球或散散步,大约半小时,雷打不动。“运动让心情愉悦,也让思维更活跃。”
家长心态平稳别给孩子压力
唐永平的儿子周晓航高中就读于青岛五十八中,去年高考被中国传媒大学录取。提起孩子中考、高考的经历,唐永平很淡定,她说儿子就是顺其自然地参加了考试,而作为家长,她和先生一直都在为保持良好心态而努力。唐永平认为,家有考生的父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淡定,不给孩子压力,不要让孩子认为考试是为家长考的,更不能让他们产生考不好就对不起父母的心理负担。要想做到淡定,一个办法是别拿自家孩子跟别人家的比,只要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每天想办法改进一点,就可以了。
“考试临近,如果孩子愿意与父母交流,那可以多沟通。如果孩子听不进父母的话去,就学会闭嘴。”唐永平说,自己和先生平时就建立牢固的“统一战线”,在家从不过多询问孩子考试的事,不管模考成绩如何,都像寻常时候一样对待孩子。
考试餐不升级允许游戏放松
作为医学专业人士,唐永平在照顾孩子饮食方面也有自己的心得。“他爱吃什么,就做点什么,保证营养均衡就可以了,我们从来没特意给他补什么健脑的食物。”唐永平认为,即使是大考,保持孩子的正常饮食习惯就行。
不管是平时还是临近大考,唐永平和先生都没有对孩子进行太过的强制干预,而是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帮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孩子不想上一对一辅导课,只想上小班课,那么他们就给孩子报小班课;有些事情不想跟他们沟通的时候,他们就不直接询问孩子,而是去找老师沟通。周晓航对电脑游戏挺感兴趣,把玩游戏当成自己的一种放松方式。而唐永平夫妇也不把电脑游戏当成洪水猛兽,即使到了高三也没强行改变孩子的这个放松习惯,“只要孩子能把握好度,就可以。当然,这种放松方式并不是适合所有孩子,还是得因人而异。”
营造轻松氛围不要刻意减压
王强的女儿王润去年以崂山二中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被西南大学录取。“孩子上的是寄宿制学校,平时都在学校里,一般每两个周回家一次。”谈起自己和妻子是如何照顾女儿的,王强说,虽然平时他和妻子也会聊孩子高考的事,离考试越近,他们的心情也会有点紧张,但是只要女儿回了家,夫妻俩就基本绝口不提考试的事,“已经到这个时候了,孩子的水平基本定型了,学习话题谈多了,孩子更紧张。学习的问题交给老师解决就行。”
王强和妻子对孩子像平时一样,保持家里轻松愉快的氛围。不刻意为孩子做一些平时不会为她做的事,也不会说让孩子放松之类的话,那样反而不自然,可能更增加孩子的压力。除了不谈学习,孩子周末回家后,无论是饮食还是作息习惯,一切照旧。
避免频繁联系做通老二工作
现在二孩家庭越来越多,在考试期间,老二影响老大学习的事也并不鲜见。王强家还有个小儿子,目前读小学五年级,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怎么在大考的特殊时期,平衡好两个孩子的关系呢?王强告诉记者,姐弟俩的感情向来很好,以前姐姐学习不忙的时候,经常陪弟弟玩,弟弟也特别喜欢粘着姐姐。为了避免弟弟打扰姐姐学习,他和妻子早早给弟弟“打预防针”,经常在姐姐不在家时提醒他,姐姐到了关键时期,不要打扰她学习。时间长了,弟弟脑子里就一直绷着这根弦,本身也懂事,每次姐姐回来,除非主动找弟弟玩,否则弟弟总是安静地干自己的事情。
孩子高中一直住校,距高考越来越近,王强和妻子也越来越挂念孩子,但是他们并没有频繁地给孩子打电话,“一是学校本身就对手机管理比较严,二是我们也不想过多打扰孩子。关键时刻孩子、家长都会紧张,但是家长一定要先稳住。”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张琰
写给妈妈的一封信
对我用情最深的那个人
青岛53中曹子谦妈妈:
您还好吗?
当我在乍暖还寒的初春傍晚写下这封信时,我想,您一定还蒸腾在烟气浓浓的厨房里吧?在母亲节这个神圣的节日来临之前,我想对您说:“十三个四季轮回,当再次回眸时,您是我用心最少却对我用情最深的那个人。”
我想,爱就像一行铅笔字,朴实平淡,却不知隐了多少风中凝望。
记得第一次上学时的忐忑不安,回眸时,那个给我勇气的人,是您;记得第一次比赛时的紧张无助,抬头时,那个给我温暖的人,是您;记得第一次获奖时的惊喜骄傲,转身时,那个给我快乐的人,还是您。无数个第一次,无数个等候,无论在什么时候,当我不管不顾地向前走时,那个悄然跟在身后随时准备给我一个拥抱的人,始终是您。您看我从牙牙学语到口若悬河;我看您从满头青丝到两鬓微霜。而那渐渐衰老的容颜,又何尝不是因我而被时光雕刻的呢?爱,不止于轰轰烈烈。因为爱,您可以为我奋不顾身,也可以为我“卑微”地活着,为我做出不顾一切的牺牲。爱,只因那一声叮嘱,只因那一次等候,而平淡无奇,也只因那一声“妈妈”而伟大光辉。每个人的家庭不同,这也许不能选择,然而我的每个选择只因爱而变,感谢上天,让我们遇见,让您成为我的妈妈,这个安排,才是最好的命运选择。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经历了时光,消逝了流年,妈妈对我那份执着不变的爱却是我心中永远的定格。那些年,爱相伴:回家时热气腾腾的饭菜,口渴时一杯温度刚好的水,伤心时一声温暖的安慰……也许这点点滴滴微不足道,但我知道,那是爱的答案。
妈妈,感谢您这十三年的悉心照料,感谢您的日日惦念,感谢您的时时守候,感谢您的谆谆叮嘱……
太多感谢言说不尽,纸短情长,愿您福寿安康,心想事成!
您的女儿子谦
新闻推荐
山东影视精品创作及产业发展座谈会在青举行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