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健康产业增加值居全省第一 新技术、新体制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建设卫生强市
青岛大健康产业园效果图。半岛记者徐军
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为给市民营造更方便的就医环境,让就医更便利同时缓解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养老和医疗压力,近年来青岛采取了多项措施并取得良好效果。同时,“以提升青岛、服务全省、示范全国”为目标,青岛深化医疗卫生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建设卫生强市,着力打造健康青岛。
“互联网+医疗”方便就医
2019年第一季度,青岛市卫健委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百日行动,成立十个工作推进组牵头推进十项便民惠民服务,明确职责,确定进度,建立行动台账定期调度通报工作进展。
记者了解到,目前青岛已完成区域诊疗“一号通”平台升级工作,结合省便民惠民工作要求,对青岛区域诊疗“一号通”平台进行升级改造,改版预约挂号界面更加便民,预约就诊全面推开,实现全市三级医院全覆盖。23家医院实现一卡就诊,有585万居民持有区域诊疗卡,累计发放总量778万张卡。完成青岛区域诊疗“一号通”平台对智能导医、诊间预约、在线缴费、等候信息推送、结果查询推送门诊院内服务流程的信息化支撑改造,检验检查结果在线查询数量已达到135万份,患者诊疗过程和结果的透明化展示,极大提高市民便捷就医感受度。
目前,青岛已经完成青岛区域诊疗“一号通”平台与上级电子健康卡平台技术对接,实现电子健康卡和区域诊疗卡无缝衔接,市妇儿医院已经完全实现电子健康卡发放和相关服务功能。互联网医院申报快速推进,青大附院、市立医院、第三人民医院、市妇儿医院取得互联网医院牌照。
率先建六种医养结合模式
近年来,青岛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融合发展、全面覆盖”的医养结合青岛模式;创新顶层设计,突破瓶颈问题,为完善国家政策提供实践依据;创新服务体系,六种类型在全国推广,“两院一体”写入省工作方案;创新服务手段,智慧医养获国家三部委授牌;创新政策措施,促进医养结合产业发展,医养结合服务机构80%为非公立等等。
目前,医养结合六种类型中,属于“医中有养”102个,通过在医疗机构开设养老床位、老年病房、康复病房、临终关怀病房、专护病房等开展服务;“养中有医”80个,通过养老机构设置医院、医务室、门诊部开展服务;“医联结合”67个,通过二、三级医疗机构与医养结合机构或大型养老机构组成医联体开展服务;“养医签约”94个,通过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没有内设医疗机构的小型养老机构签协议开展服务。“两院一体”36个,通过卫生院与敬老院(养老院)合二为一开展服务;“居家诊疗”492个,推动医疗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为居家老年人上门提供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
各类健康产业项目100多个
近年来,青岛健康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018年,全市健康产业增加值预计达到768.94亿元,位居全省第一。
当前,青岛正全力推进健康产业“双招双引”攻势行动,以打造辐射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医学高地、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全球一流健康城市为目标,推进产业项目、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建设,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积极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力争到2022年全市健康产业增加值达到1700亿元,成为本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成立卫生健康“双招双引”指挥部,聚焦国内外高端、高质、高新企业和机构要素资源,发起重大活动招商、中医药、高水平社会办医等7场攻坚战,已汇集各类健康产业项目100多个,现有已签约和在建的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建立重点项目“一对一”专班工作机制,目前已组建11个工作专班,韩国延世大学医疗院青岛医院项目已启动建设,哈佛医学创新中心青岛项目、海王集团青岛健康产业基地项目、华大基因北方中心项目等一批重点投资项目正积极推进。
新闻推荐
半岛记者杜金城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增添海上亮丽色彩,为全省帆船运动爱好者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青岛市体育局、山东...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