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投牵手 打造“蓝色药库”
早报5月23日讯 23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搭台”,将投资机构、药物研发机构、医药企业以及专业功能区聚集起来,开展了一场生物医药产业对接、成果合作洽谈活动。据了解,青岛市正在积极筹备推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扶持政策,助力打造青岛“蓝色药库”。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发展
近年来,岛城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发展,新药研发、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创新药物、生物制品、仿制药发展成效明显,特别是海洋生物医药具有明显优势,青岛日益成为国家重要的海洋特色生物医药产业基地。2018年,青岛市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45户,实现产值138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35户医药企业实现产值123亿元,增长15.5%;10户医疗器械企业实现产值15亿元,增长19.6%。黄海制药、正大制药等10家重点医药企业实现产值76.9亿元,增长16.9%。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15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大品种12个。
今年一季度,青岛市延续这一势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研产合作取得积极成效,实现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8.6%。黄海制药、正大制药、易邦生物等重点企业工业产值均实现15%-30%以上的增长,实现利税均进入全市工业企业利税前30强行列。中美山大国际创新园、汉普森手术机器人、修正(青岛)海洋科技谷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阜丰集团生物制品、国药医疗器械等重大项目进入土地征用阶段,生物医药产业后发优势加快积聚。
另外,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深圳海王医疗服务和质子设备、中国生物抗体药物、成都奥泰医疗核磁共振、苏州同心医疗磁悬浮人工心脏等一批在谈项目加快推进。深圳海王医疗服务和质子设备有望近期签约。
研发成果引起投资机构关注
不过,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岛在海洋医药生物产业上的发展仍然有较大空间,如产业生态不够完善,研发成果进展缓慢,市场开拓有待强化。 “今天这场活动就是一个平台,目的是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促进生物医药领域政产学研金加强合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这样说。
洽谈会上,华仁太医、青岛圣邦药业、青岛金峰制药、青岛国大生物制药4家企业推介了产品及经营情况,并向社会发出寻求合作的呼声;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等3家研发机构发布了最新科研成果,国信集团机构等介绍投资意向,双方就企业股权、产品经营和研发成果合作进行对接交流,其中,2家企业产品、2家研发机构的成果引起投资机构和参会企业的浓厚兴趣,达成了进一步合作对接的意向。
“这次对接洽谈活动,搭建了供需双方交流对接、研产合作的高端平台,为进一步促进产业对接合作打下了基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近年来,青岛市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重点企业快速发展,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修正药业、华大基因、国药医疗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特别是随着“蓝色药库”开发计划深入实施,海洋生物医药研发成果和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一批海洋创新药物进入临床前研究关键时期,海洋药物聚集开发和批量产出态势明显,日益引起社会资本、知名药企的高度关注。这次参会的国信集团、城投集团、巨峰科创、山东蓝色基金等机构都有意进军生物医药产业。
制定扶持计划推动产业发展
据介绍,为了进一步推动青岛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青岛市制定了 《关于加快“蓝色药库”开发计划的实施意见》,将对海洋药物研究机构在平台建设、研产合作、基金设立、项目建设给予资金支持,预计年内出台实施。同时,青岛市还将支持知名药企与研发机构进行合作,年内,力争BG136抗癌症药物进入临床试验。制定加快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建立覆盖从临床试验、产业化、项目建设到市场营销全链条的扶持政策。
在招商引资方面,青岛市下一步将对在谈项目加快签约落户步伐,力争年内深圳海王集团、国药中国生物、步长制药、成都奥泰医疗核磁共振设备、苏州同心医疗磁悬浮人工心脏、军医科学院蛋白新药、辉瑞制药医疗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投资过百亿元重大项目落户;在加快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进程方面,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推进,推动黄海制药、正大制药等企业力争年内完成4个品种的评价认证工作,其余5家企业加快品种的研发工作,尽快完成上报材料。
(记者 王婷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5月23日讯21日中午12时30分许,青岛西站治安派出所接到乘客申先生的求助,称把行李箱忘在了北京开往盐城的动车上。申先...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