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老人传承技艺不停歇 江西路社区居民王风珍讲述自己与剪纸的故事

半岛都市报 2019-05-16 01:38 大字

王风珍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喜迎十九大》。

文/图半岛见习记者葛昭然

剪纸是一门流传已久的艺术。唐代李商隐有诗云“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翦彩”起源于晋国的风俗,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剪纸”。在江西路社区就有一位剪纸达人,虽已是花甲之年,但对剪纸的热爱与学习丝毫不减,她就是王风珍。

从小就爱上剪纸

跟邻居奶奶学艺

王风珍今年66岁,提起自己与剪纸的渊源,她说:“我小时候就跟邻居老奶奶学习剪纸,一直学到十几岁,后来虽然没有机会学了,但我已经喜欢上了这门艺术。”

2014年7月9日,李翠敏剪纸艺术活动工作室在香港中路街道江西路社区正式成立,山东省民间艺术大师李翠敏免费教居民剪纸技艺。王风珍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报上了名,她说:“我来这里上课,首先是因为我热爱剪纸,虽然这么多年没有再学习剪纸了,但我对它的喜爱不减当年;其次我觉得这是社区给老年人营造的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我应该积极参与。”在剪纸课上,王风珍全神贯注地听讲,认真做笔记,回家后反复练习,将李翠敏老师讲的剪纸技巧牢记于心。由于有小时候学习剪纸的基础加上自己的努力,王风珍的剪纸技术提升的很快。

2015年的时候,王风珍剪一幅A3、A4大小的作品所需要的时间已从最开始的1天缩减为一两个小时,剪一幅“大作品”也只需两天的时间,虽然剪纸速度越来越快,但令王风珍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次剪出作品的那一刻:“太激动了,虽然花了不少时间,但最终看到这幅A3作品圆满完成,真的是太开心了,特别有成就感,这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激动心情,那天晚上我开心地久久不能入睡。”

剪纸技艺高超

奖状攒半箱子

2016年起,青岛市举办的剪纸比赛与活动,王风珍都积极参加,并且基本都能获奖。王风珍参加的第一个大型比赛是2016年在中山路劈柴院举办的剪纸比赛,选手们要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现场剪出作品,进行评比。回想起那次比赛,王风珍说:“当时真的非常紧张,因为这是第一次参加比赛,没有什么经验,而且平时在家里剪纸也没有时间限制,刚开始手都有点抖,但我努力安慰自己,使自己平静下来,最终顺利将作品剪出。”

在这次比赛中,王风珍剪的《蝶恋花》获得了创作二等奖,人气一等奖。首次参赛就获得了这样的好成绩,这也大大鼓舞了王风珍。在之后参加的比赛中,荣誉也是一个接一个:第五届青岛剪纸大赛获“铜剪刀奖”、第六届青岛剪纸大赛获“银剪刀奖”、2017年劈柴院剪纸大赛中获一等奖、2018年邻里节剪纸比赛获二等奖、在前不久的青岛市第16届丝网花剪纸大赛中获二等奖……据王风珍介绍,她得的奖状已经有半箱子了。

剪纸改变自己

重视技艺传承

除了参加比赛外,王风珍还很重视剪纸技艺的传承。王风珍经常把自己的剪纸作品送给亲戚朋友,宣传剪纸艺术;自己在家就教小外孙剪纸,外孙也为自已有一位会剪纸的姥姥而感到自豪;2018年春天,王风珍受邀来到南京路幼儿园,教小朋友们一些简单的剪纸技巧,告诉孩子们剪纸的魅力。王凤珍说:“我做这些就是希望将剪纸这门传统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掌握。剪纸能够修身养性,我之前脾气比较急,学习剪纸后,性格慢慢地沉稳了下来,真的是特别的好。”

对于未来的打算,王风珍说:“只要这个剪纸课开下去,我就会一直来上,学习传承剪纸艺术。并且下一步我们这些学员也想联合社区,将自己的作品进行义卖,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新闻推荐

体验环卫工,十来分钟累酸腰 八大关街道开展“我当一天环卫工”主题体验活动

参与体验活动的部分志愿者和环卫工合影留念。志愿者清除杂草。文/图半岛记者高晓飞当八大关还在沉睡中时,有一些人已...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