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庭咱的榜样

青岛早报 2019-05-14 06:42 大字

5月13日,在“5·15国际家庭日”前夕,青岛市2019年“最美家庭”颁奖活动举行。经过严格审核和评定,青岛市共评选出2019年青岛市 “最美家庭”184个;2019年青岛市 “十大最美科学教子家庭”、2019年青岛市“十大最美绿色家庭”、 2019年青岛市 “十大最美情系国防家庭”、2019年青岛市“十大最美热心公益家庭”、2019年青岛市“十大最美书香家庭”、2019年青岛市 “十大最美孝老爱亲家庭”各10个。

“最美家庭”现场展示“最美”

昨天的颁奖活动共设三个篇章,按照从共建共享、相亲相爱到爱国爱家的感情递进关系组织进行。活动中,为青岛市2019年十大 “最美书香家庭”“最美绿色家庭”“最美科学教子家庭”“最美孝老爱亲家庭”“最美热心公益家庭”“最美情系国防家庭”进行了颁奖。期间,将最美故事短片展示、情景剧表演、现场访谈和文艺节目相结合,融教育性与艺术性于一体,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最美家庭”的感人故事和榜样风采,引领广大家庭学最美、争最美、创最美,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最后,全场合唱《我和我的祖国》,表达出岛城家庭礼赞祖国的深切情怀。

昨天的活动中,很多节目和访谈内容让台下的观众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把好的家风一代代传承下去,才能让我们的家庭和睦、家人幸福、社会安定。 ”现场参加颁奖活动的市民表示,每一个获奖家庭都有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希望能够多接触这些家庭,多了解这些家庭的故事,给自己以启发,无论是教子还是孝老、无论是热心公益还是邻里相处,都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全市评出244个“最美家庭”

2019年,市妇联、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青岛日报社、青岛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开展了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活动中,各区市妇联、市直、驻青单位等积极行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寻找活动,广大家庭主动参与,展家庭 “最美”,营造了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在组织推荐、家庭自荐的基础上,经过认真初评、微信展示、综合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涌现出244户在情系国防、热心公益、书香家庭、科学教子、绿色家庭、孝老爱亲等方面事迹突出的“最美家庭”,他们的故事感动着身边人,传递着正能量,诠释着好家风,引领着全市家庭弘扬新时代家庭观。

下一步,市妇联将根据全国妇联、省妇联“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的部署要求,结合重要节点,广泛宣传好家庭故事,充分发挥身边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更多家庭行动起来,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教,弘扬好家风。

故事

●张泽丰 王飞家庭(2019年青岛市“十大最美科学教子家庭”)

爱心育“女神”智慧教“学霸”

2013年12月26日,《青岛早报》整版报道了《复旦“女神学霸”是位青岛小嫚》。报道中的女主角是红遍全国的 “全能型学霸”——张安琪。而培养出“女神学霸”的就是她的教师父母张泽丰和王飞。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张泽丰和王飞在女儿出生之前,就决心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养育后代。为此,提前订购早教书籍 《零岁方案》进行了细致的学习。女儿安琪出生后,他们把《零岁方案》中的理论运用于实践,对女儿遇物而诲、择机而教。安琪10个月时开始学习识字,5岁时已会独立阅读。张泽丰和王飞每天在家忙完家务后,很自然地拿起一本书阅读,孩子耳濡目染也习惯了拿起书,在上学前就养成了读书的爱好。安琪在中考时考进青岛市前十名,进入青岛二中直升班,高考时考入复旦大学。

多年来,“孩子能做的事情家长绝不代劳”是夫妻俩的信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他们根植于女儿心中的理念。安琪从小就学会自理,这使她在第一次远离父母,到复旦求学时能迅速适应环境,学习、科研等方面进展顺利。生活上的独立还激起了安琪对经济独立的渴望,安琪19岁时进入新东方任教托福课程。

安琪8岁时,父母与她共读《哈佛女孩刘亦婷》,刘亦婷的成功深深打动了幼小的安琪,她立志要做另一个“哈佛女孩”。自从树立了这一远大理想,安琪在十几年的求学生涯中,一直有强大而持久的动力。安琪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自己认准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2014年1月26日,安琪收到哈佛大学博士录取通知书,并获全额奖学金。

●臧兴望 耿秋萍家庭(2019年青岛市“十大最美热心公益家庭”)

他们的爱让贫困学子重拾希望

今年86岁的母亲耿秋萍是原胶南县外贸公司退休干部,1991年5月耿秋萍和丈夫臧兴望开始投身于希望工程事业,从自己的退休金中出资或四处奔走争取资金,致力于贫困学子的捐资助学事业。 28年来,老两口行程1万多公里,牵线联系1100多个资助人,资助900余名贫困学生,累计捐款110余万元,带动1500多位爱心人士参与资助贫困学生。

1998年,耿秋萍患乳腺癌住院治疗,但就是在病床上她也时刻考虑着为贫困孩子们再做些事情。这种精神感动了身边许多人,于是她的病房变成了 “希望工程”临时捐助点。2000年,大病初愈的耿秋萍亲自到大珠山镇东山张村的小学和幼儿园捐款捐物,为孩子们献爱心、送温暖。

2005年10月臧兴望因病离世,去世前他拉着老伴的手嘱咐道:“我的时间不多了,希望工程的事不能停下……”每年九、十月份,耿秋萍都要到学校调研贫困学生情况,然后建档案、为资助人开收据。为了让资助人明白钱款去向,耿秋萍还给每个资助人亲手设计了爱心助学光荣卡和受助人的资料。由于患病,右手不能写字,她就学着用左手写,为了尽早完成这项复杂而又繁琐的工作,她每天都戴着老花镜坐在书桌前加班加点,忙时都顾不得吃饭。

受父母亲的影响,耿秋萍的三个儿子也开始了捐资助学这项事业。二弟臧家春协助母亲为贫困学生登记造册,填写助学光荣卡,陪母亲去学校为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三弟臧家伟负责整理父母20多年来捐资助学各类档案20余卷,以及1000多名贫困学生的照片。老大臧家川在多家学校免费举办民族器乐二胡培训班,6年来风雨无阻。

本版撰稿首席记者于顺

新闻推荐

青岛阜外医院神经科医生孙进仓—— 学霸医生拥有治眩晕妙招

半岛记者王鑫鑫临沂出生的孙进仓与青岛有着不解之缘。曾经,他是青岛大学医学院的一名学生,而今,他是青岛阜外医院的一...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