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云变幻的创投界闯出新天地 风投界翘楚建言青岛创投中心发展

青岛晚报 2019-05-13 06:06 大字

“我还是希望看到更多硬核的科技创新,而不仅仅是模式创新。”深圳市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伟鹤说。“我觉得青岛在模式创新方面还有机会,还有很多未开拓的新地。”洪泰基金创始人、洪泰资本控股董事长盛希泰坦言。走下创投风投大会的演讲台,诸位顶级风投机构“大咖”畅谈青岛创投风投中心打造的优势、短板与前景,其间观点的碰撞、交锋、相融或可为青岛提供更多借鉴,助力青岛在风云变幻的创投领域闯出新天地。

“大咖”看青岛创投“十条”

在9日举行的2019全球(青岛)创投风投大会上,青岛市发布了《打造创业投资风险投资中心若干政策措施》(简称“青岛十条”)和青岛科创母基金设立方案。“青岛十条”覆盖“募、投、管、退”全流程。在支持募资方面,新设500亿科创母基金,为创投风投机构提供全方位资金支持。在支持投资方面,搭建各类经常性的路演平台,帮助投资机构与创业企业、科研院所深度对接。在支持项目方面,既为机构“聚项目”,又为机构“管项目”,帮助入驻项目实现多轮融资、高效融资。在支持退出方面,鼓励设立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支持各类主体组建并购基金,让创投风投机构“退得出、退得好”。

相比全国其它城市出台的同类政策,青岛的创投“十条”有何特点?“对政府引导基金参股的基金返投比例由2倍降低为1.1倍,这个返投比例对风投来说是有吸引力的,在全国来看都是有优势的,是青岛的创新政策。”深圳市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伟鹤说。此次青岛出台的“十条”,在收益分配方面,坚持政府让利原则,在基金年化收益率超过设定标准时,超额收益按照一定比例奖励投资人和基金管理机构。国企参与创投风投机制更灵活,并放宽了新设机构单一员工持股比例,允许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持股比例达到总股本的30%。“青岛出台的创投风投’十条’政策是鼓舞人心的,在全国其它城市也有相关政策,但是相对来说,青岛的政策更加具体。”信中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潮涌说。

青岛吸引风投的优势在这里

“青岛在海洋领域是独具优势的,这方面的人才青岛是独一无二的。”汪潮涌说。青岛在海洋科研领域的优势及潜力被多位投资人提及,青岛拥有约占全国五分之一的涉海科研机构、三分之一的部级以上涉海高端研发平台,涉海两院院士占全国27.7%,毫无疑问,海洋是青岛的突出优势和特色所在。近年来,如何将青岛海洋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讨论越来越多,而众多风投人士的表态则说明,要盘活这些优势,实现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引入风险投资支持产业落地也许是最好的切入点。

“青岛还是传统制造业中心,这是发展智能制造业的重要基础。”汪潮涌认为,青岛在智能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方面有巨大潜力。盛希泰同样认为,青岛拥有海尔、海信等传统制造业的明星企业,也拥有深厚的海洋科研基础,未来在生物医药和智能制造领域大有可为。“其实一直在谈招商引资,引入优秀的外部企业很重要,但也要依靠青岛本地的头部企业和中小企业,所有企业都要动起来共同创新,青岛有这样的基础。”郑伟鹤在这个问题上持有同样观点。关于本地头部企业的创新引领力早有例证,昨日,大会上插播了一条青岛四家企业入选独角兽企业的新闻,其中日日顺物流和聚好看都是依靠本土企业孵化培育的公司。

最吸引风投机构的是这些

事实上,青岛并非是第一个出台政策支持风险投资行业发展的城市。对于创投行业而言,深圳一直走在前端。今年3月31日,深圳市政府印发深投控对标淡马锡、打造国际一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实施方案。1月,深圳市还曾发布促进创业投资行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措施》中提到,深圳将打造创业投资集聚区,并结合各区(新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金融产业定位,统筹规划建设前海深港基金小镇、福田深业上城投资基金产业园、罗湖红岭私募基金产业园等基金,吸引国内外的创投基金。“青岛创投‘十条’的吸引力度也较大,希望母基金的规模可以再大一些,首期120亿的规模,在全国来看不是特别突出,深圳都是千亿级别的,政府可以加大母基金的募集力度,山东省还有一个千亿级别的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如果能向青岛多倾斜一点,相信青岛创投风投母基金的规模也会逐步扩大。”汪潮涌坦言。

郑伟鹤在采访中也提到:“此次发布的政策前瞻性很好,但关键是如何落地。最终能引来多少头部机构,独角兽企业有哪些,这可能是未来青岛需要关注的。”另外他提到,民营企业和机构最关心的是税收问题,如果在税收上能有切实的优惠政策,相信会有很多机构和企业会考虑青岛。“最终吸引更多资金落地的是成功案例的多少,如果青岛在这之后能出现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初创团队和项目,那么很多风投资源会不请自来,追着明星项目过来。如果青岛能够在某一个细分领域做到全国最好,有最好的产业链支撑、最好的生态、最高端的人才资源,再加上政府的引导基金,我相信会有更好的发展。”汪潮涌说。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王伟

新闻推荐

“机器人”助力“青岛制造”提速 青岛制造业实施“机器换人” 减员增效成效初显

本报5月12日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换人”已成不可逆转的趋势。“机器换人”是指企业购置用于焊接、喷涂、锻压、分...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