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行业须解决“供需不协调”

大众日报 2019-04-28 10:00 大字

□唐卫毅

根据调研统计,北京市养老“一床难求”情况并不显著,90%的养老机构有大量空床。同时,北京市养老机构盈利状况十分严峻,只有4%的养老机构实现盈余,超过60%的养老机构需要10年以上时间才能收回投资。(4月24日《北京青年报》)

养老已经是公众高度关注的社会事业。当前,众多“55后”已经退休,大批“60后”站在退休临界点。由于“60后”属于我国生育高峰,未来几年内,退休人员数量无疑将大大增加。大量增加的退休人员今后如何养老?在哪里养老?据调查,北京市超过九成的老人在家养老,而90%的养老机构却有大量空床,二者呈现出“供需不协调”的问题。

分析这种“不协调”,除了一些老年人喜欢在家养老之外,最大的问题还在于老年人养老的收入与养老支出存在较大的差距。比如,据调查,北京市老年人包含养老金在内的收入中位数是3833元,50%的老年人收入在中位数以下,70%的老年人收入低于5000元,80%的老年人收入低于6000元,90%的老年人收入低于8000元。而养老机构收费情况则是,针对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事业单位型养老机构平均收费3700元/月,民营非企业养老机构的平均收费是4500元/月,企业养老机构是9800元/月。显然,大多数老年人是因为“住不起”养老机构而只能选择在家养老。此外,现在一些养老机构设施简单、服务一般、距离遥远等因素,也让老年人望而却步。

养老“供需不协调”的问题需要政府出面解决。养老服务带有社会公益属性,不能完全推行市场化养老,否则不仅不会缓解养老难题,反而会加重供需矛盾。不少老年人渴望入住收费合理、环境良好,特别是能够做到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既解决一日三餐问题,又能解决基本医疗保障问题。但是由于受制于养老机构的收费门槛较高,众多老年人只能望“养”兴叹。

当然,养老机构也要适应形势,走创新发展之路。养老机构不仅仅是一个提供吃饭、睡觉、晒太阳的地方,养老机构更应当追求现代养老服务理念,让老年人能够快乐、幸福、舒适、健康、安全地生活。前不久,笔者回青岛看望88岁高龄的老父亲。老父亲住在一家位于市中心的医养结合的养老公寓,这家养老公寓入住了200多位老人,有能够自理的,也有不能自理的。老父亲自己要了一个单间,每月6000元,基本上能够承担得起。此外,养老公寓设施条件良好,一层是医疗室,保证老人基本的医疗需求,一日三餐花样很多,公寓管理者还经常组织老人开展各种活动,老人很是满意,住习惯了反而不愿意回家住。

老父亲喜欢住养老公寓,是因为既能解决一日三餐问题,又不拖累子女,还能有人聊天、娱乐。而待在家里养老,除非有自己的爱好,不然会很孤独、很无聊。基于目前存在的养老难题,笔者以为,一方面要不断提高退养人员的收入水平,让他们根据收入情况,有更多养老方式的选择;另一方面要出台政策扶持养老机构,包括引导养老机构降低收费标准,让众多老年人“住得起”。否则,居家养老生活不便与养老机构长期空床闲置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新闻推荐

省内最大四季亲子乐园开园

早报4月27日讯27日,由城发集团(青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历时3年时间打造的四季亲子乐园“童梦香村”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大村镇正...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