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啦”,青岛“嘎啦”┮李蕾

城市信报 2019-03-18 08:31 大字

近水楼台先得月。青岛人居海滨,沐海风,浸海雾,享用“嘎啦”(蛤蜊的青岛方言)自然是得天独厚的条件。“嘎啦”是青岛地区的方言,涵括多种贝类,最常指一种杂色蛤,亦称“花嘎啦”。其皮薄肉鲜嫩,深讨百姓喜爱 ,成为青岛特产的鲜明符号,常被用以馈赠四方宾客。青岛“嘎啦”令游客赞叹不绝,到青岛不吃“嘎啦”等于去北京没到长城 ,实为憾事。

青岛人招待外地客最好的宴席,就是整一桌各色海鲜,“嘎啦”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重头香主。或者干脆去沙滩,听涛声,享海鲜,当然少不了“嘎啦”;简单的海鲜烧烤,也少不了辣“嘎啦”。那份原汁原味的浓鲜,毫不逊色于其它锦食玉食。

“嘎啦”的吃法极简单,清煮或辣炒,几分钟即可出锅,根本不需什么高超的烹饪技术,也用不着多么复杂的佐料。当然,以“嘎啦”翻新拓展的其他菜品花样繁多层出不穷。不过,再美的味道,也无一不是以“嘎啦”的“鲜”味为统领,扔几枚“嘎啦”下去,一锅鲜味自然天成。就连炒土豆丝加“嘎啦”肉,也霸气地称谓:“天下第一鲜”!

对于青岛人,吃“嘎啦”哈(喝)青啤 ,既便捷又惬意的家常饭 。从外地归来,最馋最想犒赏自己的,莫不是痛快地吃一顿相思日久的“嘎啦”。“嘎啦”肉肥,蛋白高脂肪低,喜煞以瘦为美的女人。尤其那白色汤汁,若淡淡的牛奶状 ,散发着诱人的鲜香。本地作家林之“云游”归来,“蛤蜊上桌,我头不抬 ,眼不睁,左右开弓,上下其手,在最短时间内就把一盆原汁的,一盆辣炒的,变成两大盆蛤蜊皮。看得旁观者目瞪口呆。”她盛“嘎啦”的器具,不是“盘”,而是大容量的——“盆 ”!——揭开这段生动的文字纱帘,她就在坐后面,旁若无人地发出“嘻哩呼啦”吞蛤肉喝蛤汤的声音,简直风卷残云,简直大肆饕餮,简直不顾礼仪风度。怨谁呢,怨“嘎啦”!追溯到近代,梁实秋和老舍等居过青岛的文学大家都对青岛“嘎啦”情有独钟,梁实秋说蛤蜊“尝试之下有滑嫩柔软的感觉,果然名不虚传。”据说老舍也常在海滩上捡拾各式“嘎啦”皮视为艺术品。他们将雅与俗有机交融,青岛人文的基因如同青岛“嘎啦”,层层叠叠,绵绵无绝衰。

青岛的海,每逢农历初一、农历十五落大潮。欢腾的人群迅速散满海滩,成堆成簇,他们就像海浪抛落下的一地花“嘎啦”。而真正的花“嘎啦”不在沙滩表面,在浪花退去的那一刻,它们迅速将身体隐遁进沙层里。若你没有赶海经验,只能拉网式翻犁沙滩,很难第一时间寻到它。寻“嘎啦”,要会看“脉儿”……仔细瞅,湿漉漉的沙滩上有很小的气孔,那便是“嘎啦”隐遁时,它们的舌头喷射出最后一口海水而留下的痕迹——机灵的“嘎啦”就藏在小孔下方。遇到小孔密布的现象,就证明沙滩里藏有密密集集的“嘎啦”!平坦的沙滩被翻起垄畦,像开春耕耘过的土地,一派丰收好兆景。直到潮浪渐起 ,不知疲惫的人们才提篮、拎桶、抬筐子、扛麻袋离开海滩,沉甸甸的喜悦压得他们一路趔趔趄趄。所行之处,大海的鲜味弥漫开去。

谁家洗“嘎啦”,瞒不过左邻右舍。“嘎啦”在盆里哗啦哗啦地翻来倒去,间或被铁盆掂几下,含泥的蛤、破损的蛤、空壳的蛤就被淘汰出局。卡、卡、卡,筛选过程声音震响,犹如铁皮鼓乱敲。被馋虫勾魂似的,邻人条件反射般旋身下楼,径直奔便利店拎一大包“嘎啦”回来,和着别人家的“嘎啦”翻炒声,卡卡卡嘎啦啦,急促而麻利地洗起来。入锅几分钟,肥美的“嘎啦”就跳进焦馋的嘴巴里,那股无与伦比的鲜美 ,涨潮一样,哗地愉悦了周身细胞,每根神经都振奋得起舞。

如果不是馋瘾难耐,一枚一枚地慢洗“嘎啦”也是饶有趣味的事。“嘎啦”皮是读不尽的山水画,美得可以当收藏品。展开“嘎啦”皮上的诗意吧:山水江南、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江雪独钓、机场迎客、仙女踏浪、重峦叠嶂、云脊梯田、激流飞瀑、三峡行舟、日出层山……

如画般的“嘎啦”皮一文不值,至多可以加工成禽类辅食。倘若它们稀少如钻石,那整个海洋也会遭殃……也罢,最昂贵的价值当如脚下的泥土 ,普飨天下百姓才是。“蛤类之利于人者”,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虫+利=蜊,细思忖,这种有利于人类的小精灵,价值观高于某些人类呢。著名的“红岛嘎啦”“黄岛嘎啦”都是青岛“嘎啦”,它们沿这条长长的海岸线劈波斩浪而来,随遇而安,最后只留空空的贝壳堆在大街小巷的某个角落,那是它们坚硬的骨头。

新闻推荐

“中欧科研快车”驶入青岛

日前,由科技部国合司指导、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和欧洲联盟驻华代表团主办的2019年“中欧科研快车”科技政策宣讲活动在青...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