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迎春花
[老城印象]
江苏路社区侯修圃
二月的一天,我到观象山遛弯,在山南斜坡上发现一簇簇、一丛丛、一片片褐灰色枝条擎起零散小黄花,花像六角小灯笼,黄灿灿的,亮晶晶的,在寒风中抖动着,显得凄美而光鲜。我陡然升起一种怜爱之情,掐一朵闻一闻,端详一会儿,捧在手里让她取暖。她,就是可爱的迎春花。
观象山南麓,山路较长,像一把弓,弓背就是山体,由挡土墙把山封闭,以免塌方。一眼望去,迎春花像少女披肩长发,发辫上插着零星的黄花,格外亮丽。再走就是山顶第一个平台,前面是一个小山包,白色水塔矗立山顶,一圈1米2高的石砌挡土墙,墙上有1米高的砖砌花墙,把水塔围在中间。椭圆形围墙里七高八矮的松树、洋槐,似乎是保卫水塔的列兵,森森然,威风凛凛。巧的是,山前山后从花墙里探出一片片迎春花,特别是山前,是花岗岩石铺就的一溜斜坡,光滑平整,顺着斜坡就走上最高大平台。
斜坡右边是挡山的石砌及砖花墙,也许是向阳,也许是偏好,小山包的迎春花从花墙里爆发似地倾斜而出,犹如十几米长的瀑布,直冲到底。近看,枝条黑乎乎的,乱糟糟的,恰如鸟巢,蓬松着有一乍厚,好像懒得梳妆的女孩子在大山这个母亲的怀抱里撒娇。立刻引起我的遐想,这样一个柔弱的女子,不怕岩石、沙粒的恶劣环境,不怕寒风、雨雪的摔打,依然我行我素,不误花期,按时到来,是何等的坚韧,何等的坚强!她的任务不是“迎春”吗?所以性子特别急,起得特别早,当万物还在睡觉时,她就急急起床,抛出春的信号,做春天的使者。宋代韩琦在《中书东厅迎春》一诗歌之:“覆阑纤弱丝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是的,迎得春来并不满足,她要的是百花齐放的境界。她的精神令我敬佩不已。
有一次,看电视,我看到边防军,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山哨所,迎着寒风、暴雪,面对的是荒山、沙石和“瀚海阑干百丈冰”。气候、环境恶劣自不必说,但他们笑迎祖国春天的到来。照实说,我国戍边战士自汉唐以来,薪火相传,代代承袭,聚就一代代军魂。就有这种迎春花精神。著名作家冯德英,把自己描写解放战争中胶东地区人民斗争历史的长篇小说定名《迎春花》,其用意可想而知。迎春花,昭示的是一种精神。
三月底、四月初,迎春花一片金黄,黄得热烈,黄得耀眼,犹似江苏泰州的菜花,可菜花种在平整的热土中,需要浇水施肥,人工打理,性格姣,哪能吃得了迎春花的苦?有人说,她像上帝丢的黄手帕。我说,哪有上帝?倒像皇帝的斗篷,软缎一样黄,耀眼通亮,底下的流苏飘飘,金贵而又潇洒。当春光明媚,百花斗艳时,迎春花不凑热闹,不事张扬,却很低调,悄悄退出舞台,洒出一片墨绿,打着旗语,仍然打扮这个世界。颇有“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的意韵。
青岛是一座山城,许多马路是绕山而建,曲折婉转,峰转路回。若在大街小巷散步,不经意间,就会发现,墙角、路边窜出丛丛簇簇迎春花。花色金黄,秀丽妩媚,给人以视觉美。迎春花在我国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诗《代迎春花召杨郎中》:“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凭君语向游人道,莫作蔓青花眼看。”明代周文华撰写的《汝南圃史》也有记载。没有到过河南省鹤壁市,其所以把迎春花作为市花,我想,他们不仅看重她的端庄秀丽、气质非凡,重要的是看重迎春花的精神。资料显示,迎春花的药用价值不容忽视。叶,苦涩平,活血解毒,消肿止痛,用于肿毒恶疮,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等;花,用于发汗头痛,解热利尿、小便涩痛等。看官不可随便用,要遵医嘱。
遭遇迎春花是我的福气,她给人自信和期盼,给人以心情的愉悦,给人以美的享受。
新闻推荐
多语言双录取,家门口读国际化普通高中 青岛银河学校打造多语种、国际化特色办学,今年新增4个普高班招生计划
半岛记者刘金震如何在灿若繁星的招生学校中,选择出适合孩子的成长路径,对家庭而言无疑要费一番功夫。如今,青岛银河学...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