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青岛西海岸新区“政民亲密互动”,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路径
□缪亚楠报道西海岸新区专职网格员在入户走访。(资料片)□本报记者张忠德宋弢
□本报通讯员韩丽
青岛西海岸新区连续四年在社会治理领域摘下全国大奖,被誉为“西海岸现象”:2015年入选“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最佳案例”;2016年获评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城市;2017年获全国基层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并通过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验收;2018年获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区……
纷至沓来的荣誉背后,是青岛西海岸新区对社会治理理念的深刻认知:在社会治理工作中,对基层问题的敏感度是一个重要评价指标,西海岸通过机制手段的创新,寻找破除社会治理工作中的一个个“堵点”“痛点”,整合全社会治理资源,实现了社会治理方式从政府“单向管理”向政府社会“双向互动”的转变,部门在一线联动、问题在一线处置、服务在一线开展,打通了社会治理的基层“神经末梢”。
“螃蟹”吃了一个又一个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青岛市委常委,西海岸新区党工委书记、区委书记王建祥表示,“新区自2014年6月获批以来,秉承‘先行先试、善作善成’的新区精神,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加快建设军民幸福、干部自豪、令人向往的美丽新区。”
2014年以来,西海岸新区在全国率先构建起“区一镇街一社区”三级社会治理工作架构,区级建立社会治理工作委员会,设立区社会治理中心,统筹领导全区社会治理工作;镇街推进体制改革,剥离招商引资等经济发展职能,明确基层建设、公共服务、发展保障等基层治理职能,推进执法力量下沉,成立社会治理工作委员会和办公室,建立联动指挥中心;依托社区服务中心设立100个社会治理工作站,推进网格组团化管理服务,完善“一格、一站、一居”治理模式,实现部门在一线联动、问题在一线处置、服务在一线开展,打通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2018年,西海岸又创立“1+4”工作模式,设立社会治理工作委员会,下设政府治理统筹、社会协同共治、公众参与引导、法治保障推进四个专门委员会,这一举措又属全国首创。
王建祥介绍说,新区社会治理工作委员会由工委区委主要领导任主任,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作用;四个专门委员会分别负责推动社会治理体制中的“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相关工作。
今年上半年,西海岸又率先将“基层社会治理规范化建设”提上了日程,并出台了实施细则。“细则从人员配置标准、工作制度标准、工作流程标准、办公场所标准、工作台账档案标准、保障标准六个方面作出了详尽的规定,目前正在进行样板建设,之后将在全区推广实施。”新区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社会治理中心主任车贵正告诉记者。
除了体制机制创新,在工作手段上,西海岸积极推动社会治理手段的“智能化”。
2014年,西海岸创新搭建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并在今年更新为“2.0版本”,平台的先进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这个平台涵盖了全区人口基本信息、重点人群、工商企业、重点安全隐患城市重要设施等各个方面500余万条信息,比如5800余家企业的安全生产信息、78类28万个城市部件的数据信息。其意义在于打破了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为社会治理事件的研判、处置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车贵正告诉记者。
“主动铺网格+欢迎来找茬儿”
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如何发现问题,尤其是苗头性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是社会治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
解决这个难点的办法,最重要的就是畅通民生诉求渠道,“通过主动铺设网格和被动受理各种民生诉求,甚至设立50万元的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奖励基金,鼓励群众都来‘管闲事’,我们建立起了一个全天候的政民互动平台。”车贵正介绍说。
2014年,西海岸就实施了网格化治理,目前,全区划分了183个管区、1309个社会治理网格,建立起“1名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N名专业网格员”的组织构架,其中1106名专职网格员,面向社会公开考选,年龄全部在40岁以下,均具备大专以上学历。
四年间,西海岸网格员共上报包括安全生产在内的各类苗头性信息230余万条,处置率达97%以上,实现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率四连降。
面对“找茬儿”不回避、不推诿。西海岸将政府公开电话和分散于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行政效能等部门的28条投诉热线整合为“一号通”67712345,24小时全天候受理处置群众反映的问题、建议。
对“一号通”以及市级政务热线、社会治理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受理的所有问题,承办单位必须在一个工作日内与市民核实情况,一般事项在五个工作日内办结并答复,复杂事项需延期办理的要向社会治理中心申请并在十个工作日内报告进展情况、答复市民。“为确保市民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我们还建立了三级督办、现场督办、区领导周调度、一把手通报、媒体曝光台等督办制度。”新区社会治理中心协调督办科工作人员史康虎告诉记者。
据统计,西海岸社会治理信息平台年均受理群众诉求40万件,办结率99%,群众满意率97%。
多元协同共治化解矛盾在基层
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城乡社区,西海岸通过引导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公益团体等多元社会化力量,进社区开展社会活动和服务,让居民回归社区参与社会自治,将矛盾有效化解在社区内。
不久前,一封带有“国际温度”的表扬信通过大使馆来到了西海岸新区阿里山路社区,原来是一位旅居国外的儿子感谢彩鸿雨公益组织的负责人王宏和社区工作人员照料自己患有抑郁症的妈妈两个多月。
一位抑郁症病人为何会如此信任一个公益组织的负责人?
“依托彩鸿雨公益组织,我们社区设立了26个服务项目,在社区社会组织登记的活动居民达1500余人。”阿里山路社区支部书记宋广桀告诉记者,“居民有所需,社区尽所能。通过贴心的服务,我们与社区居民建立起了充分的信任关系,从点滴小事做起,不让矛盾传递下去,这就是我们能做好社区治理的法宝。”
为放大“多元化”效应,西海岸专门设立500万元的社会组织发展基金,并出台奖励扶持办法,推动社会组织、工青妇、工商联、驻区高校、企业等各行业领城参与社会治理。目前,全区共有1500余家社会组织、14万余名志愿者和义工活跃在基层社会治理舞台上。
新闻推荐
【采访侧记】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