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小学里的“高端”海洋教育 青岛同安路小学新学期迎来丰富海洋课程,海洋教育与德育相互融合
青岛同安路小学海洋博士班跟随夏涛博士进行无人船研究半岛记者孙雅琴
从开发“海上科考”校本课程,到把海洋课堂搬进国家实验室;从设立“海洋科普”专题系列讲座,到打造校园版“海洋博士班”……青岛同安路小学的海洋特色教育始终是岛城海洋教育的一张名片。新学期,同安路小学海洋博士班迎来一系列海洋教育活动,校长纪玉元希望能让“海文化”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同时与德育教育相融合,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海洋、关心海洋。
博士班学生为沙滩侵蚀想办法
“哇!大海的威力好强大,竟然能把沙滩侵蚀成这样!”一个男生从座位上站起来说。讲台上的老师会心一笑:“是啊,有关大海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你要好好学。”近日,青岛同安路小学海洋博士班四年级四班发生了这样一幕。青岛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张绪良副教授给同学们带来一堂精彩的海洋知识讲座,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讲座过程中掌声不断。
张教授的讲座名为《青岛市第一海水浴场沙滩侵蚀退化及治理对策》。讲座从研究的意义——青岛市的蓝色经济和海岸侵蚀开始,介绍了沙滩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青岛市第一海水浴场沙滩的来源,以及沙滩侵蚀退化的原因、表现、危害和防治对策等。
课堂上,张教授讲得精彩纷呈,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并不时举手发言,与张教授互动。课后同学们也热烈讨论讲座内容,表示收获很大。“我很喜欢这样的海洋课程,能学到很多大海的知识,而且不用考试!”多次举手回答问题的冷秉和同学说,他长大后要研究更多更好的防治办法,保护我们青岛美丽的海岸线。
亲身体验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同安路小学海洋博士班是由学校和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黄海研究所等共同商定成立的,学校会定期聘请博士走进班级为学生授课。近两年来,就有三十余位中外海洋专家讲座走进学校的课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激发学生积极学习海洋知识的同时,学校还鼓励和组织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究。在海洋博士的带领下,学生们曾走进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见识了从沿岸、潮间带、海洋水体直到数千米深的深海海底千余种模式的标本,各式各样的深海生物标本令孩子们叹为观止;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的夏涛博士还带领学生进行无人船的试航,学生们学习了不同船型的驱动方式和优缺点,并分组完成湖泊水体的水深、水温、pH、电导率等多数据的采集,激发了学生在智能监测设备方面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在海洋实践课上,学生则通过微景观制作,规划心中的海岛,提高了保护海洋、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的意识;在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生态中心实验室里,学生们通过了解身边的微生物认识到了微生物与病原菌的区别,提高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意识。同时,同学们还走进实验室亲自操作实验工作,了解科学研究中的实验过程是如何进行的,更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彰显海洋教育全面育人功能
而新一学期,同安路小学也对海洋特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市教育局“十个一”项目的具体要求,不仅要继续创新并完善“高大上”的海洋特色化课程,更要彰显海洋教育的全面育人功能,把海洋教育特色与德育相融合。学校将充分挖掘和利用海洋科普联盟资源,开展海藻主题和贝壳主题的研究;开展博士班海洋小课题研究活动,通过主题研究让学生树立海洋环保意识,重视海洋环保;还要组织全校学生开展“讲讲我的海洋朋友”等活动,把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与海洋教育课相结合。
而同安路小学学生们的海洋实践课题也十分“高端”,密切结合当下海洋热点、聚焦海洋话题、关注海洋科学文化发展,课题涉及“藻类态性及海洋环境影响”“鱼苗放生及成长跟踪调查”“休渔期对鱼类生长的意义”等。“从题目设定到实践探究过程,能够实现学科知识、探索认知、社会责任的跨界和整合,培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为孩子们烙印独特的海文化思维。”校长纪玉元说。
新闻推荐
拓展“美育、理工”特色,深化与高校合作办学 青岛十七中校长:安伯贞
半岛记者孙雅琴新学期,学校将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和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