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海立校 慧创育人
时光回溯到1998年,作为全国海洋特色教育的先行者,青岛市市南区实验小学被中国海洋学会授予了全国首家少年海洋学校,从此开始了对海洋特色育人20多年的探索创新。从当初率先编写海洋特色教材、巧用海洋资源展开科普实践,到如今创建“海洋+”融合课程体系、首创“海洋研究院”,市南区实验小学以新锐踏实的脚步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海洋育人之路,在构建海洋全育人体系的过程中,学校也同步变身集纳学生综合素养的“慧创之城”,为一批批海范儿少年植入了“品学兼优”的成长芯片。
传承
夯实“少年海校”金字招牌
走进市南区实验小学的教学楼,就仿佛走进了一座海洋城堡,楼梯处的“科考船”里藏着丰富的海洋图书,走廊两侧的展台上开放式陈列着各类贝壳标本,抬头仰望,孩子们以丰沛想象力创作的沿海风光画连成了最悦目的“穹顶”……无处不在的海洋文化气息浸润着整个校园,海范儿少年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着“海式成长和探索”。
海洋文化的积淀需要时间发酵。1998年,与海洋结缘已深的市南区实验小学成为了全国首家少年海洋学校,原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长袁业立院士担任了首任校长。2002年在海洋专家团队的精心设计和指导下,学校研发并首次出版《少年海洋科普活动学校教材》,共6册,分别应用于学校1—6年级的海洋课堂教学中。从此,具有鲜明特色的海洋课程在全校普及,让扎实的海洋科学素养成为市南区实验学子独特的成长印记,打通了“海范儿少年”独特的成长渠道。
学校教导处主任王妮妮对学校海洋教育发展的脉络如数家珍:2009年,学校从“认识大海”、“保护海洋海岸”、“海底和海水运动”等6个方面对教材进行了重新修改完善,增加了许多与生活密切相关、实践性强、富有地方特色的内容,并将国内外重大海洋事件以及我国海洋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融入其中;2010年,学校对《少年海洋科普活动教材》进行了二次修改,新版教材在市南区所有小学推广使用,影响和带动了很多学校的海洋特色教育发展。“高水平的海洋教程,丰厚的理论沉淀、扎实的教学实践、优秀的特色传统,不断夯实了少年海校的金字招牌。 ”在校长朱雪梅看来,这些优质“存货”为日后海洋教育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动能。
破题
从海洋特色课到海洋育人场
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对教育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日益强烈,如何在特色课程基础上把海洋育人再向前推一步,是朱雪梅调任市南区实验小学校长后思考的第一件事。
2017年暑假改造校园的过程中,朱雪梅就把眼光放到了“海洋城市”的建构上,“要把学校变成一座少年之城、海洋之城,让孩子们时时处处感受到海洋的神秘,体会到海洋的乐趣,要把海洋素养融合到学生课堂学习和课外成长的每一个角落”。
想好了就付诸行动。 2017年下半年,朱雪梅带领教师团队首先从“课程整合”破题,展开了海式课程体系的深度建构。学校围绕“儿童大学”学院课程建设,专门将“海洋学院”升级为“海洋研究院”。以此为依托,构建了“海洋基础课程、海洋拓展课程、海洋实践课程”三经四维课程体系;研发了《海洋实验课程指导指南》、《海洋研学课程指导手册》、《海洋DIY制作指导手册》多元化校本教材;实施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海洋教师培训;建立了以袁业立院士为首,由各领域海洋专家组成的专家资源库;开辟了涉海科研院所、海洋场馆等十余个海洋教育实践基地;形成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立体多元的海洋教育生态场。
2017年11月,学校承办了青岛市中小学海洋教师个性化培训工作,为全市从事海洋教育一线教学和海洋教育管理者180余人搭建了专项学习的平台。从“特色课”到“育人场”,市南区实验小学的海洋特色教育,真正实现了由点到面,由关注知识掌握向关怀生命成长的实质转化。
创新
海洋融合课程成海育新名片
当市南区实验小学的海洋育人模式围绕“三经四维”课程展开时,海洋素养与学科素养的充分融合,就成了学校教师团队的又一个大课题。育人是一条创新无止境的路。基于STEAM教育理念,在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各学科专家的指导下,全校教师开展了“课程融合”主题研究,初步进行了“海洋+语文”、“海洋+体育”、“海洋+艺术”、“海洋+科学”等一系列海洋融合课程研究。在海洋基础课程序列开设海洋实验课程,面向三至六年级分段授课,学校从近200个海洋实验课题中进行了筛选,确立了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物理、海洋艺术四大类16个课题、共计92堂海洋实验课。在拓展课程领域,依托“海洋研究院”创建海洋“数字化课堂”,定期推送“海范儿少年讲故事”和“专家空中课堂”,践行共享教育新探索。此外,“小专家课题研究活动”通过44个专项研究课题,与“海洋小学士、小硕士、小博士和小院士”的成长晋级评价机制紧密结合,深层拓展学生“海商”素养。 “充分融合海洋特色的课程体系,给孩子们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认知渠道和成长体验,它的价值所在就是为每一个学生植入海范儿DNA。 ”朱雪梅认为,这一DNA包含着科学的精神、创新的思维和多元的潜能。
升级
“海洋科学家”的成长进行时
“学校应该是一艘满载先进思维和美好品行的旗舰,要影响和带动周边社区、共建单位、实践基地、合作组织,聚合校内外最大合力,助力海洋少年积累最棒的成长经历。校园的空间是有边界的,但学生成长的空间是没有边界的。 ”朱雪梅告诉记者,校外实践体验是海洋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长期与各大海洋科研机构合作,形成紧密互动的研学实践机制,并发挥各级家委会的海洋教育资源,开启了主题鲜明的专家进校园活动。据了解,过去的2018年,学校就完成了探访盐都、解密潮间带、海上运动等13个研学主题。学生们走出校门像科学家一样进行实地考察,使孩子们丰富了体验、开阔了视野,极大地激发了知海和探海的兴趣。近两年,学校为六年级即将毕业的学生准备了海味十足的 “海式”毕业典礼,海洋特色融入仪式教育,孩子们畅游并夜宿极地海洋馆,深度探究海洋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可爱的动物们“同眠”,一起感受海洋的魅力。
“学校对海洋特色教育的探索,都致力于培养学生发展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核心素养。 ”朱雪梅说,基于“智慧”和“创造”两个成长关键词,两年来学校持续实现着向校园城市“慧创城”的全面升级,“成为品学兼优的小小海洋科学家,将是每个慧创小公民的成长目标。 ”
记者 卢刚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昨天,早报记者前往海慈医院采访有关专家,为读者找来了春季进补良方。春天阳气旺,不能再像冬天那样用温热的食材、药材进补,不...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