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从这里流浪 晚报小记者走进东方影都 开展重磅研学活动
今年春节档,在青岛东方影都置景拍摄的《流浪地球》和《疯狂的外星人》票房持续攀升,观影热情高涨。日前,东方影都首次面向青岛市校园记者开放,来自青岛53中、同安路小学、青大二附小等校园记者站的80余名青岛晚报小记者冒着风雪,乘车来到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开展重磅研学活动。
审片室
直观感受影视精神
晚报小记者在工作人员刘洋的引导下,有序走进审片室,观看了东方影都宣传片、影视产业园宣传片、《流浪地球》和《疯狂的外星人》两部电影的拍摄花絮片、流浪地球意义特辑,以及中国电影史回顾片。每一部片子,都让大家感到震撼和惊叹。“当我看流浪地球花絮时,莫名的感动。未来是我们的,我们需要坚韧不拔的意志,来迎接未来的挑战。”青岛53中的于子涵说道。
小记者们了解到,影片中出现最多的服装便是宇航服和外骨骼装甲。其中,外骨骼装甲邀请了好莱坞顶级特效公司维塔工作室制作,由于外骨骼太沉,动作无法伸展,演员每次都在挑战极限,于是在影视产业园的附属用房中,“龙门架”应运而生,这些架子负责将外骨骼挂起,分担重量。剧组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制作这些装备,导演更是亲自上阵测试道具,精益求精地调整细节。
“演员戴着的头盔,曾使他们缺氧;身上穿的盔甲,使他们不堪重负。这部片子拍了整整三年,整个过程充满了艰苦和心酸。一切从零开始,3000多张概念设计图,8000多个分镜,一丝不苟地作出来。”青大二附小的宿名扬感慨道。“虽然太空服装看着精致,但一套至少重60斤。这些衣服都需要架子撑着,演员穿着这么厚重的衣服,每个镜头都需要拍摄几次、几十次、甚至上百次……”同安路小学的孔若涵告诉记者,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们的辛苦付出呈现出盛大的视觉盛宴。
摄影棚
了解拍摄背后故事
走进《流浪地球》摄影棚,了解拍摄背后的故事,令小记者们兴奋不已。“‘松林’是世界顶级影视产业基地的代名词,其认证标准相当严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是国内唯一获得松林认证的影视基地。产业园共有40个摄影棚,32个置景车间,呈组团式布局。大家所在的2号摄影棚占地1500平方米,《流浪地球》电影中质感一流的太空舱就诞生于此。”工作人员孙芳介绍说,此前,国内置景师几乎没有搭建太空舱场景的经验。由于这部电影筹备时间紧张,为了尽快完成太空舱的打印组装,两台3D打印机在置景车间不停工作“连轴转”。2017年2月22日,剧组开始设计搭建太空舱,3月12日,太空舱的外壳就完成了。历时两个月,终于把太空舱中的精密仪器和设备都搭建好了。
“美术指导也一直说希望走一个偏写实的路线,让大家感受到太空和地表的对比反差。吴京当时看太空舱细节的时候很激动,觉得做得很精致,几乎挑不出毛病。”小记者们津津有味地听着孙芳的讲解,“拍摄的时候,在影棚太空舱周围挂满了蓝幕,这些幕布悬挂时用的就是我们影棚上方的滑梁轨。我们的影棚有一个特色是马道和滑梁轨兼存,在国内很多影棚常见马道,而国际剧组擅长使用滑梁轨,这种设计迎合了国内和国际剧组的双重需求。随着国内电影工业化发展,剧组也开始使用滑梁轨,《流浪地球》拍摄时就是用滑梁轨和电葫芦进行灯光等道具的悬挂,节省人力成本且效率高。”
小记者们一边专心听讲,一边举手提问。大家环顾影棚四周,看到了充足的配电箱,因为这里有足够的电量支持电影拍摄,所以《流浪地球》拍摄时不会用到任何发电车,灯光师们可以简单快速地在影棚任意位置获取电源。影棚四周的隔音墙也发挥了不少作用,关门拍摄时,影棚内的隔音效果可以达到NR25标准,相当于录音棚,这也是园区每一个摄影棚都大门紧闭的原因。
水下区
“无边水池”可造浪
随后,小记者们走进水下制作中心。“水下制作区位于影视产业园的中心位置,共占地8833平方米。配置有世界最大的室外水池,和亚洲最大的室内恒温水池,配套设施先进齐备,适合各种水上或水下场景的拍摄。”小记者们围着水池好奇地瞪大了眼睛,继续听着讲解。室内水池水温可以常年保持在32℃左右,保证安全拍摄。水池三边设有拍摄平台和防护栏杆。水池的正北侧有巨型蓝幕,水池靠背景蓝幕侧的一边可打造成“无边水池”的效果,拍摄时可形成与蓝幕融为一体的视觉效果。
小记者们认真做着记录,还对室内水池旁边的两台造浪机充满兴趣。水下制作中心的内部辅助设施配套齐全,包含了化妆间、候场室、存储间等功能性用房,以及照明、滑轨、吊挂等拍摄辅助设施。室内水体每3到4小时完成一次整体循环,并且通过毛发收集、石英砂水过滤及紫外线杀菌系统,使水质常年保持泳池水质标准。
刚才站在如此庞大的2号摄影棚中央,我感觉自己就好似一颗沙粒,简直太渺小了。”同安路小学的刘家荣表示。“希望未来,东方影都能谱写更多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昂首迈向世界影视与时尚的舞台中心!”青岛53中的于镔铄表达了心中的祝福。
本次研学的最后一站,大家来到影视产业园外景地——老上海街和欧洲风情街合影留念。活泼可爱的小记者,精灵顽皮的雪花,颇具年代感的门店牌匾,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老上海街被复制得相当逼真,乍一看,简直与真正的一模一样,无论是楼上的海报还是建筑的样式都惟妙惟肖。”青岛39中的王皓伦说,这次活动使他受益匪浅,不仅欣赏了美景,还增长了见识。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张译心实习生马千舒小记者孔若涵王宸睿许琪文宿名扬高蕴宁于文哲董丛恺钟学然韩东阳郭张琦刘家荣张翔瑞于子涵林心怡生一诺王皓伦刘育彤陈冠旭陈冠尧董牧青纪牧汉刘瀚声丁以宁李子墨周敬雅倪宇超朱昱璇刘明远苏筠泽王心悦陈怡帆徐嘉妮何杰于镔铄陈旭晗崔王怡然张舒然摄影宋新华
新闻推荐
本报2月20日讯近日,青岛市承担的国家级“青岛市人才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作为全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