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包裹家庭亲情 家长老师从情感线进行解读

青岛晚报 2019-02-21 07:01 大字

父亲刘培强对儿子“从不解释”的深沉的爱,叛逆期的拒绝沟通的儿子刘启,对学校一切“标准答案”不屑的叛逆少女韩朵朵,隔代抚养的童年……在《流浪地球》看似硬核的科幻外壳之下,包裹的是一个最柔软不过的中国亲情故事:从亲密无间到分崩离析再到理解接纳,从误解到和解,这是每一对中国式父子必经的旅程。正是在这漫长艰难的过程中,儿子通过对父亲的理解,完成从男孩到男人的蜕变。本期周刊,邀请老师和家长结合自身观影感受和亲身经历,从亲子和家庭这一角度对《流浪地球》进行另一重解读。

青岛嘉峪关学校子华妈妈

告别中国式父子关系,让爱说出口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信息量很大,其中展示的中国式特有的父子关系,让我特别有感触。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爱,尤其是父亲与儿子之间的爱,是不习惯直接表达的。以电影里儿子刘启和父亲刘培强的感情来看,很多细节都体现了父子之间的爱和牵挂,但两人谁也没有说出来。这一点特别真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亲感情也很细腻,但很少去表达。有些父亲只要从内心深处觉得这是对孩子的爱,就不加解释地去做,就像电影里刘培强放弃了病重的妻子,而选择让岳父成为刘启的监护人一样,他觉得这样做是最好的选择,但因为父子间缺乏充分的沟通,孩子根本体会不到,所以刘启才会不理解父亲,才会喊那句“你凭什么替我做决定”“是你害死了妈妈”。但最后父亲刘培强选择牺牲自己拯救地球的时候,儿子刘启看到爸爸的行为,其实已经原谅和理解了爸爸。

在家庭关系中也会存在这种情况,父子间有时口头埋怨,但其实心里感情很深,我们家有两个儿子,很少听爸爸直接表达对儿子的爱,作为一位妈妈,作为一名更善于表达的女性,这种感受格外强烈。电影到了最后,父子两人眼里都含着泪,我一直在等一句话,等他们彼此说一句话,就差那一句话,但直到最后,这句话也没说出来。如果是好莱坞大片,父亲肯定会说“ILOVEYOU”之类的,但是我们中国人更含蓄,电影就不会说这句话。父子之间,如果有些话可以说出口,可以表达出来,可能关系会更加融洽。

我儿子之前看过很多关于恐龙的书,看到恐龙这么大的生物都会灭亡,他也会对人类的未来产生小小的担忧。看电影时,他会不断问,我们人类真的会灭亡吗?我只能安慰他,这是人类想象的,如果我们人类过分破坏环境,后期可能会变成这样,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环境。

青岛五十中教师王静静

《流浪地球》,让爱回归

当各大影片纷纷抢占春节档期时,我也跻身熙熙攘攘的观影大军,跟着熊兄弟穿回原始森林,看黄渤和外星人斗智斗勇,在赛车飞驰中被沈腾燃爆热血。一时间,我这个伪影迷看得不亦乐乎。只有被誉为“黑马”的《流浪地球》迟迟未看,想等机会和儿子一起感受科幻的震撼。当天出门前,因为数学题做得不好,我刚狮吼了儿子,有心罚他在家做题吧,想想不菲的电影票,浪费了有点肉疼,还是照计划出门了。只是路上余怒未消,气鼓鼓地不说话,儿子也怯怯地看着我,步步紧跟。

没想到,一片灰暗色调的画面,两小时的紧张氛围中,我愣是哭了全场。脑海中反复出现俩字:珍惜。爱要珍惜。刘启,对爸爸从四岁时的依恋渴盼,到十七年后的不满怨恨,叛逆的他一定没想过,他竭力想逃离的爸爸,会成为他永远再无法触碰的思念。“爸爸是天上的星星,想爸爸的时候,你抬头就能看见。”假如他知道这结果,是否还忍心将全家福向爸爸的脸扣去?

韩朵朵,处于叛逆期的少女,在老师问起“希望是什么”时,满脸不屑的她一定没想过,在经历了毁天灭地的灾难后,自己会那么真诚地请求大家相信希望,一起找到唯一回家的方向。

小说终究是虚构,走出影院的我,还要赶着时间送儿子去踢足球。心境却与两小时前截然不同。身边的这个小孩,愿意跟我分享他心中小小的喜悦和难过,也会在我生气时安静等待暴风雨掠过,还会轻轻走上前,说声“妈妈对不起”,尽管有些时候可能只是我借题发挥。就算刚刚被批评过,仍然牵着我的手……生活琐碎,一地鸡毛。但他就如此真实地在我身边,他不是完美小孩,就像我不是完美妈妈。我愿趁现在,趁不必说“假如”的时候,用更温柔更理性的方式陪伴他,让希望成为现实,珍惜小小孩童给的信任,让爱回归。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王晓雨

新闻推荐

签约居家护理 老人安享晚年

延伸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