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远去,专家教你调节身心小妙招

半岛都市报 2019-02-19 01:54 大字

A21~A22

半岛记者徐军

过了今天元宵节,可以说,年已经真的跑远了。无论是春节在家和亲人团聚,还是上班后和同事、朋友把酒言欢,在过去这段时间,人们在五味杂陈又忙碌之中匆匆度过。与此同时,不少上班族、老年人却出现了焦虑、忧郁、失眠,工作效率很低,心情烦躁、精力难以集中、萎靡不振、无精打采,甚至身心乏力,并有头疼、疲劳、胃口不佳、失眠、瞌睡等种种不适……这是典型的“节后综合征”。该怎样调节自己的身心,来尽快从“节后综合征”中恢复?本期报道,我们邀请专家为您支招。

节后总是感觉“不在线”

“最近每天都是晚上精神,早上起床困难,起来感觉没睡醒,还有起床气。到了单位,领导布置的工作左耳听了右耳忘,干吗都没效率,总是打哈欠。脑子里想的,大多是晚上和朋友去哪聚餐。”上班已经一周,在市南区工作的小季说,回来这一周,他总是“不在线”。

小季这种“节后综合征”的表现,在很多人身上都有。据海慈医院心理科王越医生介绍,“节后综合征”或称“假期综合征”,其实这并非一种疾病,而是人们在长假后,精神状态由紧张到松驰,再由松驰到紧张(睡眠规律、饮食规律被打乱),身心所出现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人体免疫力系统紊乱症状。“节后综合征”主要症状,包括睡眠紊乱,不想上班,神经性厌食,抑郁、无聊等。尤其一些老年人,在与子孙热热闹闹团聚之后又突然间面临“空巢”,心里难免一下子“空落落的”。

诱发“节后综合征”的原因往往有以下几点。首先是饮食不当。在假期里,由于脑力劳动减轻,多数人精神完全处于放松状态,同时活动及体育运动量相对减少,进食往往没什么节制,从而造成营养过剩,使身体发胖,有的人还暴饮暴食,甚至会出现急性肠胃疾病。其次是荧屏伤害。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机、上网是许多人在假期中的“重点项目”。有些人自控能力不强,废寝忘食,连续十几个小时打“车轮战”。久坐不动,缺少运动,会造成大脑疲劳,给眼睛、肢体带来损伤,并造成睡眠不足。另外是起居无序,由于假期没有明确的作息时间,原有的生活规律被打破,睡眠时间得不到保障,体内生物钟发生紊乱,造成食欲减退,引起营养不良、精神不振。

饮食作息都应适当调节

春节假期已经过去了,大部分人又重新回到工作中。但是,再次走进办公室的人,往往会发现自己提不起工作的兴趣,坐在办公桌前,却不想工作,头昏脑涨,做什么都心不在焉,总觉得很疲倦,心情也很烦躁。针对这种所谓的“节后综合症”,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调整方法。

为避免出现节后焦虑、抑郁的问题,可以进行“角色转换”。暗示自己春节假期已经结束,提前想想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安排,理清头绪,把心态调整到平时的状态。工作氛围和生活氛围往往决定了人的快乐与否。不妨带点小零食、家乡的土特产,和同事交换零食,轻松交谈,快乐地开始工作;工作先从简单开始做起,慢慢过渡到正常的工作节奏中。

要尽快调整作息时间,尽量早睡早起。每天要保证6至8小时的睡眠时间,如果因为生物钟被打乱而导致晚上难以入睡,不妨洗个热水澡、听听轻音乐,会有助于睡眠。春节的餐桌上少不了大鱼大肉,很多人因此肠胃负担过重,节后应注意及时调整,但同时注意不要采取极端方式减肥。建议节后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进行调节。新鲜蔬菜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能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并能促进胃肠蠕动,促进摄入过量动物蛋白在体内代谢所产生物质的排出。樱桃、猕猴桃、黑莓、柚子等水果含糖量相对较低,可以适当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青岛仍处于流感季,上班后办公室人群重新聚集,大家仍需提高预防流感的意识。跟其他疾病一样,感冒也要坚持早治疗的原则,早期治疗是最重要的手段。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最好在48小时内使用达菲(奥司他韦),不要等到流感化验检查结果出来后再做决定。另外,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老年人应避免情绪失落感

“节后综合征”不仅仅上班族容易中招,有时老年人也无法避免。

节假日,尤其是春节这种团圆性节日,可以说让老年人既欣喜又哀愁。欣喜的是子孙们可以回家过节,一家人团团圆圆;哀愁的是与孩子短暂的团聚生活很就结束了,情绪难免会有落差,容易有失落感。另外,节假日期间孩子回家探望,老年人的作息时间被打破,难免会和往日有冲突,加之节假日期间老人活动量也加大,常常会感到劳累疲乏。而节后老年人还要尽力调节好自己的生物钟,这中间有一段备受煎熬的时间。

因此,对老年人来说,在节假日之后一方面要注意休息,不要再过度劳累。另一方面,有些老年人生活节俭,可能会保留家人聚餐未吃完的剩饭、剩菜。不过,值得提醒的是吃剩饭及剩菜不值得鼓励,如有剩余食物要及时冷藏。隔夜饭菜若要吃,还要加热煮透。记住冰箱并非保险箱,不应该把食物贮存在冰箱内太久。

儿女走后,老年人应该多参加些娱乐项目,如社区活动、太极拳、散步等,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转移自己思念儿女的注意力,减少这种失落感。而对于子女来说,更重要的是别忘了多给独居的亲人打电话,离家路途近的人们周末回家多陪伴老人,让他们的心情能渐渐缓和,从而避免老年人热闹过后生活无所适从。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无论上班族还是老年人,如果超过两周还存在精神不振、抑郁、焦虑、失眠、肠胃不适等问题,就需要前往医院求助医生,进行咨询与治疗。

适应节气特点注意养生细节

2月19日不仅是农历的元宵节,还是24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因此,这一时段除了要调整节日综合征带来的影响外,还应该注意这一时段的养生特点。

根据雨水节气对自然界的影响,要着重强调雨水节气“调养脾胃”的重要性。海慈医疗集团治未病科戴淑青主任,介绍了几种调养脾胃的具体方法。

饮食调节。由于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阳气发越之季,应少食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否则肝木生发太过,则克伤脾土。所以,春季饮食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可选择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荸荠、甘蔗等。但应少吃生冷黏杂食物,以防伤及脾胃。

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即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使其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这一时期还要调整心理状态,静心寡欲、不妄作劳,以养元气。

另外,雨水之后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不仅低,而且寒中有湿。这种湿寒的气候对人体内脏和关节有一定的影响。戴主任提醒,市民勿过早减外衣;年老体弱者勿用冷水;洗头及时吹干,洗头淋浴后要及时吹干头发和擦干身体,不然一则容易感冒,二则容易湿气进入体内。

认识了“节后综合征”,那么就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矫正自己的“症状”,尽快适应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下面这几个妙招,实用而且易行,如果有“节后综合征”,大家不妨尝试一下。

第一招:保持平和的心态

认清这些症状是人们重新投入工作时自然产生的,不要背上不必要的包袱。安排工作要循序渐进。放假期间工作堆积了不少,突然从悠闲的休假转换到面对一大堆工作,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一下子压力倍增。在这种情况下,不要一下子把日程表排得满满的,也不要在假日后立即投入繁重的、充满挑战的项目。可以先从简单工作开始做起,慢慢过渡到正常的工作节奏中。

第二招:调整睡眠

合理安排起居,让自己的生活有规律,常言说“早睡早起身体好”还是很有道理的;加强自律,尽量避免熬夜、晚上应酬等行为;尤其是老年人,肌体调节功能减退,节日期间更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

第三招:及时清理肠胃

过年吃得丰富,长假后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也不要吃得过于油腻,以免对肠胃造成更大的负担。定时饮食,多喝茶、多吃水果,多吃新鲜的绿叶蔬菜、稀饭、面条汤、疙瘩汤、咸菜等“清火”食品,还可适当吃一些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尽量吃清淡一点的饭菜,让已经不堪重负的胃肠得到休息。

第四招:茶水和水果降火

不少家庭旅游归来最普遍的现象是口干舌苦、食欲不振,还有的人眼睛发红、牙痛、口腔溃疡、嘴角起疱疹等,可以准备茶水和水果。调整情绪,保持心情舒畅,不急不躁,也可以让“内火”慢慢降下来。

第五招:睡前泡脚

睡前用热水洗脚,按摩脚心足趾对疏通经络、调整脏腑、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有重要医疗效能,尤其是对神经衰弱、失眠、头痛等症均有疗效或辅助治疗作用。

第六招:休闲放松调整身心

每天工作一段时间后,可通过闭目养神、聆听舒缓一些的轻音乐、读书阅报等方式调整身心。

应对情绪低落,积极自我调整,可以给自己一点心理暗示,把心态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收拾整理,给办公桌来一次清理,整洁的环境可以平复你的焦虑。不妨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摆放些鲜花或绿色植物。不要把做不完的工作带回到家里,这样更容易让人对工作产生厌烦感。下班回家利用空余时间做喜欢做的事,听音乐、阅读等等,放松心情,缓解身心压力,都可以帮助放松心情,恢复注意力。

相关链接专家手把手教您应对“节后综合征”妙招

新闻推荐

西海岸10个科技协同创新项目集中开工

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在古镇口融合区举行科技协同创新项目集中开工仪式。这是贯彻山东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