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东方影都,还需最强大片磨合 《流浪地球》捧红“摄影棚之旅” 软件配套紧跟硬件水准

青岛晚报 2019-02-18 05:30 大字

随着《流浪地球》爆红,作为拍摄地的东方影都也随即人气高涨,产业园方面临时推出了“探秘之旅”,带领媒体和影迷深入剧组拍摄的2号棚,重温拍摄经历。参与《流浪地球》拍摄的制片人王鸿目前正在青岛拍摄新片《天星术》,作为亲历者,她对东方影都产业园的变迁最有发言权。而郭帆也在采访中透露,剧组看重的不仅是产业园影棚硬件设施,包括置景、后期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有良好的配套。正是在一部部大片的磨合中,东方影都才得以不断完善软件环境,被郭帆导演亲自称赞“管理水平飞速发展”

软硬件好吸引力大

王鸿团队2014年就来到了青岛,2015年参与拍摄了《长城》,2017年又参与拍摄《流浪地球》。王鸿表示:“2014年《长城》剧组刚入驻的时候,东方影都门前的马路还是一片土路,连路上的第一个红绿灯都是为我们剧组专门安装的。如今,产业园门外是车水马龙,园内也有了这么多的摄影棚,吸引了好多摄制组来拍摄,管理方面也细致了许多,可以说,东方影都在国内乃至世界,条件都是数一数二的,非常规范、先进。”

《流浪地球》本身是中影启动的项目,而中影本身在怀柔有拍摄基地,该片本应该顺理成章在怀柔拍摄才对。王鸿透露,选择在青岛拍摄影片还是经历了一些波折,“影片在前期筹备时,由于中影是投资方,剧组为拍摄地选择开了好几次会议。因为我参与了《长城》的拍摄,对青岛的情况比较了解,知道东方影都的各方面条件都是最好的。最重要的是,剧组前期资金比较紧张,而青岛对影视产业的补助政策在全国也是最好的,所以,最终决定到青岛东方影都进行拍摄。”

中西融合配套到位

东方影都拥有目前亚洲唯一得到英国松林认证的摄影棚,在探秘之旅中工作人员介绍,2号影棚有一个特色就是马道和滑梁轨兼存,国内剧组习惯使用马道,而国际剧组擅长使用滑梁轨,这种中西融合的设计迎合了国内和国际剧组的双重需求。Mike隋回忆,拍摄时演员非常辛苦,普通演员的太空服五六十斤,带外骨骼的战士服装七八十斤,而两个机枪手服装重达一百二三十斤。吴孟达第一天拍完回去累哭了,“我都65岁了,干嘛吃这种苦”。为了节省演员体力,剧组用马道和滑轨梁搭建了龙门架,在演员候场时,用龙门架挂起沉重的服装,“演员们就像一排烤鸭,挂在龙门架上休息”。

科幻大片的拍摄,需要高强度、高效率的布景。制片人龚格尔回忆,影片中刘启从高架跳到点火核心的关键场景,需要在12个小时内搭好。早上8点,美术组、物理特效组、动作组开始赶工10点找到青岛搭建公司,12点给图纸,搭建公司开始准备材料、研究设计、改善承重,下午5点开始搭建,同时开始组装刚从北京运到的点火核心设备。置景车间里3D打印机24小时不停制作道具,这种多个部门、多个配套公司协同的拍摄,才是东方影都配套水准的真正体现。小米

新闻推荐

青岛联通春节加快5G覆盖与网络验证步伐

临近春节,当人们纷纷开启回家过年模式时,青岛联通正马不停蹄地持续推进5G试点工作,2月1日相继完成了青岛地铁11...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