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胜虎 往事如昨
潘云强
上世纪70年代初,我所在的部队由于有一部分营房还没建好,我们通信连暂时借住在城里的一所老宅,这个宅院原来是个有钱人的私产,解放后收归国有并改成了小学,后来小学有了新校址,院子就荒废下来,接到部队请求后,政府把院子和屋子又整修一遍,借给了部队。
院子分前后院,前院是个天井,院子很小,而且不见阳光,但可以住人。后院挺大,没有房子,大概原来是个后花园,现在成为长方形的空地,被学校当年辟成操场,在操场两侧各有一个歪歪斜斜的篮球架,我在学校就喜欢篮球,一看这个破篮筐,手就痒痒,心血来潮,去百货商店买了一个篮球,一有空,就来个三步上篮,连队的战士大多是刚从学校毕业走进军营的学生,比我小不了几岁,基本都能舞弄两下,很快,闲暇时,球场成了我们恣意挥洒青春和汗水的地方。
可是,还没等打上两天,独木支撑的早已摇摇欲坠的篮球架子,就架不住篮球的投掷力量的撞击,率先倒了一个,另一个也由于长年风吹雨淋,篮板烂得千疮百孔,大家找连长商议,打算买两个篮球架,可篮球架价格不菲,再加上部队是供给制,连队的日常生活训练用品,全由上级统一拨付,连队根本就没有独立经费,这笔钱找不到开支的地方,司务长是我的铁哥们,也是个篮球迷,他在家里学过一年木匠,粗通一些木工活,我们一商议,决定自己制作篮球架。说干就干,他先去后勤部借来了工具,我们几个干部凑钱买了两根木头,一副旧床板,他斧凿刨推,忙活了整整半个月,终于把篮球架做了出来,正好连队卫生员回苏州老家探亲,又买回两副新篮网,篮球架终于耸立在操场上,附近的村民,在与连队开展“双拥”活动中得知此事,又送了两个大磨盘,一边一个,敦敦实实地压在了两个篮球架底下。
说实在的,篮球架外表不敢恭维,但带给连队的变化实在太大了。原来训练间隙或是晚饭以后,战士们大部分是坐在宿舍里看看书,或者是洗洗衣服,整理一下内务,整个连队显得静悄悄的。现在好了,每到空闲时间,不管会打球的,不会打球的,都会拥到球场,不会打的当观众,拉拉队,会打球的分成两队,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就开始了,球场上,战士们个个生龙活虎,互不相让,司务长人高臂长,参军前曾是高中篮球队的中锋,他技术全面,身手灵活,无论运球,传球,篮板,防守都很有一套,我虽长得瘦小,但反应迅速,传接球技术较好,攻防转换速度快,当控球后卫,跟司务长配合那叫一个天衣无缝,因此,我们连部这些勤杂人员,自行组织了一个队,跟其他三个排轮流进行比赛,只要我和司务长在,赢球的肯定是我们。连长由于较胖,上场打球不行,便毛遂自荐,给自己谋了个裁判的差事,但他的裁判水平太洼,分明是正常带球,他却能吹成走步,明明是一方打手犯规,他却吹争球,简直是一个糊涂判官,由于他的胡吹乱判,把围观的战士们逗得笑不自禁,场里场外,呐喊声,哨声,笑声,像波浪此起彼伏,连队也和过节一样热闹。
后来,我们感到总在连队内部比赛不过瘾,当时处于“文革”时期,我参加师里统一组织的军宣队,被派到城里的一个商场,我发现商场里有不少和我一样喜欢打球的青年人,于是我牵头组织了一场军民友谊赛。这是我们连球队第一场正式对外比赛,连里相当重视,连长让我当领队,司务长为队长,虽然我们在身高、力量和经验方面,都处于下风,但由于我们拼劲足,战术得当,最后居然赢了,而且是大比分取胜,因此,这一场比赛,极大地增强了我们打球的信心和乐趣,也在无形中密切了军民关系。后来我们连干脆成立了一支篮球队。因为我们部队在朝鲜战场参加过奇袭白虎团的战斗,在这期间,我还曾到青岛八大关附近,为早已离休在家的王师长修理过他当年那台在白虎团部缴获的老式美式电子管收音机,我们几个经过商议,决定给球队起个名字,叫“打虎队”,以谐我们曾是打虎英雄之意。曾在洛阳步校担任政治教员的牛指导员,是一个讲原则、政治性很强的人,他认为“打虎队”这个名字不好,有碍军民团结和兄弟连队的关系,对外还叫通信连篮球队,内部就叫“胜虎队”吧,这样,既表示了对战胜白虎团的纪念,也表现了我们球队顽强拼博的奋斗精神。为向正规篮球队学习,我们又自己掏钱购买了统一的运动服。并先后与一些附近的中学和企业进行了比赛,一时间我们名声大噪,看似不起眼的一项篮球活动,却实实在在凝聚和提高了部队的士气,使我们连队的军政建设在上级考核中,始终名列前茅。
我们连成立篮球队,活跃部队生活的事传到了师部,师首长决定在师直属单位组织一场篮球赛,比赛在师部的球场进行。每到星期天,参赛的各直属连队,就吹响比赛的哨声,按规则先进行小组赛,再进行淘汰赛,我们先后与电话连、汽车连、高炮连、喷火连等过招,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脱颖而出,闯入了决赛。决赛的对手是防化连。我们知道,防化连可不是个软柿子,他们的指导员姓吴,身高1米85,曾是南京某大型企业的专业篮球队员,此人篮球技术十分了得,弹跳能力极强,能内能外,人送绰号“神投手”,因此,我们在赛前仔细地制定作战方案,重点之一是盯防住他。比赛开始了,司务长专门贴身防守吴指导员,但由于双方势力不分伯仲,比赛十分胶着,你断球,我盖帽,你这边刚得2分,我这边就远投得手,比分交替上升,到最后20秒钟,竟出现扣人心弦的平局,关键时刻,连长叫了暂停,这时我们商量了对策,决定利用手握发球权的机会,消耗掉剩余时间,最后时刻把球交给投球最准的卫生员。重新开球以后,我们坚持了这一方针,由我在场上控球,直到还有几秒时间,我才把球传给卫生员,他摆脱对方防守,一个急停跳投,手起球落,2分,终场锣声也响起,我们得了冠军!
比赛结束,举行颁奖仪式,我们的奖品除了冠军奖状外,还有每人一套当时非常时髦的大罗纹运动服。如今40多年过去,手打鼻子眼前过,青春留痕恍昨天。
新闻推荐
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市人大代表、青岛科技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林建业认为,近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热度不断,用创业代替就...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