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绝学,发扬光大螳螂手
文/半岛记者邢成博
图/半岛记者贾馨茹
从两三岁开始学习鸳鸯螳螂拳,到如今52岁着力推广鸳鸯螳螂拳,孙日成用数十年时间奉献在钻研武术事业上。在他和父亲孙丛宅以及一代鸳鸯螳螂人的努力之下,曾经“只闻其名、不见其身”,一直秘传于民间的鸳鸯螳螂拳走进了大众生活,不仅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走进校园,十年来近百万人接触到这项运动。在孙日成的眼里,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还想建个武术博物馆,展出鸳鸯螳螂拳的历史,让武术瑰宝传承下去。”
家族传承当上“掌门人”
“不是我主动选择了鸳鸯螳螂拳,这是家族的传承,我必须接下来。”谈到自己和鸳鸯螳螂拳的渊源,孙日成打开了话匣子。都说“要在江湖走,先得学会螳螂手”,螳螂拳在青岛、烟台一带非常流行,比较出名的派系有七星螳螂拳、梅花螳螂拳等,但是其中鸳鸯螳螂拳是历史最悠久的,中华鸳鸯门派创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源远流长已达2700余年的历史。到了近代,孙日成的父亲孙丛宅8岁拜入鸳鸯派传人毛丽泉门下并被他收为义子,接受了鸳鸯门派的全部理论、套路和功法精髓,也成为该门派日后唯一的传承人。因为父亲的要求,孙日成自幼和哥哥弟弟三人一起随父亲习武,“那时候我也就是两三岁,就开始跟着父亲练拳,但当时我并不喜欢学武术,因为实在太枯燥了,就是被父亲逼着练。后来随着年龄增长,对于螳螂拳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开始喜欢上鸳鸯螳螂拳。我的哥哥和弟弟则因为工作、家庭原因没坚持下来,我就更没有退路了,就一路坚持下来成为鸳鸯门派第五代传人。”孙日成说,成为传人后,他越来越热爱这项武术瑰宝,鸳鸯派的内家功、医术、长拳、兵器、散手、螳螂拳伴随了他几乎全部的人生。
“文武相会”老舍是“故交”
在鸳鸯门派源远流长的历史上,有段“文武相会”的佳话。20世纪30年代,老舍先生在青岛居住期间,经常与鸳鸯螳螂拳第三代掌门人毛丽泉先生切磋武功,谈诗论文,两人亦师亦友。2010年,位于青岛市黄县路的老舍故居成立骆驼祥子博物馆的时候,孙丛宅捐献出当年老舍先生曾用过的兵器及“文武相会”的画卷。“这些老物件揭示了文学大师另一面,老舍先生喜欢用剑,直到现在我们门派的活动邀请,他的子女还会来青岛参加。”孙日成说。
也许是受到这段佳话的启发,身为鸳鸯门派第五代传人的孙日成在推广鸳鸯螳螂拳的道路上开辟了青岛武术传承新模式——武术进校园。“最开始是2006年,我们是第一个进校园的武术项目,那时候还是靠着和校长的私人关系,免费去学校里给孩子们开武术班授课。到了2008年,鸳鸯螳螂拳开始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武术得到了市南区的认可,由市南区文化馆牵头,我们开始在市南区的中小学正式成立鸳鸯螳螂拳公益传习班,每周走进校园授课。现在进校园算下来也有12年了,我们的足迹遍布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像是镇江路小学、敦化路小学、育才中学等都是开展比较好的单位。12年来累计近百万学生通过进校园接触、了解到鸳鸯螳螂拳。说实话我也遇到很多困难,但是我依旧坚持推广,因为我不想让这份文化瑰宝在我手里断掉,再难也会坚持下去。”
用7年申来“国家级非遗”
和其他武术门派广收徒不同,鸳鸯门派在明清时一直服务于皇家,传承方面一度不太景气,孙日成接手门派后一开始也没有想往申遗的路上走,“我开始觉得只要练好自己功夫,能影响身边人不断档就行,我也不想出名。但是后来我看到体育项目这么多,如果不打出名号来,学习鸳鸯螳螂拳的人只会越来越少,我不能让门派在我手里断掉,2007年我开始筹备申遗。”孙日成说,国家对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核非常严格,第一要求项目必须历史悠久,鸳鸯螳螂拳2600多年的历史满足这个要求。其次要求技法精深,能代表行业最高水平,鸳鸯派用武术结合阴阳学说和周易等理念,也达到了要求。第三就是要求传承有序,两千多年鸳鸯门派传承下来没有断,一直保持着古代的原汁原味为这项要求提供了保障。最后就是要求项目有传承和弘扬价值及基础。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市级,再到省级和国家级,孙日成用7年时间,经历了一批又一批专家的审核,终于在2014年将鸳鸯螳螂拳打上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签。
2018年他本人也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鸳鸯螳螂拳的唯一意义代表性选手。“在得到国家级非遗认证之后,首先是武术界更加认可,政府更加重视,宣传面更广,不敢说发扬光大,但是我们的项目被更多人知晓了。”孙日成说。
想建博物馆记录鸳鸯门派
截止到目前,尽管作为非遗的鸳鸯螳螂拳更加为武术界乃至普通大众熟知,但是真正问起来项目历史和传承,很少有人能讲清楚,很多人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孙日成的设想中,一直有个鸳鸯螳螂拳博物馆的梦。筹备一个博物馆的设想十几年前就存在,当时市政府也给批了几个地点,但是有些太偏远,有些展位不够,事情就一直没办成。不过孙日成一直心心念念这回事,为此他收集了两百多件兵器,有明朝的方天画戟,有清朝的马头刀和龙头涧,还有民国时期的单手砍刀等,这些兵器不仅是历史的遗留,更是胶东习武之人抗击倭寇和打鬼子的精神见证。此外他还收集了整整两大箱拳谱,里面是原汁原味的鸳鸯派老技法,在他看来,能把百年前老祖宗技法一成不变传承下来就已经不易,并不需要改动。还有一些珍贵的照片和图文资料。他都想放在博物馆里让人们看看了解鸳鸯门派的历史和现在。
“不仅仅是一个老物件的陈列馆,更为重要的功用是一个传承表演体验中心以及展示培训基地。武术的传承不能光看历史,更需要体验和感受,李逵的双斧、关胜的大刀,提握起来把玩一番,或许更能激发起兴趣,乃至热爱。”孙日成说。
新闻推荐
新年第一调,油价又喊“涨” 岛城92号汽油每升上调9分钱,本月28日或迎“二连涨”
半岛记者娄花报道本报1月14日讯今年油价迎来首次调整,本周期国际原油实现“九连涨”,国内测算的原油变化率由负转...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