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献 延续生命 青岛市市立医院搭建起捐献者与受捐者之间的爱心桥梁

半岛都市报 2019-01-08 01:54 大字

半岛记者王鑫鑫

去年六月,青岛4岁女孩“小九月”捐献器官、救助他人的事迹让整个青岛为之泪奔。目前,移植所用器官的唯一来源是公民死亡后的器官捐献,器官短缺仍是世界性难题,供需的严重失衡导致万千器官衰竭病人在苦苦等待中遗憾离世。青岛市红十字会成立了九月天使基金,青岛市市立医院捐赠20万元,用于救助器官捐献的困难家庭。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挽救患病家庭的幸福,自2018年下半年起,市立医院着手开展了器官捐献工作,通过一系列实际行动,搭建起捐献者与受捐者之间的一座爱心桥梁。

器官捐献让万千病患重获新生

安静的透析室,旋转不停的透析机,循环“再生”的血液,病人暗淡无光的脸上写着无奈,家属长吁短叹、愁眉不展……对于尿毒症病人来说,一整套血液透析流程,他们一周要重复三四次,一次三四个小时。即便如此,多项肾功能指标仍然无法达到正常,肾性贫血及电解质的紊乱仍然是透析患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心肌损坏和心衰是透析患者的“常客”,喝一口水成为透析患者最大的奢望……血液透析代替不了肾脏,所以,肾脏移植成为挽救他们的最佳方式。然而,合适的肾源在哪里?他们能做的,只有一边透析,一边等待,能不能等来?还要等待多久?他们不得而知。痛苦、煎熬、焦虑甚至绝望,写在了他们的脸上,有些病重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没能等来最后的希望,只能抱憾离世。市立医院东院泌尿外科中心肾移植科主任孙发林目睹这一切,心里五味杂陈,他一方面为有需求的病人心焦,一方面为器官缺口大无奈,一方面又为遇到适合移植的好器官,最终却被火化深感遗憾。

他介绍说,至今,人体重要器官的慢性功能衰竭唯一的治愈方式仍然是器官移植,早在二十世纪60年代,世界上已经成功进行了心脏、肾脏、肝脏、胰、肺、小肠以及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等多种移植。目前,技术最成熟的是肾移植,而最短缺的器官也是肾脏。“绝大部分病人肾移植的预后极佳,免去了透析的麻烦,减轻了家属陪护的负担,甚至可以重回工作岗位,继续发光发热。”但让人无奈的是,虽然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公民死亡后器官捐献用于器官移植,但器官捐献与等待之间的缺口,依然相去甚远。

为了给器官捐献事业贡献医者的力量,自2018年下半年起,市立医院由泌尿外科中心主任侯四川和中心肾移植科主任孙发林牵头,联合其他科室着手开展了器官捐献工作。

器官捐献凝集公益性与正能量

据两位主任介绍,当他们真正开始关注并从事器官捐献工作时,才发现这是一项事无巨细、极富挑战的系统工程。首先,医院成立了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专家组成的器官捐献评定专家组。紧接着,组建了存在潜在捐献者科室骨干医护人员组成的器官捐献信息组,并建立以“大爱无疆”为名的微信群。一旦发现潜在的捐献者,第一时间通知医院的器官捐献评定专家组,明确核实潜在捐献者适合捐献后,迅速联系青岛市红十字会的专职器官捐献协调员处理器官捐献事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吃了不少苦头,有些家属抱着传统观念,不理解器官捐献,所以我们医护人员也经常遭遇看脸色、挨打挨骂。”孙发林坦言,尽管困难重重,但所有人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执着地坚持着。截至目前,医院兼职从事器官捐献的志愿团队已达20余人,规模还在持续扩容。去年11月份和12月份,已经完成了两例公民死亡后的器官捐献,其中一例便是市立医院的护士。这是一位曾经奋斗在神经内科临床一线的护士,年仅42岁,被确诊患有不可治愈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在得知自己的病情之后,她坚定地表露了捐献意愿,生命弥留之际,父母尊重了她生前的意愿,捐献出她的有用器官,为他人带去重生的美好与希望。

侯四川主任表示,器官捐赠强调奉献、发挥余热,是一种神圣崇高的行为,它让器官延续,而“延续”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出无限的可能。侯四川认为,他们目前所从事的器官捐献志愿工作是发挥医院公益性、彰显社会正能量的行为,意义重大。鉴于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器官捐献的一些误区,两位主任解释称,不会因为器官捐献而加速病人的死亡,也不会影响遗体的外观。所以,提倡并鼓励更多的公民加入到器官捐献的队伍,也希望更多的家属能够给予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新闻推荐

上合文创“礼物”青岛味儿十足

早报讯随着上合青岛峰会经典演出《有朋自远方来》的室内升级版“琴屿秀”在奥帆中心多功能厅惊艳上演,多功能厅内的“上合...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