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探索“三融”发展模式,建立“三海”融合机制 需求牵引打造军民融合“蓝色样板”

大众日报 2018-12-10 10:37 大字

□本报记者张忠德宋弢

最近,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军队保障社会化服务中心正在推进军民融合食品保障智慧平台建设。该中心负责人丁干告诉记者:“通过准入办法的食品供应企业,可以进入平台数据库,驻军单位只需要在平台上下单,就可以完成食品采购,与在电商平台购物是一样的。这可以改变驻军的分散采购模式,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节省了成本。”

这一做法,是青岛西海岸新区探索军民融合发展的创新举措之一。今年10月,在首届青岛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成果展上,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青岛市委常委、青岛西海岸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建祥表示,青岛西海岸作为青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正积极探索平台融合、领域融合、区域融合“三融”发展模式,建立海洋深海协同、海军远海保障、海防应急动员“三海”融合机制。

对于“三融”发展模式和“三海”融合机制,海军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志明的评价是“在全国是一个创举”,并希望西海岸继续发挥好军事核心需求牵引强劲优势,在全国当好先行者、引领者。

“从全国各地军民融合的模式来看,有以成都、西安为代表的军工拉动型,以北京、深圳为代表的创新驱动型,以江浙为代表的民营推动型。”西海岸新区军民融合研究院院长任宪雨介绍,“青岛及西海岸新区可以归纳为军需牵引型。”

据了解,青岛市连续八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西海岸新区更是省内唯一的“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浓厚的双拥氛围让这片土地形成了“军队有所需,地方尽所能”的军民融合理念。

平台融合,就是这种理念的最好体现。任宪雨告诉记者:“我们在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区设立了‘六大中心’,即军民融合创新中心、技术装备保障中心、军地人才培养中心、军队保障社会化服务中心、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中心和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中心,这六大中心既是工作机构,又是融合平台,军地需求在平台对接。”

如果说食品保障还是满足驻军的基本生活需求,那么舰船装备技术保障能力的提升,无疑更能体现“靠前保障”的题中之义。“古镇口内舰船保障服务标准高、涉及领域和门类多、专业性和时效性强,

以往单一、随机、分散、封闭、低效的保障方式已无法满足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舰船装备技术保障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岩告诉记者,“聚焦舰船保障需求,军地双方共建起舰船装备技术保障联盟,这个保障联盟就设在古镇口内,联盟单位达到220家,形成了就近集中、精准专业、稳定可靠的十分钟技术装备保障圈。”

海洋海军海防是青岛及西海岸新区发展军民融合的最大特色和优势,海洋强国和军民融合是青岛西海岸新区承接的两大国家战略,青岛及西海岸新区发展军民融合也必然打上“蓝色”标签。

“在领域融合上,核心是海洋领域的融合,探索形成深海协同、远海保障、海上动员‘三海’融合机制。”任宪雨告诉记者。

目前,古镇口已成功引进8所涉军涉海高校,与中科院合作建设中科院青岛科教园,正在形成中科院青岛海洋研究院、中科院大学海洋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两院一中心”协同发展格局,成立水下信息科学、海洋新材料、舰船总体设计等20个研究中心。

十九届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出,要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集中优势力量协同攻关,要扩大国产技术和产品规模化应用,更多立足国产产品开展研制,在使用中不断迭代优化,进而带动国家整体创新实力提升。

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产业和人才。目前,古镇口已建成2万平方米的军工产业发展中心,搭建信息对接、技术交易、协同创新等6大功能平台,初步形成中科系、军工系、高校系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科研机构、大科学装置群和高端科技人才加速积聚,各类科研机构20多家,国家实验室10个。

新闻推荐

希望在更多领域加大合作

王作安会见碧桂园集团鲁东区域总裁许叶林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