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点的“马拉松”? 地也无法容纳所有的“丧家之犬”
志愿者在犬只收养服务基地照顾收容的流浪犬。[声音]
源头控制是治理关键
[爱狗人士在行动]
自掏50万给流浪狗绝育
家住市南区的王珍(化名)女士今年42岁,她从小爱狗养狗,但是她家的狗既不是别人送的,也不是从宠物店买的,而是全部从街上自己“抓”来的流浪狗。
“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就开始养狗,狗对我来说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已经融入我的生活当中了”。王珍告诉记者,她养的第一条狗因为照料不周,短短几年后就因病离她而去,当时就打定主意不再养狗,直到2004年一只被人遗弃的怀孕狗改变了她。“我住在一楼,当时正在厨房做饭,忽然听见有只狗在家门口哀嚎,我开门一看,一只肚子很大的狗狗正用爪子扒拉门,估计是饿坏了”。小狗的境遇引起了王珍的同情,这只可怜又幸运的小狗成了王珍家的一员,并得名“乐乐”。
自从有了“乐乐”,王珍开始格外关注流浪狗,并有意识地帮助它们。渐渐地王珍发现,仅靠简单的投喂和收养其实并不能真正改变现状,无序繁殖才是造成流浪狗现状的根源:“一只幼犬6个月可以达到性成熟进行交配生产,状态好的中型犬一年可以生4窝,一窝最多可以产10只,这种金字塔式的繁殖速度太可怕了,不人为干预,流浪狗问题难以解决。”
从那之后,王珍便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开始上街抓流浪狗,自己掏钱送到医院给狗做绝育手术,再花费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等狗恢复之后,帮其找到合适的主人或者送回原处,王珍和其他志愿者们对这项工作乐此不疲。
为了减轻流浪狗手术中的痛苦减少风险,王珍坚持为狗选择进口麻药。从2003年到现在,王珍自掏费用救助的达到70多只,参与救助的300多只,再加上狗的疫苗费和其他的生产费用,她共花费了50多万元。尽管花费不少,王珍却对自己做的救助工作充满了成就感。
不只是王珍,像她这样利用业余时间无偿救助流浪狗的群体有很多。孙莉是青岛流浪狗救助团队中的一员。
除了救助流浪狗,孙莉和其他志愿者还是文明养犬的“监督员”。看到街上遛狗不拴绳、随地大小便的现象,孙莉都会第一时间出来阻止。
基地无条件接收流浪狗
除了个人和团体的努力,半岛记者了解到,全国陆续有多个城市出台了相关举措,通过设立犬类收容机构,收容弃养的犬、被没收的犬以及无主犬,犬只可由市民申请认领或领养。在这方面,青岛可以说走在了全国前列。
基地在2013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建有犬舍129间,可容纳500只犬,配有兽医师、犬只护理人员等各类员工十余人人,还有200多人的志愿者团队轮流来基地帮忙。此外,基地内区划分明,有五个功能区域,分别为犬只接收区、犬只隔离治疗区、犬只饲养生活区、犬只训练活动区和办公接待区。
基地负责人卢书筠告诉半岛记者,基地是目前全青岛唯一一处无条件接收流浪狗、弃犬的地方。基地主要接收相关部门收置的禁养犬、流浪狗,以及市民送交的弃养犬。卢书筠介绍,狗狗们被送到基地以后,会先隔离观察十几天,对于有疾病的狗会先给它们治病,其他没有疾病的狗在隔离结束后会被注射疫苗,对满足绝育条件的狗会进行绝育手术。这些流程完成后,工作人员会根据前期与狗狗相处判断得出的狗狗们的性格特点,选择、调整与狗狗同住的“室友”。
卢书筠介绍,犬舍工作人员的工作主要是每天不定时给犬舍清理粪便、冲刷地面,喂2次狗食。其中狗狗们吃的食物以狗粮居多,但由于不少狗长期在外流浪,不适应吃狗粮,工作人员每周也会抽时间制作窝窝头给狗狗食用。除此之外,基地在周六周日还会开展志愿活动,爱狗志愿者们来到基地为狗狗洗澡、剪毛、开展社会化训练等。
说起对流浪狗的照顾,基地负责人卢书筠说:“进入基地的狗多是流浪狗或者被遗弃的狗,它们刚来基地的时候,会有畏惧心理,有的甚至好几天不吃饭。所以照顾这些狗狗的时候,我们工作人员必须首先关心爱护它们,让它们感受到温暖,不能再让它们受到惊吓了,这样才能保证它们能在这吃饱、住好。”卢书筠介绍,基地内招收的工作人员的要求就两点:身体健康和爱狗。
500多只流浪狗“回家”
卢书筠介绍,现在基地内已经饱和,希望有更多的人来领养狗。
卢书筠告诉记者,狗不是群居性动物,回归家庭才是它们最好的归宿。卢书筠说:“这些狗大多都有流浪或者被抛弃的经历,因此它们对人很亲近,一旦到了家庭中它们会非常珍惜新生活。而且进入我们基地的狗都做了免疫和驱虫,健康方面不需要担心。可以被领养的狗,也是工作人员根据长时间的接触,选出来的一些性格比较乖巧、懂事的狗狗。所以,我们呼吁爱狗人士‘领养代替购买’。”
对于领养,基地设置了一定的门槛。据了解,基地对收养人的要求有三个,即年满18周岁、有固定工作和收入、在本市有固定住所。对于被领养走的犬只,基地也会定期回访,确保狗狗不被二次抛弃。“很多领养人不理解为什么还要提供房产证,我们就是希望通过设置一个门槛,让这些已经遭受过遗弃的狗狗能真正找到一个有爱心又有条件饲养他们的家庭,避免它们再次受到伤害,也避免给社会再次造成负担。”卢书筠说,现在有了微信,定期发照片视频就可以及时掌握被领养狗狗的状况,也能一解基地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思念。
卢书筠告诉半岛记者,截至目前,已有超过500只流浪狗被市民领养,尤其是近两年,前来申请领养的市民明显增多,“让领养代替购买,这是我们基地一直以来倡导的养狗理念。”
对于流浪狗治理问题,卢书筠表示,之前基地的犬只多为各区市执法人员捕捉的流浪狗,近几年个人弃养的犬只成为主力。卢书筠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至今,基地收养的养犬人弃养犬只已经超过1000只,“这个数据说明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确实有很多养犬人没做好长期养犬的准备,一旦新鲜劲过去就不养了;另一方面,这也从侧面说明现在养犬人的文明意识正在不断提高,之前弃养的狗狗可能直接就被扔到了大马路上,现在养犬人愿意跑这么远专程把狗狗送来,这已经是种进步了。”
治理流浪狗,绝非易事。
青岛爱护动物协会会长邱红一直奔波在呼吁文明养犬和科学治理流浪狗的最前线。她认为流浪狗治理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机构的事,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面对和承担的责任。在她看来,要想科学治理流浪狗,需要从人道捕捉、科学收容和源头管理三个层面共同发力,三者缺一不可。
谈及流浪狗收容工作,邱红表示,青岛在这方面的确走在了全国前列。2013年青岛市开始筹建城阳青岛市犬只收养服务基地时,国内基本没有先例可循。政府和协会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从犬只接收到隔离治疗,从犬只社会化训练到最后的组织领养,高标准打造了全国第一个科学化、人性化,公开、透明管理的流浪狗收容基地。
基地成立初期,外界也曾有不少疑虑的声音。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基地从成立之初就坚持完全公开透明无死角的运营方式。基地每周六周日对市民开放,参观者无需预约,直接登门参观、领养,且不划定参观区域。每到周末协会都会组织志愿者到基地,进行义工活动。
邱红说,经过几年的运营,外界对基地的态度也从疑虑渐渐转向信任,包括国内一些城市的犬只管理部门和动物保护组织,对青岛的这种模式非常认可,纷纷前来参观学习。
除了科学收容,近年来青岛在流浪狗捕捉方面也取得很大进步。“管理流浪狗是执法部门的工作职责,但是必须釆用人道方式。”邱红说,过去流浪狗归公安部门处理,后来调整为城管执法部门处置,无论公安还是城管,在处理流浪狗只上都缺乏专业技能。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区市、街道开始选择购买服务,通过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捕捉流浪狗。这样既提高了治理效率,又避免捕捉过程中造成人员和犬只的伤害。
有了人道的捕捉,配备了科学的收容基地,流浪狗问题就能彻底解决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再大再好的收容基地也无法容纳所有的流浪狗只,想要根治这个问题,必须在源头上控制。”
邱红说,造成大量流浪狗的重要原因就是不负责任主人的遗弃和流浪狗的无序繁殖。由于没有绝育,流浪狗数量不断扩大,加上贩卖犬只门槛较低,一些商贩为了利益大量繁育犬只,一旦滞销很多选择遗弃。而作为养犬家庭,如今获取犬只渠道甚多,导致大量养犬人因心血来潮而养狗,随即又因无力照顾弃养。“所以最关键的一点还是从源头控制犬只数量,提高贩卖犬只门槛,加大恶意遗弃犬只的惩处力度,控制无序繁殖,这样才能切断流浪狗产生的源头。”邱红说道。
对于这个问题,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犬只项目经理姚越也曾表示,目前国内犬只的销售和繁育缺乏有效监管,各地犬只无序繁殖现象非常普遍。她曾对外呼吁,“如果繁育次数过多,流浪狗的数量无法得到控制,接种疫苗的速度跟不上狗的繁育速度,也很难建立免疫屏障。”
“无论是呼吁文明养犬还是呼吁流浪狗科学治理,最终要解决的都是人的问题,只有全社会都意识到其重要性,自觉维护养狗秩序,人和狗才能和谐相处,‘狗患’才能真正成为历史。”邱红说。
新闻推荐
早报体育专讯昨日,2018青岛第二届国瑞体育贺岁杯(足球)大奖赛在卡尔美·华梅足球公园盛大开幕。本届贺岁杯大奖赛的参赛球队...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