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和传承城市基因

老年生活报 2018-11-19 08:54 大字

长期以来,青岛人与自然地理风土之间达成了某种契合关系,形成了某种文化模式,这种模式反映在空间上,于是形成了一种城市基因。在专业人士看来,这种基因并非完全不变,也会随着时间变迁而演化,但是它所呈现的文化的生命脉络不能断。

近日在市图书馆低调落幕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型展览,展示了一位德国城市规划师昆茨曼教授印象中的青岛,这不是一场用来怀旧和抒情的展览,而是刻意呈现了城市在新旧更迭中的仓促与荒诞。

昆茨曼教授以身处局外的旅行者身份体验和描绘的城市,正是我们每日身居其中却感到日益陌生的所在。而这也正是他一再想要传达的主题。他十分坦诚地告诉记者,恰恰是这些居于城市的居民而不是外地游客,希望找到自己对生活其中的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份认同和归属来自文化的延续,但往往随着城市的发展,这种文化的延续与认同会慢慢消失。

不论是在青岛、上海抑或任何一个昆茨曼去过的中国城市,他总能看到许多老房子貌似得到了保护,获得了新的利用,而它的功能却始终集中于针对外地游客的旅游休闲主题,这些新的功能定位一旦与它昔日承载的生活无关,便很难产生新的活力:“老城的整体功能活跃度要得到加强。应该首先关注居住在那里的人们的生活。”

几乎与昆茨曼的展览同步,一场“里院”主题的艺术展似乎印证了昆茨曼的“生活观”。策展人林竹所关注的恰恰是曾经生活在里院的青岛人的生活。

2017年末的某一天,记者曾与青岛的一位从事民艺研究的专家相约寻访里院,穿过位于昔日大鲍岛的一片街区,临街的建筑各自围拢成大大小小的四方院落,只留一个门洞向外通行,站在空阔院落中央,可见四围的楼房,有红色立柱搭起的游廊,雕有别致的纹理,屋顶则全部由红瓦铺就,专家说,“红瓦绿树”的青岛城市风貌,其中的红瓦不是来自德式建筑的红屋顶,而恰恰是成片的里院屋顶。如果不是同行专家展示那一张张生活在昔日院落中的生动面孔,讲述一位嫁到广兴里50年的快乐的老太的故事,眼前的里院恐怕就只是专家口中 “青岛独有的民居形式”“商住民俗文化的载体”,抑或“可以纳入民间建筑工艺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就是在这样一个人去楼空的里院中,林竹呈现了本土艺术家的创作,并再现了昔日的里院生机。开展那天真的来了许多人,许多都是曾经在周边街区住过的老街坊,大家在院中央预先摆放的彩色马扎上聚集闲聊,顺道听专家讲讲有关这座建筑的昔日过往。艺术创作则成为人们重聚的背景见证,一再被摄入镜头,再度被瞻仰和眷念。

“无论如何,今日的都市都更具魅力,因为只有通过她变化了的今日风貌,才能唤起人们对她往昔的眷念,抒发思古怀旧之情。”卡尔维诺向我们解释了一个逝去才觉珍惜的简易道理。昆茨曼的好友,曾经参与了世纪之交青岛小港区域改造前期调研工作的城市规划设计师,则用一个更简易的词语概括旧城开发保护中一个已经在业内形成共识的理论——“有机更新”。

长期以来,青岛人与自然地理风土之间达成了某种契合关系,形成了某种文化模式,这种模式反映在空间上,于是形成了一种城市基因。在专业人士看来,这种基因并非完全不变,也会随着时间变迁而演化,但是它所呈现的文化的生命脉络不能断。城市要传承的正是这种基因,而不是红瓦,砖墙,建筑这些所谓的特色风貌元素本身,有机更新所要做的正是保有这一基因。

“就像一个人的身体一样,如果被划伤,我们不会一下子将它割掉,而是要慢慢修复,这个修复过程就是有机更新。”或许我们的里院情结,也正源于对同一城市基因的归属与认同。青岛的老城区、老院落里的热闹,不应该也保有它传统的城市基因吗?有邻里街坊欢聚的热闹,还有饮食起居的家常味道,无论何时,都弥漫着生机盎然的世俗的烟火气。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李 魏

新闻推荐

公厕除臭用上院士新技术

早报讯公厕内装上了院士技术的最新应用产品新风空气净化系统,解决了多年来厕所内难解决的味道问题。世界厕所日来临之际,青...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