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四个故事里 有没有你的影子

青岛早报 2018-11-14 06:32 大字

孩子上小学了生活还不能自理,自己教育孩子时父母经常干涉,孩子想要什么爷爷奶奶都会给买……现如今,“隔代亲”带来的一系列隔代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近日,早报教育周刊特别邀请学校老师、心理专家等组成专家团,分析隔代教育现象背后的原因。

■故事一

三岁宝宝总爱躲着父母

“到底应该怎么做才好,都没想到孩子会跟我这么生分。 ”看着一直躲在爷爷身后,不时露出一只小眼睛偷偷望着她的孩子,邱女士感到自己的心都要碎了。三年前,女儿出生,邱女士和丈夫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工作赚钱给孩子最好的生活。从孩子断奶后,孩子就一直跟着爷爷奶奶在郊区住,他们夫妻两人忙于工作,只有周末的时候才能见到他们的小宝贝。日子一天天过去,邱女士和丈夫的工作渐渐趋于稳定,可此时两人却发现小宝对他们生分了许多。

“孩子都3岁多了,还总是躲着我们俩,跟我们两个人一点都不亲,有时候看到了爸爸还会哭。 ”邱女士伤心地说,她感觉孩子的世界里,缺少自己和丈夫的陪伴。现在他们把孩子和父母一起接到了家中,每天跟孩子生活在一起,慢慢培养跟孩子的感情。

☆专家点评: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物质依赖科副主任潘惟华表示,从这个案例看,一个最直观的原因就是父母跟孩子脱离时间太长,孩子用这种行为表达自己的愤怒。 “孩子太小的时候,家长突然离开,导致父母爱的缺失,会给孩子带来恐惧感,甚至会有愤怒表现,这些行为都是孩子内心恐惧的一些表达。 ”潘惟华说。青岛瑞安幼儿园班主任老师任玉峰则认为,从这个案例来看,孩子父母的责任是很大的,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完全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等方式,每天跟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有一种情感的维系。除此之外,父母回家时也要多跟孩子互动,最好跟孩子“玩起来”,哪怕是每次只有10分钟也是很不错的。

■故事二

上了小学还没学会刷牙

“右手拿好牙刷,左手轻轻把牙膏挤到牙刷上,放进嘴里左刷刷右刷刷,刷牙3分钟就可以漱口了。 ”最近,市民刘女士每天清晨都要跟孩子一起刷牙,教孩子正确的刷牙动作。刘女士的孩子今年刚上小学一年级,平时都是爷爷奶奶帮忙照看。有时候夫妻俩工作比较忙,孩子就会住在爷爷奶奶家。 “孩子上幼儿园时吃喝拉撒睡基本上都是老人照看,我们两个人确实也省心,不过最近发现很多孩子这个年纪本应该具备的能力,我们的孩子却还不会,真是挺着急的。 ”刘女士说。

“刷牙不会,吃饭有时候得喂,到现在孩子还没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刘女士说,前几天孩子的鞋带开了,孩子自己不系,却偏偏让爷爷给系上。可孩子的爷爷也是一大把年纪了,蹲着给孩子系鞋带很吃力。 “我自己看着不舒服,批评孩子,可是老人却说自己愿意做。 ”刘女士说,老人事事都替孩子做,让她感觉不知该如何教育孩子了。

☆专家点评:

平安二小二年级1班班主任周霞认为,生活中确实会有这种情况,爷爷奶奶对孩子过于溺爱凡事包办,让孩子少了勇敢面对生活、与社会接触打交道的机会。作为老人应该勇于放手,让孩子有更多尝试、沟通的机会。孩子尝试的过程,就是动手的过程,而很多技能和认识的形成,都是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任玉峰表示,作为家长看到孩子出现这些问题时,一定不要把责任都推到老人身上,一味地埋怨老人,而应该要感谢父辈的付出。“作为家长有义务教育好孩子,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来照顾好孩子,自己做好了孩子很多事情就会自然效仿。 ”任玉峰说。

■故事三

外面吃薯条回家不愿吃饭

市民赵女士的孩子是个小胖墩,家里老人经常给孩子吃各种肉类、炸鸡、汉堡等快餐食品。她多次跟公公、婆婆说,不能太惯孩子,但她不在的时候孩子还是会被宠着。 “前两天下班去附近的菜市场买菜,看到孩子跟他爷爷在快餐店里,孩子一口薯条,一口可乐,吃得确实挺香。结果到了饭点,孩子没怎么吃东西。 ”赵女士说,她跟孩子爷爷说了一句:“下次别带孩子去吃快餐了,那些东西没营养还不健康,到吃饭的时候就不愿意吃了。 ”可孩子立马反驳说:“妈妈做的饭菜不好吃。 ”老人也跟着说:“宝宝喜欢吃就让他吃嘛,你们小的时候想吃都吃不到呢。 ”这样的结果,让赵女士感到很无奈,而这仅仅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平时孩子的爷爷奶奶总是用各种方式宠孩子。

☆专家点评:

周霞告诉记者,案例中的爷爷奶奶对孩子的爱缺少了原则性,只要孩子喜欢就满足,这就是没有了原则。 “现在有这么多小胖墩,过多的吃肉制品,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被宠出来。 ”周霞说。作为父辈,爷爷奶奶的观念上要做出一些改变,一定要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对孩子好的。孩子正确的做法可以赞同,不对的一定要坚决说不,并让孩子认识到不被赞同的原因。如果无论对与错都一味宠着孩子,最终可能给孩子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自己做的什么事都是对的,自己就是家里的“小皇帝”,长此以往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故事四

有老人撑腰孩子不服管

“孩子跟着他爷爷奶奶,这吃穿方面我们一点也不担心,可孩子的教育真是成问题。 ”市民吴先生说,孩子今年8岁了,是由孩子的爷爷奶奶看大的。祖辈照顾孩子的辛苦吴先生和妻子都看在眼里,因此当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出现分歧的时候,小夫妻俩总是会对父母妥协。 “可孩子大了以后,发现这种妥协会带来一些问题,现在我们夫妻俩经常会跟老人有矛盾。 ”吴先生说。

几天前,吴先生和妻子带着父母、孩子到商场玩。孩子看中了娃娃机里的玩具,非得要去抓。吴先生告诉记者,孩子爷爷说太麻烦,让孩子等下次再说,可孩子不愿意了,还跟爷爷吵闹。 ”他看不惯孩子的行为,就批评了几句。谁知道孩子的爷爷在一边不让了,还反过头来斥责他。“批评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明事理,可这样有老人‘撑腰’,孩子就有些肆无忌惮了。 ”吴先生说。

☆专家点评:

任玉峰认为,对孩子的教育问题祖辈与孩子父母有分歧是难免的,但家庭成员之间首先要有统一的意见,才能做好对孩子的教育。对于祖辈教育孩子的问题,可以大概分两类,如果祖辈平时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教育的理念跟孩子父母类似,父母完全可以大胆放手。

如果是祖辈只能从生活上照料孩子,这要跟老人讲清楚,平时尽量按照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来,或者让老人不要太多干涉对孩子的教育。家庭中最好有一名权威型的家长,这名家长对孩子说的事情,其他家长要保持一致,这样才不会让孩子看出“破绽”,找到对付家长的方式。潘惟华表示,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在平时一定要注意抽出时间多跟孩子互动,让孩子建立起对父母充分的信任感。

本版撰稿 记者 王世锋

新闻推荐

扫黑除恶第二轮专项督导检查开始 重点围绕政治站位等七方面开展,发现问题线索移交有权机关处理

半岛记者潘立超报道本报11月13日讯11月13日记者从青岛市委政法委了解到,连日来,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市扫黑...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