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车上有了“第一响应人”

青岛早报 2018-11-09 07:19 大字

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也让不少人感叹,如果当时有人上前劝说化解矛盾,可能悲剧就不会发生。昨日,记者从交运集团青岛汽车总站了解到,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避免旅客跟司机发生争执酿成惨剧,车站将在没有乘务员的线路客车上,从乘车旅客中选出两名代表作为“第一响应人”,如果发生旅客袭击驾驶员情况或者出现争吵,“第一响应人”会立刻上前劝说并采取强制分离、报警的措施。

旅客出手保障长途车安全

“您愿意成为这班客车的‘第一响应人’,帮助司机维持行车秩序避免发生危险吗? ”当天在青岛汽车东站,在一班即将发往东营的客车上,站务员正在进行文明乘车的宣传。当得知“第一响应人”的职责是在行车过程中帮助处理突发事件时,很多旅客都主动举手报名。最终工作人员选定了坐在司机身后的王先生和临近车门位置的刘女士作为本班车的“第一响应人”。

“承担这个角色,其实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 ”王先生告诉记者,他看到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的报道后,对于乘车安全就很关注,如果当时车上的其他乘客能主动站出来,上前劝说并拉开双方,也许就不会出事了。王先生的说法也得到了车上其他旅客的认同,大家都认为,在乘车过程中不能当 “冷漠人”,要敢于站出来制止这种危及自身生命的行为。

随后,车站工作人员将标注“第一响应人”的胸牌发放给王先生和刘女士,并对他们进行了简单的应急培训,聘任他们为长期“第一响应人”,还送上了两份小礼物表示感谢和鼓励。

行车途中充当调解员角色

据悉,长途汽车站推出的“第一响应人”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他们的主要作用不是在应急救援中提供基本生命救助的人员,而是主要充当调解员的角色。

汽车总站党委书记华春竹表示,相比于公交车,长途车如果发生类似的冲突事件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一方面是长途车车速更快,高速行驶中,驾驶员受到些许干扰都会影响车辆稳定;另一方面是车辆大部分时间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驾驶员需要更高的专注力,发生冲突时无法分神处理,更不能在高速路上停车,因此更需要第三方协助。

据悉,交运集团公司化运营车辆大都配备乘务员,可以处理各种应急事件,但是很多外地公司车辆只有驾驶员一人,所以需要从旅客中选取“第一响应人”来协助处理,包括劝解、化解矛盾,必要时甚至可以强制拉开冲突方,采取报警等处理方式,避免危险的发生。

华春竹说,由于长途客车的车体设计,无法给驾驶室安装隔离门或护栏,“第一响应人”的出现可以更好地化解司机和旅客之间的矛盾,从而保证整车人员的安全。

“第一响应人”选定有标准

对于“第一响应人”的选择,华春竹表示,旅客自愿是第一要求,其次是座位最靠近司机的人,在年龄上会选择40岁左右的中年旅客,他们相比年轻人更善于处理冲突。同时,为了避免出现“第一响应人”与司机发生冲突的小概率事件,每辆车会选取两名乘客代表。目前汽车总站市内各车站的1000多辆长途车上都将设置“第一响应人”,对于担当“第一响应人”的旅客,车站会赠送一些小礼物表示感谢。如果乘车途中发生了冲突事件,而“第一响应人”进行了相应处理,车站还会给予物质经济上的奖励。

记者了解到,目前车站大都是随机挑选“第一响应人”,规范性以及稳定性有待加强。下一步,汽车总站将进一步完善“第一响应人”的相关制度,包括在经常乘坐长途车出行的旅客中选任一批固定人员,并对其进行相应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的站务知识、反恐防暴的应急措施、车辆发生碰撞起火等情况下的应急救援等,以保证“第一响应人”不仅能化解简单的司乘冲突,还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对于固定选聘的“第一响应人”,车站会给予相应的实物或者出行车票的奖励。市民如果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或者希望能够成为“第一响应人”,可以通过交运集团公司青岛汽车总站的官方微信提出或申报。

现 象

常有旅客要求违规停车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虽然长途车的客运量低于公交车,但也时常发生旅客干扰驾驶员的情况。一些途经站点较多的线路,特别是一些在省道国道行驶的长途班线,行驶途中会有一些小的招呼站、过路站可以停车下客,有些旅客乘车过程中因打瞌睡等原因错过站点,发觉后就会要求立刻下车。还有的旅客虽然购票是买到终点站,但是经常会要求司机在某个高速路口或者收费站停车下客,一旦不满足要求就会吵闹。由于无法分神处理,更为了保护其他旅客的安全,有的司机不得不违反规定停车让旅客下车。

延 伸

改变传统单向司乘关系

在旅客中选任 “第一响应人”,并不是汽车总站的突发奇想。青岛长途汽车站从上世纪90年代起,特别是在 “情满旅途”大行动期间,为了做好服务监督工作,就曾在每辆客车的旅客中选取代表作为监督员,监督车站的各项服务,包括行车途中驾驶员、乘务员是否有违规现象等。

据悉,2015年及2016年春运期间,汽车总站都曾面向社会公开选聘旅客代表,对车站的设施以及行车过程中的服务进行监督,保证春运期间的服务质量。如今的“第一响应人”可以看作是旅客代表的进一步延伸,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响应人”与驾驶员之间不是简单的监督关系,而是变成了互助关系,共同保证全车人员的安全。 “第一响应人”得到了其他乘客认可,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单向服务的司乘关系。

本版撰稿摄影 记者 吴帅

通讯员 李男

新闻推荐

各地打出“组合拳”保障公交安全

安装隔离门、司机一键报警、引入乘客监督……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发生后,全国不少地方纷纷出台措施打出“组合拳”,保障...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