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铃声是“赴汤蹈火”的指令

青岛早报 2018-11-09 07:19 大字

他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背着沉重的器械,穿梭于城市每个需要帮助的角落,无论是火灾,抢险救援,还是社会救助。今年10月9日起,公安消防部队整体移交应急管理部门,武警消防部队成为历史,消防官兵正式退出现役,中国消防员翻开了历史新篇章。 11·9消防日来临之际,记者走进青岛消防支队开发区大队,听老消防员讲述他们的烈火雄心的酸甜苦辣。

24小时他们时刻准备着

他们顶着烈日和风雨训练,汗水滑过年轻而坚毅的脸庞,只为能如猎豹般矫健,第一时间赶赴事故地点并且迅速展开救援;他们终日在队里待命,远离亲朋好友,只有彼此是最亲密的战友;他们24小时保持高度警惕,保证吃饭、睡觉时也能即刻进入战斗状态,因警铃随时会响起,市民随时需要他们救援。

在我们的印象里,消防队员似乎就是在发生火灾后,开着消防车扑救火灾。其实,他们的工作远不止这些。 11月7日,清晨5时30分,天还没有完全亮,青岛消防支队开发区大队江山路中队的消防员们就已经悄悄起床了,随着一声集合的哨音响起,消防员们迅速达到操场集合。 “立正,向右看齐,向右转,跑步走。 ”4个口令几乎没有间断地从带班战士的口中喊出,队员迈着整齐步伐进行早操跑步,仍然只有脚步声……

消防队开始了新的一天,比我们上班要早一些。又一个24小时来了,或许他们会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或许他们只有外人看似有些枯燥,对他们来说重复了不知多少遍的训练内容,但24小时里,他们无论在做什么,都时刻准备着,只要警铃响起,他们会第一时间冲向车库,穿上战斗服,奔向目的地。

保持快节奏的有序生活

换装快、出警快、吃饭快、跑得也快;头剃了一半、澡洗了一半、梦做了一半……消防员是和时间赛跑的人,似乎将“快”字融进了骨子里。跑步过程中没有想象中的“一二三四”的号子,是因为他们怕吵醒周边的居民。 “我们的队伍在城市中,要尽量少打扰居民。 ”江山路中队队长助理张凯说。

队员们回到操场上,来到单杠前,依次做起引体向上和空翻,随后是双杠上的支撑练习。 “这些都是消防员的基本功,要是不能引体向上,就无法在火场上攀爬。 ”张凯说,无论刮风下雨或炎热寒冷,每天早晨必须要做这些。

早饭的时间也特别快,几分钟就吃完了,“吃饭速度快是多年养成的习惯,怕遇到火警,说不定没吃几口,就得马上扔下饭碗往外跑。”张凯告诉记者,根据要求,白天从警铃响起到车开出车库不能超过1分钟,在这1分钟的时间里,消防队员要跑到车库,穿上战斗服,然后登车。

例行的交接班,发动车辆、检查装备,每一项都要一丝不苟。“从消防官兵到消防员,我们做的工作和往常完全一样,时刻为了出发作着准备,每天例行的车辆和装备的检查是最重要的。 ”张凯说,别看他已经做了13年消防员,如果哪天因为值班或其他原因没有参加训练,第二天再做这些动作,可能就会有1秒甚至2秒的延后。所以,当你在街头看见一群消防兵在处理一次火警,不要以为那些简单的水带连接、拉梯救人是那么轻而易举,其实都是经过了不知多少次重复并且严格的训练,每一个动作都凝聚了汗水和心血。

【讲述】

每次都面临生死考验收获感动也亏欠家人

“每次出警都可能面临生死的危险,我们无法预料现场会出现什么意外,只能用最谨慎和仔细来完成工作。 ”有21年一线消防员经历的开发区大队海河路中队队长助理王江说,随着灭火、救援的经验越来越多,每次执行任务回来后的经验分析中,越有感触,如果没有注意到哪个细节,可能就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当消防队员,如果没有遇上生命攸关的现场,那算是白当了。 ”王江说这句话的时候很认真,但回忆起曾经生死攸关的经历,却已经显得很平淡了,一次救援某个冷库的火灾,因为冷库只有一个出入口,带着两名队员进去后,差点没出来;一次救援易燃气体运输车辆的车祸,现场有气体泄漏,如果遇上哪怕一点火星,就可能会发生爆炸;一次为了救出火灾中被困在屋里的7岁孩子,他破窗冲进火场……

说到选择消防员这个职业,并坚持这么多年的理由,张凯和王江都陷入了沉思,或许是那份职业的荣誉感。但沉思后,他们也说起了对家人的亏欠。

“做消防员,我们也经常会被群众的真情感动,这带给我们很多鼓励。 ”王江还记得,有一次大年三十,他们接警去一处民房灭火,收拾装备的时候,一名小朋友端着一盘饺子过来说“叔叔你们辛苦了,吃过年的饺子吧”,他当时感动得流泪;就在不久前,王江带队去潍坊水灾灾区抢险救灾,当地一名60多岁的大娘带了3种馅的包子来送给他们,还担心不合大家口味。

“选择这个职业,注定要亏欠家庭,除了外地的任务,平常也很难和家人在一起。 ”张凯说,他的妻子和孩子都在福建老家,每年他仅有45天的假期,但这45天也经常因为有临时任务而休不全,基本上,每年只能见妻儿一次。而王江从事消防员21年来,回河北老家的次数也屈指可数。

【对话】

火场最怕高温和浓烟

记者:你们作为有多年一线经验的消防员,万一遇到火灾,给市民最重要的建议是什么?

张凯:作为普通居民,遇到火灾最重要的先是逃生。如果有十足的把握能扑灭火源最好,没有把握一定不要冒险。

记者:逃生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王江:最重要的是避开高温和浓烟,这是火灾现场最容易造成伤害的两个方面。火会造成高温,特别是遇到水,会产生高温蒸汽,一般人没有防护设备很容易马上被灼伤甚至昏迷;另外就是浓烟,很容易造成窒息,特别是很多燃烧物产生的浓烟有毒,甚至吸一口就能致命。

记者:万一被浓烟或高温堵在家里,找不到逃生出口怎么办?

王江:从窗户口向外挥动鲜艳明显的物品,让消防员发现你的位置。

记者:除了上面这些,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防范的?

张凯:火灾和救援的情况越来越复杂,普通居民家中一定要注意用电和用燃气这两个方面,用电方面除了大功率电器,还要特别关注充电系列的东西,特别是电动自行车的充电,操作不当非常容易引起爆炸,引发火灾。

【互动】

扫码观看更多精彩消防员采访视频,也可关注青岛早报微信公众号,为我们身边的消防员送上祝福。

本版撰稿摄影 记者 孙启孟 通讯员宋冠之 李豹松

新闻推荐

渔业大赛引来全球“水产巨头”

早报讯昨日,2018渔业科技国际创新大赛暨青岛市海洋科技成果推介会在青岛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来自国内外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等...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