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奶奶走台步,旗袍秀出人生美 辽源路街道红雅旗袍协会成员因爱美和爱旗袍结缘,苦练仨月首秀获大奖

半岛都市报 2018-11-09 05:33 大字

文/半岛记者徐抒彦图/半岛记者郑钦泽通讯员邓枫

旗袍,是中国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这么一群人,她们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却因为爱美和爱旗袍而走到了一起,她们身穿旗袍,上台表演,弘扬传统文化,还获得了全市大奖,她们就是辽源路街道华夏大舞台红雅旗袍协会的成员们。10月30日下午,她们向半岛记者讲述了协会的故事。

缘起:从小就喜欢旗袍

高挑的身材,精致的妆容,华美的旗袍,优雅的动作……10月30日下午,半岛记者一走进辽源路街道错埠岭社区文化活动室,就见到了这样一幕赏心悦目的场景。

原来,这是旗袍协会的成员们身穿旗袍在认真排练。据了解,华夏大舞台红雅旗袍协会是今年7月为了一场比赛而成立的,成员有98个,平时排练演出的有15人,今年62岁的牟义红是会长。牟义红说:“我们的成员都是退休人员,平时也没什么事儿,因为喜欢旗袍才走在一起的。”

成员里有很多人从小时候就开始喜欢旗袍。62岁的居民荆桂珍从9岁开始就喜欢旗袍了,她说:“大概是小学三年级吧,我看电影的时候觉得里面的演员穿着旗袍很好看,就喜欢上了旗袍,特别想自己也能穿旗袍,那个时候的泳衣布料都是由松紧力的,都流行拆了做旗袍穿,我就让家里给我买了游泳衣,把游泳衣拆了,用水泡着,让我姐姐给我做旗袍穿。”“我特别喜欢旗袍,平时也经常穿旗袍,家里光旗袍就装了两大箱子,足足有30多件呢。”成员曲丽春笑着说。

因为有共同的喜好,所以大家一拍即合,成立了旗袍协会,协会还吸纳了好几名男性成员。

努力:盛夏苦练带病参赛

成立旗袍协会就是为了参加青岛电视台10月份举办的比赛,想参赛得有参赛节目,李苏红作为指导老师,编排了参赛曲目《红梅赞》。“因为20年前我跟着啤酒节小姐表演过《红梅赞》,觉得题材很好,所以经过商议,大家就决定表演《红梅赞》。”李苏红说。她利用了4天的时间编排出了整个节目的基本框架,细节动作经过大家实际排练和商讨,根据效果进行了编排。成员曲丽春原本就是中国旗袍协会青岛分会的会长,又有多年唱吕剧的经验,她毛遂自荐出演主角江姐,大家一致通过。

炎热的夏天,酷暑难耐,坐着不动都会流汗,而旗袍协会的成员们却顶着酷暑认真排练。为了缓解大家的炎热,每次排练的时候,牟义红和成员孙思伟就带着一个大西瓜来,让成员们先吃西瓜降温解渴。

因为成员们大部分都上老年大学,都有舞蹈的底子,所以排练了没多久,节目就有模有样了。

收获:首战告捷荣获大奖

经过近3个月的排练,成员们很有信心。比赛在深圳举行,10月13日,她们从青岛坐火车出发,14名参赛演员加上亲友团,一行人一共30多个人,经过了28小时的长途奔波才到达深圳。漫长的旅途,人员又众多,牟义红作为会长,为大家忙前忙后,也没有休息好,嗓子都上火了,协会里的男性成员刘玉建和孙思伟都帮忙照顾着大家。指导老师李苏红本身有过敏性哮喘,不能长途奔波,路上还犯了病,非常难受,但是由于节目人员已经排好,所以李苏红休息了一下,带病上台演出。

此次比赛是青岛电视台在全市举办的“华夏大舞台——华夏文化艺术交流大赛”,分为形体、舞蹈和舞蹈3个类别,共有70多个队伍参赛,旗袍协会的节目在众多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形体类别的三等奖,颁奖典礼在香港举行。牟义红说:“能够穿着旗袍在台上表演,获得奖项,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我们以后会更加积极努力,为弘扬咱们传统的文化而努力。”据了解,她们接下来还要参加“东方旗袍秀”大赛,正在积极排练中。

新闻推荐

社区里办起免费托管班 青岛中山公益服务中心已在社区开设两处“四点半课堂”,正筹设第三处

孩子们在“四点半课堂”练习书法。文/半岛记者曹现梅实习生葛昭然图/中山公益提供“你期待能在课后学堂学习哪门...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