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家桃园地瓜“变身记” 借助地理优势发展地瓜产业,曾经的低价农产品变身“金疙瘩”

半岛都市报 2018-11-09 05:33 大字

红寨岭合作社的张家楼蜜薯二号。

新鲜挖出的玫瑰香蜜薯。

自然恒温库储藏的地瓜。半岛记者邱云

说起红薯,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它含有多种膳食纤维,有“长寿食品”的美称,而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当地人更亲切地称它为“地瓜”。说起地瓜,当属张家楼镇的逄家桃园村。正如该村党支部书记逄境明所言,“我们这里的地瓜好吃,是因为当地的土质、环境等多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决定的。”生于1972年的逄境明,吃地瓜长大。他可能没有想过,地瓜有一天会变成“金疙瘩”,带火了农业,带富了农民,地瓜更为乡村振兴建设添砖加瓦。

严把质量关,品种越来越丰富

“家乡祖祖辈辈种植地瓜,说起张家楼的地瓜,都知道我们逄家桃园的好吃。同样的品种,在别的地方种植出来,就没有我们这里的红薯口感好,沙土地种植出来的地瓜最好吃。”逄境明介绍,该村地处丘陵地区,这里特殊的土壤环境等多种自然条件很适合地瓜生长。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让这里的地瓜口感绵软、香甜且营养更加丰富。不过,由于原来缺少统一规划和运营,逄家桃园产出的地瓜仅供村民们自给自足,很难给带来可观的收益。逄境明借助本村的地理优势,组织村民成立红寨岭地瓜合作社,带着村民做起了地瓜生意。经过三年的苦心经营,村民们腰包鼓了,逄境明笑了。

现如今,在张家楼镇逄家桃园村,曾经最平凡的地瓜如今已华丽转身成为当地农民们争相种植的“轻奢品”。经过三年的地瓜推广种植,红寨岭地瓜合作社种植的地瓜已达8种之多,玫瑰香、西瓜红、张家楼蜜薯一号、张家楼蜜薯二号等属于常种系列。红寨岭地瓜经过育苗、脱毒、种植、窖藏等系列标准化生产过程,质量层层把关,外观、甜度、糯度、香度都比市场上的地瓜要高几倍。“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口碑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要把地瓜产业做大做强做持久,不能带着村民做一锤子买卖。”逄境明表示。

除此之外,红寨岭地瓜合作社还注重新品种的引进。据了解,逄境明每年都会拿出十几亩试验田,试种地瓜新品种。这些品种都是从农科院校引进或从国外进口,截至目前已经试种过多个品种。“好吃、好看、产量高的地瓜才会受市场青睐,我们每年都会根据市场的要求来选择地瓜品种。”不仅如此,他还盯准市场,通过“选拔”市场需求量大的地瓜来进行精准投放。今年,更是引进了血糖高的人群可吃的日本进口低糖分地瓜品种“高系14”,让地瓜品种越来越丰富,成为引领地瓜种植的先锋。

赋予地瓜更多价值,实现全季节供应

地瓜一年中的售卖时间有限,如果能实现全季节供应,价值将会更大。为此,逄境明和种植户专门找专家,根据半山腰的有利地形,规划建设了1500平方米的自然恒温库,用来储藏地瓜,这样可以打破地瓜供应的季节性短板。自然恒温库的设计很科学,除了保证合适的温度与湿度外,还方便运货车辆进出自如。”逄境明指着自然恒温库宽敞的通道跟记者介绍,“地瓜的储存很关键,温度低了怕冻;温度高了怕发芽,温度保持在8~14摄氏度最佳。”

而对于地瓜入库,他们也做到了精益求精。当记者到自然恒温库准备进入单间储藏室看一下储藏的地瓜时,逄境明立马阻止了记者,“地瓜需要消毒杀菌,把残留病菌杀死,把自然恒温库打扫干净,以此保证地瓜的新鲜及存储时长,化妆的女士不适合进入储藏室”,逄境明边笑边解释说。另外,他还告诉记者,储藏在自然恒温库里的地瓜更接近自然的温度与湿度,风味更好。与自然恒温库相比,冷库里的环境“太人工”,与自然环境“失调”,这样的话地瓜拿出来容易坏,而所以客户都喜欢自然恒温库储藏的地瓜。

地瓜变身摇钱树,当农民有“干头”

“想要真正带动困难群众增收,不一定非要搞什么高大上的产业。投入低、风险小、接地气,群众的接受度才高,覆盖才广、才深。”带领村民走上生财之路的逄境明说,对于农民而言,地瓜好种却不值钱,但通过公司和合作社的运作,农民手中不值钱的农产品直接转变成了商品,经济潜力巨大,致富能量不可小觑。

“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将农业规范化、规模化、市场化运作,同时,提高了好品种的落地实践效率。地瓜事业使村民们“冬闲不闲”了。“从小种地瓜、吃地瓜,很多人一提地瓜就反胃。做梦都没想到,种了一辈子地,地瓜成了宝贝。”逄家桃园村农民刘大姐神采飞扬地说,现在改成种地瓜,又有红寨岭合作社回收,不愁卖不出去,每亩地至少收入10000元。刘大姐给记者计算了一下自己2017年的收入:卖地瓜收入50000多元、土地流转租金收入7000多元、打零工收入10000多元,加起来也有七万元。

据悉,目前,张家楼镇逄家桃园村地瓜种植面积接近2000亩,其中种植地瓜的农户已达200多家。原来种玉米、小麦,花生等传统农作物,每亩地按两年三茬计算毛收入约为2500元,不算劳动力,去除种子化肥农药等成本,收入甚微。该村村民改种地瓜后,平均一亩地至少产地瓜4000斤,一亩地至少收入1万元。凭借生产、销售渠道的优势,该村地瓜产业除满足本村的种植需求之外,还带动了周边村和乡镇农业的发展,宝山镇、大场镇、藏南镇、琅琊镇等地的农民慕名而来。预计,今年提供地瓜1000万株种苗,可带动2000户农民群众增收,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地瓜成就大产业,搞农业有“奔头”

目前,逄家桃园种植的地瓜已输送到全国各地。最初种植的几年,地瓜只是销往周边的市场,销售渠道狭窄单一。后期随着大量种植,经验增多,品质提升,市场扩大,知名度同样也提高了,吸引了来自青岛、烟台、济南等各地的省内客户。“经过3年的打拼,现今我们的地瓜已经走出山东,远销到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逄境明自豪地说,“去年有个济南的客户,从我们这儿拿了几箱吃,今年又电话预订1500斤。在销售旺季,一天的销量最多可达2000斤以上。”

记者了解到,红寨岭合作社还聘请农业种植专家潘博士,对种植户们进行插秧、施肥、控制品相等全过程的技术指导,为打造精品、形成地域品牌做好了铺垫。逄境明告诉记者,过去人们用‘地瓜价’形容低价,现在地瓜是名副其实的‘值钱’商品。地瓜曾是最容易种植、低价值的农产品,而张家楼镇逄家桃园地瓜产业的异军突起,已经开始让这里的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逄境明不仅是逄家桃园村的支部书记,更是一个带领村民致富的能手。下一步红寨岭合作社将对地瓜进行薯条、薯片、地瓜枣等深加工,形成绿色产业链,增加地瓜的附加值。“对农业要有情怀,只有有了情怀,农业才能做得更大,走得更远,才能带着村民种地瓜发家致富。地瓜人人能种,种地瓜也能赚大钱,可见农业大有可为!”记者了解到,逄家桃园村被评为“2018年青岛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地瓜产业的发展,为该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地瓜种植的前景,让农民脱贫致富,成为了该村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新闻推荐

希望的典范——圆数万家庭的梦想! 青岛雅典娜医院不孕交流盛会连续五年在新区举行

患者送锦旗表示感谢。近日,一场以“不孕不育交流”为主题的交流盛会在西海岸新区隆重举行,来自国内不孕不育治疗行业的多...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