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5借政策终改命

莱芜日报 2018-11-08 01:01 大字

(上接1版)没成想,命运再次捉弄了这个村。由于地质条件和资金规模限制,塘坝到了冬季就干了。“塘坝成了摆设,还有人第二年就到里面种上了庄稼。”李红霞说。

这个时期由于没水,村民日子都不好过,纷纷外出打工,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家长教育孩子时往往都会说:“你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大学,连口水都喝不上。”因为害了怕,村里多年来考上不少大学生。不过坚守下来的村民依然没有减少对水的渴望。

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家支持农村发展的政策一个接一个,资金量也越来越大。2012年,前朱山村瞄准机会,村“两委”的带领下,再次申请到了水利项目,同时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模式,在村南建了一个南北长180米,东西宽70米的大型塘坝。“这个塘坝建起来后,用一小时40方的水泵连续抽几个月都没有抽干,俺村里的200多亩地都能浇上水了。”

地有水浇了,喝水的难题还是没有解决。2015年,村里利用省级贫困村的政策,再次申请政策支持,请来专业打井队,在山上山下一口气打了4口深井,最深的有280多米,最浅的也有100多米。“遗憾的是,出水量都不大。”看着一口又一口的井出水不理想。“4口井,抽水每次只能抽40分钟,过几天后才能再出水。”秦宝昌对此也很无奈。

不过他们依然没有向命运低头,在政策扶持下,2017年,前朱山村再次投资55万元,在山上建了一个大型水塔。一方面接通这几口深井,另一方面接通各家各户,按照地势高低分四路为村民修了自来水,保证家家户户有水喝。同时建立了完善的消毒监测和数字控制体系,村民用手机就能交水费。为了保证吃水安全,村里还建立了纯净水站,村民可以接纯净水喝。

这还没完,村里又在山上修建了一个南北长160米,东西宽120米,深达10米的小型水库,让村里的田全部变成水浇地。

有了水,村里的种植结构立即发生了变化。从2015年开始,村民陆陆续续开始种植草莓、树莓和蔬菜。村民收入连年翻番,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从最早的163户263人,减少到了3户6人。“届时脱贫不成问题。”秦宝昌说。

也就是从2015年村里有了水浇地,学习土木工程的青岛理工大学毕业大学生石荣彬返乡种起了草莓,经过3年发展,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农场主”。“咱村里能有这么大变化,还是得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光靠咱村,想吃上水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相信将来还会更好。”秦宝昌说。

新闻推荐

青岛市政协原副主席李学海受贿案一审宣判:有期徒刑13年

@济南中院11月7日消息,11月7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青岛市原政协副主席李学海受贿案作出一审宣判,被告人李学海犯受...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