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套路深 不要太天真 双11谨防失手消保委教你几手
规范网络促销
市工商“约法六章”
半岛记者王媛报道
本报11月5日讯5日,为维护2018年“双11”网络集中促销活动期间公平有序的网络市场交易秩序,营造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青岛市工商局召开全市网络交易平台行政约谈会,通报青岛籍电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化经营者消费维权的责任意识,建立消费维权预警工作机制,共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约谈会上,市工商局通报了当前网络集中促销活动存在的突出问题,曝光了“十大网络违法典型案例”,市消保委发布了网络购物消费警示信息,相关部门宣讲了网络交易中在反不正当竞争、广告、商标、合同和消保维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要求,海尔商城代表网络交易平台代表作出守法经营倡议。
会议指出,近年来青岛市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与此同时,网络市场独有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不断暴露,当前在网络交易中,一些电商平台和经营者在网店准入把关、虚假宣传、发布违法广告、侵犯知识产权、不正当竞争、使用不公平格式条款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依然存在较多问题。
会议要求,平台企业要诚信守法,切实规范网络集中促销行为,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今年网络集中促销活动的规范经营。一要在网站显著位置,事先公布促销活动的期限、方式和规则;二要全面排查商品信息,严禁发布国家明令禁止销售商品的信息;三要严格履行承诺,不得对商品和服务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和表示;四要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保障平台正常运行;五要实事求是统计促销活动的成交量、成交额,不进行夸大宣传;六要加强网络消费维权,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让消费者放心网购。
会议同时提出,网络集中促销活动期间,各级工商、市场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网络市场的在线检查监控力度,查处假冒伪劣、虚假宣传、商标侵权、刷单炒信、合同条款不公等方面的违法案件,集中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及时发布消费警示信息,切实维护好今年的网络市场秩序,保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网络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半岛记者王媛
随着网购盛宴“双11”“双12”的临近,不少“剁手党”的购物车里已经满载心仪的商品,5日,市消保委表示,从青岛往年的网购投诉数据分析,消费者的投诉集中在商品质量不过关、虚假优惠促销无法兑现、商家不履行约定单方取消订单、价格欺诈、快递发送货拖延、售后服务难保障等方面。因此,青岛市消保委贴心提醒广大消费者,要认清网购套路,抢购谨防失手。
弄清优惠活动规则
典型案例1:消费者陈女士在电商搞促销活动期间,从平台和商家领取了多种“红包”和优惠券,但在使用时却发现“红包”和优惠券的使用暗藏门槛,要么不满足使用条件,要么该商品不参与满减。而且,在几种符合满减商品范围内,由于后台系统出错,也未能按照规则进行满减,投诉至客服但久拖也不解决。
典型案例2:消费者李先生从电商平台某化妆品旗舰店购买面膜,网页显示:促销价68元/盒,全年最低价,原价98元/盒。该产品的月成交记录显示,该款面膜促销前二个月内,售价均为68元,并没有所标价格98元的销售记录。李先生认为商家虚标原价,请求退货退款并给予三倍赔偿。
消保委温馨提示:面对商家纷繁复杂的优惠套餐,消费者下单前,应仔细阅读商品详情、无理由退货范围、红包、消费积分和优惠券使用规则、退货退款方式及运费政策等,并提前向客服咨询清楚是否存在使用门槛,避免出现满减不减,优惠券不优惠等情况。同时要知晓《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文规定消费者定作的、鲜活易腐的、部分数字化商品、报纸期刊以及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
知晓定金订金区别
典型案例1:消费者赵女士被商家预售定金翻倍所吸引,购买某品牌羊绒衫,但在申请七日无理由退货时,商家设置门槛告知消费者“定金不退”。
典型案例2:消费者董先生反映,其通过某平台订购AAROOM酒店房间,预交168元定金,但到达酒店后发现房间内环境卫生与宣传不符,要求退定金遭拒。
消保委温馨提示:“定金”与“订金”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依据《合同法》相关规定,通常情况下,一方违约时,双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如果无约定,销售者违约时,“定金”双倍返还给消费者;消费者违约时,“定金”不返还。而“订金”的效力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约定。消费者在支付“定金”前应仔细查看商品的预售介绍,跟客服沟通“定金是否可退、预售商品是否适用7日内无理由退货”等问题,避免日后争议。
辨别虚假广告宣传
典型案例1:消费者白先生通过某品牌微信公众号购买铁腰板治疗仪,商家承诺7天无效退款,但经过7天试用后无效,要求办理退款未果,产生纠纷。
典型案例2:消费者陈先生在某平台旗舰店购买黑小麦全麦面粉,购买时店铺宣传面粉富含硒元素,但到货后发现包装袋上并没有登记该元素,认为属于虚假宣传。
消保委温馨提示:网购中的虚假宣传问题较突出,比如虚构产地、商品成分、夸大功效等。按照《广告法》相关规定,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保健食品广告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与药品、其他保健食品进行比较;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等情形都是被禁止的。消费者在购买食品、保健品、医疗器械时,尤其要留心,面对诱人的宣传擦亮眼睛,下单前可以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商品批号,鉴别真伪。
努力提高维权意识
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务必选择正规、有资质认证的电商平台及信誉度较高的卖家。养成证据留存意识,尽量保存好交易记录、聊天记录、广告宣传网页、产品介绍截图,并索要销售凭证,以免出现问题投诉时无据可举。与商家产生纠纷后,可先通过电商平台投诉维权,如不能协商解决,可以向经营者所在地、也可以向第三方交易平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或消协组织投诉举报。
同时,消保委也呼吁广大的电商经营者,提高自律意识,诚信合法经营:确保产品的质与量;不做虚假或引入误解的宣传,不得以“先涨后降”、“高标低折”诱导消费;在制订促销规则时,应确保真实透明;不得发布虚假广告、实施有价无货的欺诈行为;确保条款公平合理,不得以免责条款为由单方取消订单,不履行合同义务;加强售后服务,切实落实“七日无理由退货”、“三包义务”等规定,畅通客服热线,及时解决消费者诉求。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明清通讯员王静)近日,中华传统文化青少年影视嘉年华在青岛大剧院举办年度盛典。据介绍,此项嘉年华活动将永久...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